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
通過繁殖或是育肥出售來獲得收益。結果沒兩天,就有村民把毛驢殺了吃rou。他們有的說,人都餓著,哪兒還有東西喂驢?有的說,反正國家在搞扶貧,用得著自己辛苦養驢? 余之遇聽得火起:“國家花那么大力氣扶貧,到頭來扶出些懶漢???” 肖子校示意她稍安勿躁:“沒有幫扶之前,貧困戶們為了生存還自己干點農活,有了扶貧政策和扶貧款后,有些人因沒受過教育,思想出現偏差,居然只想等救濟。要扭轉他們這一思想,就得教育先行。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br> 他意在告訴她,和杜青山難以溝通,是文化素質差異導致的。要改變這一現狀,唯有教育。 肖子校屈指敲她額頭一下:“要知道你會真動氣,絕不帶你來?!?/br> “誰讓我是汽水做的,易怒呢?!庇嘀霰磺锰哿?,邊揉邊嘀咕:“職業病,隨時隨地都能給人上一課?!?/br> 她沒說和杜青山吵架也有他的因素在。杜青山應該是知道肖子校資助了苗苗,話里話外都透露出嫉妒,余之遇其實擔心肖子校會把杜家姑娘上學的事也攬上身。資助貧困學生是善事,可做善事的人不該被道德綁架,況且肖子校一個人也不可能把全國貧困的學生都資助了。尤其杜家的情況也與苗家有所不同…… 思及引,余之遇恍然大悟:“對于選擇資助誰,你肯定是有考量的,對吧?” 肖子校笑:“我又不是傻大款?!?/br> 余之遇被他的用詞逗笑,她說:“你說扶貧先扶智我認同,但要是二者同步進行不是更好?懶漢畢竟是少數人,只要有人先富起來,自然會有人跟?!笨上氲矫缒棠痰脑?,她又犯難:“政·府對臨水有幫扶政策嗎? “一直有。否則就靠那么點農用耕地,村民們怎么生活?”聽到身后有拖拉機的聲音,肖子校不動聲色地走到外側,把她護在里面:“可解決不了導致貧困的根本原因,找不到地域性的潛在資源優勢,也是年年扶貧年年貧?!?/br> 這個道理余之遇懂。扶貧并非只是給錢給物,而是以貧困地區自力更生為主,外部力量幫扶為輔。否則那不是扶貧,而是“我養你”。那些個別沒志氣的人,也是因此成為懶漢的。 幫扶不難,自力更生卻要有產業,這個產業就是肖子校說的地域性的資源優勢。 余之遇看看被山巒包圍的小村落,一時間找不到產業的方向。 她的沮喪那么明顯,肖子校想忽略都難,他沉默了幾秒,說,“除了山上那些藥用植物,這里確實什么都沒有。但藥用植物能否成為這里的特色生態資源,還需要驗證?!?/br> 余之遇一點就通,她眼睛倏地一亮,抓住他的手,聲音是壓不住的激動:“你的意思是要做一個中醫藥扶貧項目?” 肖子校注視她隱隱發光的眼睛,眉梢微揚:“我的興趣和本職工作只在于道地藥材研究,能否成為扶貧項目,不是我能決定的?!痹跊]有絕對的把握前,他從不會把話說滿。 余之遇晃了他手腕一下,微微嗔道:“過份謙虛等于驕傲,小肖教授你能真誠點嗎?” 肖子校發現她心情好,或是有求于他時,便喜歡稱呼他“小肖教授”。他笑得無聲,稍一垂眸,目光落在她手上:“我真誠地提醒余記者,村民思想保守,我們這樣拉拉扯扯,放在從前是要結婚的?!?/br> 他說這話的時候唇邊的笑意還沒散,余之遇甩開他手時回敬道:“放在從前,三十歲還沒結婚,你就是重點扶貧對象?!?/br> 肖子校有點好笑地看著她炸毛的樣子,感慨了一句:“也不知道國家分配的,什么時候到位?!?,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m.. 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第18章 第十八章 小小的太陽 文/沐清雨 扶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余之遇也清楚不能cao之過急, 尤其對于這件事,連有了方向的肖子校都不敢把話說太滿,她能做的更有限了。不過, 去了趟平山村,聽了他“扶貧先扶智”的理念,她對于支教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鑒于李校長是支教老師出身,余之遇特意去找李校長聊了聊。 此前肖子校來,促成了臨水小學與中醫大的合作, 為學校解決了經費問題。這次他帶來了記者,李校長是欣喜的。他雖留在農村多年, 卻也時刻關注國家和城市的發展,深知媒體的力量。他比任何人都期待通過余之遇媒體人的身份與報道, 為偏遠貧困的臨水帶來新的機遇, 確切地說, 是給臨水的孩子, 帶來走出大山的希望。 李校長有問必答, 且毫無保留地說:“不止是臨水,現在不少農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 個別地方,一個村子可能就一兩個學生。以至于學校不得不定期進行合并。學校留不住學生,更留不住老師, 是很普遍的問題?!?/br> 說到這些, 他心酸不已:“對于鄉村教師來說, 很多村子地處偏遠,教學和生活條件都差,再加上長期在基層工作,自身的婚姻也會成問題,漸漸地,就會覺得這里并非久留之地。曾經的理想很豐滿,后來發現現實很骨感,就是這樣吧?!?/br> 學生少,教師也越來越少,終于造成了現下的教育凋敝現象。 余之遇不解的是:“除了您之外,沒有別的支教老師來過嗎?” 李校長嘆氣:“陸續來過不少。但有些人拿支教當跳板,純是為了評先晉級,形式主義。而那些有責任心的支教老師也終究是要走的,往往是學生們剛和老師熟悉了,適應了新的教學方式,也到了老師該走的時候。越是受歡迎的老師,走了之后對學生造成的影響越大?!?/br> 想起上一位支教老師走時,孩子們追著車跑的情景,他又說:“人相處久了,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孩子,他們的感情是最真摯,也最容易受創傷?!?/br> 這和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沒有家長愿意學??偨o孩子換班主任,或是給孩子轉學是同樣的道理。余之遇理解,后又經李校長介紹,她與一位劉姓的鄉村教師又聊了聊。 劉雨涵和余之遇年紀相仿,卻已經是位母親了。她說:“我們這有個說法叫‘十戶六空,剩下的是不會走的和走不動的’?;旧厦總€村子的情況都差不多,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留著老人和小孩。老人要做農活,照顧不到,也照顧不了小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