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公主是如何救的?”十六問。我道:“時間緊迫,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十六,你可是打聽到燕兵出現在大隨腹地的原因了?”十六聽到我這么問,眉間驟然攏起愁色,四下看了一眼,急聲道:“公主,怕是大事不好。那些燕兵,有一部分是從濟州過來的?!?/br>我驀地愣住。繡姑疑道:“濟州?濟州不是遼東的地盤嗎?”“對。這消息是那些遠南兵審燕兵的時候,我湊在石壁上聽來的。那些燕兵說,大約是一年多以前,燕隨戰事剛起的時候,燕兵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派人深入大隨腹地。每回派的人不多,僅幾十或百余,北漠平西甘州一帶流民又多,他們扮作流民,混入其中,因此官府沒有察覺。這些燕兵一入了隨,便借道甘州往濟州走,在濟州按扎下來,每月大約一兩批,陸陸續續也聚集了數千?!?/br>繡姑道:“不對啊,燕人的口音與習性終歸與我們隨人不同,他們一路扮作流民,沿途官府沒有察覺,可他們這么一月一兩撥的在濟州聚齊,年余時間下來,難道遼東王沒有察覺?”“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了?!笔?,“公主可還記得,我們入雁山前,在甘州瞧見了燕人的蹤跡?”我道:“記得,當時衛旻還覺得奇怪,派了探子去查?!?/br>“這些燕人就是從濟州過來的。聽燕兵招供說,燕將齊朔今年初春像是截獲了一個十分秘密的消息,忽然調動大批潛藏在濟州的燕兵,讓他們過甘州入雁山,趕在五月前,在山中待命。“我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告訴了衛將軍。衛將軍推斷說……燕將齊朔截獲的消息,極有可能是,‘五月中,隨軍會護送昌平公主過雁山’。也就是說,那齊朔早就知道衛將軍會護送公主去煥王爺或慕將軍的軍中,提前帶了燕兵在山中等,因這些燕兵的蹤跡實在太過隱秘,我們始料未及,才中了他們的埋伏?!?/br>繡姑道:“聽起來還是不對。首先,衛將軍要護送公主去煥王爺軍中,是在遼東王沈瓊進京,陛下下旨將公主逐出九乾城后才做的決定,也就是今年春暮,那些燕人如何能在初春就得知此事?其次,正如我方才所說,燕人扮作流民,即便沿途官府沒有發現,遼東不可能沒有覺察。這么多燕人涌入遼東地帶,遼東王難道不管?”十六道:“我原本與你有同樣的困惑,后來我將這些困惑告訴了衛將軍,衛將軍卻提醒說,如果這一切是燕與遼東合謀而為呢……”“怎么可能?”繡姑道,“燕與平西合謀天下皆知,他們的聯兵已與大隨交戰年余,遼東與燕相隔千里之遙,怎么會——”“不?!蔽业?,“也許……這才是對的?!?/br>我看了繡姑與十六一眼,近午時分烈日炎炎,我的手心卻滲出冷汗:“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眼下天下亂起,戰火遍地,遼東難以不受到波及,他們身處大隨腹地之中,不如遠南強,不似平西地廣,四面皆敵,極有可能是被吞并的結果,因此他們必須為自己謀一條出路。燕與平西結盟,那是因為他們彼此相鄰,又同有入侵大隨之意。但這江山再大,到最后只容得下一個王,燕與平西今日是友,到了明日,或許就成了敵。遼東王沈瓊是個有遠見的人,他知道這亂世之中,單憑己身難以立足,更清楚平西與燕之間微妙的關系。所以他暗中與燕結盟,等有一日,燕、平西、隨陷入僵局,他配合燕,伺機而動,無論是伐隨還是伐平西,都可擴增遼東的勢力?!?/br>“眼下正是僵局?!蔽艺f到這里,心中重重一沉,“月涼山血戰后,二哥與蕭勇守住月涼山,攻取了裕城,燕兵占領了邛樓,平西奪下了明月關,四點環立,是誰也不敢動誰。但想得長遠一點,隨兵是在大隨境內作戰,打通了月涼山,糧草供給不成問題,平西同理,只有燕,燕民本就多以游牧為生,國庫存糧稀少,何況他們遠在異邦作戰,糧草運輸也是個麻煩。因此三軍之中,燕是最急于打破這個僵局的。而打破這個僵局的關鍵,就在與燕暗中結盟的遼東?!?/br>“公主的意思是,遼東也要出兵了?”“遼東必須出兵?!蔽业?,“因為只要他們想在這亂世中求一片立足之地,就不能不管燕。南面的遠南太強,桓帝又窮兵黷武,大隨雖弱,地廣兵多,好歹能支撐一陣,北面門戶一旦打開,第一個被戰火吞并的不是隨,而是遼東,因此遼東一定要先發制人?!?/br>我終于明白今年暮春,沈瓊為何要不惜以四萬遼東精兵以及十萬石軍糧為代價,從九乾城換回沈羽了。遼東此一戰,存亡只在旦夕之間,非要沈三少這一名威震寰宇的將軍親自上陣不可。“實情應該是這樣的。去年戰起之前,遼東便與燕暗中結盟,打算伺機而動,奈何我在除夕宴上,用聯姻之名,將沈羽困在京中作人質。遼東要在亂世中立身,不能沒了沈羽,因此沈瓊沒有妄動,耐心等了一年,只任由齊朔麾下的燕兵扮作流民,慢慢流入濟州境內,暗等時機。及至今年年初,或許是遼東等來了時機,或許是燕軍陷入僵局,導致遼東不得不出兵了,因此沈瓊忽然上書一封,說要親自趕來京城觀我與沈羽的成親禮。其實他早就做好了退婚的決定,并且打算不惜一切代價換回沈羽。他既然要以我的身世為理由退親,必然能猜到大皇兄會為了大局,將我逐出九乾城。而江山戰火四起,放眼天下,我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二哥或是慕央軍中,無論是去哪一人的軍中,我都要過雁山。因此沈瓊在上京前,也就是今年初春,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身在濟州的燕將齊朔,這才有了燕兵過甘州,入燕山,在西林道攔截我們?!?/br>“衛將軍帶我們在雁山折道,原本是為保護公主,誰成想遼東一反,這里反而成了險境??墒?,既然遼東軍算到了我們會過雁山,為何不派自己的兵與燕兵一起在這里等著呢?遼東兵力不弱,如果進山,與遠南之間鹿死誰手還說不一定,何至于叫剛巧路過的遠南軍撿了便宜?”繡姑問。我搖了搖頭:“這……我也尚未想通?!?/br>其實我想不通的還不止這一點,遼東的形勢既然岌岌可危,早日來京換回沈羽不是更好,為何要拖足一年?遠南軍早有攻取雁山之意,并且放出于閑止要與桓昭永公主成親的消息惑敵,可他們……真的只是剛巧路過?“衛將軍說,或許遼東有顧慮,他們到底還是大隨的臣屬,又因換回沈三少,被削了兵,賠了糧,這回起兵關乎存亡,一要與平西為敵,二要與大隨為敵,亂戰還好說,倘若雁山截了公主,只怕徹底激怒煥王爺與慕將軍,成為眾矢之的,因此才把這個消息透露給燕,讓他們來截公主,反正燕是外敵,根基不在這里?!?/br>我點了點頭,衛旻的推測倒是說得過去。我朝遠處望去,山野茫茫,峻嶺起伏,目之所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