分卷閱讀3
書迷正在閱讀:漁夫和美人魚(H)、戀情總似糖果般甜蜜(H)、meimei的男友是基佬(H)、PARASITE&PARADISE、論讀者勾搭大神寫手的成功方法、妖怪書齋、大佬,算命嗎、皇后今天退位了嗎、云起江心、庶子逆襲【重生】
志來這邊?!?/br> “趙家村的,安排到趙家村的同志在哪里?” 黎秋拎著自己的行李朝團結大隊的老鄉走過去,正準備搭話就聽見那老鄉對她之前那個搭話的知青說道:“行李放車上,人跟著車走,這車小,坐不下那么多人?!边@牛車也是隊里的珍貴財產,能拉行李已經是大方了,再把人拉上那還不把牛累死。馬上就是農忙了,農忙時一頭牛能頂好幾個壯勞力呢。 搭話的女知青被老鄉懟了個正著,她漲紅了臉又是氣惱又是尷尬,她臊著臉把行李放到馬車上然后走到一邊跟另一個去團結大隊的知青抱怨:“還說是來接我們的呢,結果車都不讓坐。聽我爸打聽到的消息說從公社去下鄉的村子要走兩個小時,我還沒走過那么遠的呢?!?/br> 另一個知青不動聲色的抬頭瞧了眼牛車,輕聲應了一句,也把手上拎著的行李放到了牛車上,然后一言不發的站在之前那個女知青旁邊。 有了這么一出幾個人也不敢套近乎了,紛紛把自己的行李放到牛車上,等人到齊了接人的老鄉招呼了一聲:“到齊了就出發了,天黑了路就不好走了?!?/br> 說完他輕輕揚了揚手里的鞭子也不使勁兒,碰了碰牛之后驅著牛就走。黎秋幾個跟在牛車后頭往團結大隊趕,一開始幾個知青還有精力抱怨一兩聲,到了后來只顧著喘氣了。 黎秋也累得慌,她哪怕經歷過了末世也基本上是在研究院度過的,能活動的地方就那個小小的房間,長途靠腳力跋涉次數為零。這具身體雖然活兒干了不少,但畢竟也是城里人不用下地,干的活也都是家里的活兒,突然來這么一下還真是——腳酸的漲疼漲疼的。 等趕車的老鄉說到了的時候,一行人都覺得老鄉渾厚的聲音都是天籟。 團結大隊原名石灣村,現在主事的大隊長是原來的石灣村大隊長。趕車的老鄉是直接把她們一行六人拉帶到了大隊長家門口,現在還不是農忙,大隊長正在家里幫著干活編筐,聽到知青來了的消息直接放下手頭上編了一大半的藤筐走了出來。 大隊長先是介紹了一下自己,又檢查了六個人的介紹信,核對過沒有不對之后親自領著她們去知青點,路上還在跟他們介紹團結大隊的情況。 到了知青點之后大隊長敲了敲門,沒過一會兒就有人來開門。開門的女知青見到大隊長之后笑著跟他打了聲招呼,再看到大隊長身后的黎秋幾人臉色變了變。 “這幾個是才分配過來的新知青,你們先熟悉熟悉,等會兒我讓人把她們的糧食送來?!?/br> 這個糧食路上大隊長也說過,是暫時的先借給她們的,等到時候年底分糧的時候還要從里面扣。 聽大隊長這么說了之后那個開門的女知青臉色才好看一些,忙不迭的招呼她們進院子。才走了幾步那開門的女知青腳步一頓:“大隊長,我才想起來,知青院房子不夠,男知青那里還勉強能住下,我們這邊女知青已經住了四個了,現在最多就只能住兩個人?!?/br> 知青院的院子本來就小房子也不大,除了男女兩間屋子之外還有一個廚房一個之前就有半破不破的雜貨間。其實知青們也沒什么雜貨要放的,自己的私人物品都是放在自己的房間的,農具也都是隊里統一存放,只有一些平時用不著的東西才放到雜貨間里,就這樣知青們還怕哪天下雪雜貨間會塌個徹底呢。 “不是還有個小屋子當時沒動?” 那女知青指了指雜貨間,一臉的一言難盡:“大隊長,那房子本來就破,去年下雪塌了一大半,這會兒根本住不了人?!?/br> 幾人順著女知青的目光看過去。 “……” 這哪是塌了一大半,就剩下半扇墻瞧著都要塌了。 大隊長看著那房子也愁,哪曉得上面要一口氣安排那么多的城里娃子過來,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還得給他們cao心這個cao心那個,這不是浪費資源嗎! 可上頭下來的任務也不能不聽,大隊長煩悶的撓了撓頭,目光從黎秋三人中間掃過,另外兩個女知青手挽著手朝來開門的那個女知青那里靠了靠,就是沒說話體現的意思無比明顯,這是要抱團了。 行吧,黎秋心里暗暗嘆了一口氣。還以為換個地方就沒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結果只是因為沒有觸及到利益而已,好在離恢復高考也沒有多久了,而且自己一身的秘密一個人獨居也是比較好。 雖然這個小破房是磕磣了點,可是位置比較好啊,沒有和廚房和男女知青宿舍挨在一起,門一關充分保證了她的隱私不泄漏。想了想,她開口道:“大隊長,我有一個想法,您看現在能找到人把房子修一修嗎,我可以出工錢不讓鄉親們白干?!闭f著她低著頭做出一副害羞的模樣:“只是我沒有糧食沒法兒包飯了,不過工錢我可以多給一毛,您看這樣可以嗎?” 大隊長還正想著要把多余的女知青安排到隊里哪戶人家去呢,聽了黎秋的話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是烈士家屬,琢磨了一下點頭應了:“那行,我現在就去給你找人。隊里還有一些材料正好扛過來給你修房子?!彼D了頓:“材料我先去湊湊,可以便宜一些算給你”。說著直接找人去了。 不能薅羊毛,這道理黎秋懂,她也不差這么一點錢,把房子先拿下來來也好,房子是自己出的錢建的到時候有新的知青來也不好安排和她一塊兒住,還是能保證她的隱私。 看了眼腕上的手表,又看了眼小破屋,黎秋覺得今天是住不上了,就是今天動作快房子修好了也不一定能馬上就住進去,也不知道大隊長會怎么安排自己。 那個開門的女知青也不含糊,見幾個人還站著就招呼他們坐。知青院的凳子千奇百怪,有木頭樁子也有用木釘釘的板凳,做工比較粗糙,不過看起來就很結實,打磨的也精細不扎人。 “這會兒缺糧,其他的知青都上山摘野菜去了,要晚一些才會回來?!蹦莻€女知青拎了一壺水過來,裝水的不是暖壺而是鐵皮壺子,這讓黎秋對老知青們的生活又了解了個大概。 “我們這里都是各自用各自的飯盒,只有裝菜是統一的菜盆,你們要是沒有的還得去供銷社買了才行?!闭f著女知青一拍腦門:“看我這記性,說了那么多了我不知道你們叫什么呢。我叫余紅英,杭城人,70年來的?!?/br> 戴 眼鏡的男知青還有一些靦腆,白嫩的臉上泛著些紅:“我叫席然,寧市的?!?/br> “我叫胡衛國,安城的?!?/br> “張志遠,西市人?!?/br> 幾個男知青介紹了自己之后黎秋才知道她們這里來的新知青并不是都是首都來的,她朝眾人笑了笑:“我是黎秋,首都的?!?/br> 一開始和老鄉搭訕的女知青臉色有些難看,她瞪了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