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用濕手巾擦了擦手,便拿起一塊荷葉餅,將片鴨、蔥段、黃瓜條、面醬等依次仔仔細細包入餅皮內,盛到白簡行碗里,咧嘴道:“阿簡你嘗嘗罷?!?/br>此時白簡行面上的愁云已消了一大半,聞言拿起筷子將包好的烤鴨放入口中,一口不大不小,仔仔細細的嚼著,眼底掠過一絲微不可查的歡喜。傅成蹊就這么一直盯著白簡行,看他面有歡喜之色,自己也眉花眼笑道:“喜歡不喜歡?”看白簡行點了頭,傅成蹊才心滿意足地伸出筷子,忽而聽到隔壁桌傳來一陣大笑:“萬沒想到,一向以儒雅正直聞名京城的姜三公子,死相竟這般齷齪,當真天道好輪回?!?/br>一人哂笑道:“所以說,那些看起來一副正人君子面孔的人,皮子底下不知藏著多少骯臟心思,怕是比尋常人更甚?!?/br>另一個看起來有幾分斯文相的書生唏噓道:“當真長了見識,這世間竟真有yin病縱欲而死之人,難以置信?!?/br>“嘿,我看你是讀書讀呆了,你沒看到姜三公子死得那個慘狀,眼圈烏黑面色慘白,全身上下只得一條褲衩子,橫躺在廟口,眾人去探已經沒了氣兒,身子底下冰涼浸濕一大灘……穢物……”聽那些人的話越發粗俗不堪入耳,傅成蹊瞧了眼白簡行,只見他頗為不自在地望向窗外,面上的從容搖搖欲墜。“阿簡,要不我們走罷?”傅成蹊雖然舍不得這一盤子沒怎么動的烤鴨,卻更不忍心讓不染俗塵的白簡行聽這些市井污言穢語。白簡行點點頭,正當兩人欲起身離去時,忽而聽得那書生道:“姜三公子之死,是否與傳說中城西河神廟那片祭女畫墻有關?”傅成蹊聞言立刻來了興致,望了眼白簡行,四目相對,彼此會意,復又坐了下來,側耳傾聽。另一人唏噓道:“都說那畫墻所繪精妙絕倫,人物栩栩如生,畫中少女更是姿容絕色,眉目似能與人傳情,嘖嘖?!?/br>書生道:“這畫墻中人都是祭祀河神冤死的少女,定是死不瞑目化作魑魅魍魎,專食人精魂奪人性命”另一人道:“這祭女畫墻也是個傳言而已,是真是假誰曉得喲,我倒覺得是姜三公子與哪家小姐在那河神廟里行那茍且之事,遭遇不測,姜家人為了保住所剩無幾的顏面,才出此下下策,用魑魅魍魎當借口罷了?!?/br>書生道:“你這么說倒是有幾分道理,可也沒聽過姜三公子與什么女子有糾纏……我認為還是河神廟有古怪?!?/br>旁邊一老者道:“嘿,姜三公子若沒有yin*欲,魑魅魍魎又奈他何?”眾人聞言齊齊點頭稱是。傅成蹊將一塊包好的烤鴨放入嘴里,細嚼慢咽,喝了一口茶,笑瞇瞇對白簡行道:“阿簡,今晚想不想去城西逛逛?”白簡行也喝了一口茶,道:“正有此意”,他面上雖仍是一派云淡風輕,傅成蹊卻捕捉到他眼底泛起那抹歡喜。祭女畫墻,聽起來的確有趣。*入了夜,傅成蹊與白簡行蕩到西城。西城槐柏街是京城著名的小吃街,月色愈濃,街市上的燈火就越繁華,販賣小吃糕餅的攤販都推了車,陣陣食物的甜香撲面而來。中午吃的那點食物早就消化得徹徹底底的了,傅成蹊不禁食指大動,拉著白簡行的衣袖東瞧瞧西看看。白簡行雖仍然冷這一張臉,卻也沒抱怨什么,跟著傅成蹊流連在琳瑯滿目的小攤前。“阿簡,你想吃什么?”傅成蹊問道。白簡行淡淡道:“都行,全憑師兄定奪?!辈唤浺忾g目光卻向左側一瞟,片刻斂回。傅成蹊心里好笑,這小子連饞都饞得這般不動聲色,于是拉著他的袖子走到那個販賣荷葉甄糕的小攤前,熱氣騰騰,陶甄里盛著色澤鮮亮誘紅的棗泥豆沙,隱約可見油亮剔透的糯米糕,濃香撲鼻,誘人非常。京城小吃眾多,而傅成蹊嘗過的統共不過兩三樣,其中一樣便是這荷葉甄糕。那時荊寧從城西辦完事回宮,順路偷偷給他捎了一份,兩人躲在書房里,一道兒將甄糕分食得干干凈凈,傅成蹊印象深刻極了,驚嘆這民間的小吃當真新奇有趣。一晃眼,卻已經是十六七年前的事了……“兩位公子,我這荷葉甄糕可是地道得很,用料講究,棗泥紅豆沙都是自家熬的,細軟幼滑,甜而不膩,十幾年的老字號了,二位來一碗?”傅成蹊瞧出白簡行歡喜,便毫不猶豫掏出銅錢買了一份,軟乎乎熱騰騰的一大塊包在散發著清氣的荷葉里,傅成蹊拿在手里拋了拋,待沒那么燙手了,才遞給白簡行:“這甄糕甜糯得很,趁熱吃最好?!?/br>白簡行道了聲多謝師兄,便就著荷葉咬了一口,當真綿軟糯甜,久食不膩。看他吃的歡喜,傅成蹊笑瞇瞇道:“阿簡若喜歡京城,以后我們也可常來逛逛,橫豎滄北縣到京城,快馬不過半日的路程?!?/br>白簡行遲疑片刻道:“這荷葉甄糕,我好像吃過?!?/br>傅成蹊道:“想必滄北縣也有罷,我倒是記不大清了?!?/br>白簡行眉頭微蹙:“不是滄北縣,也不是別處——”眉頭擰得更緊了:“好像就在——記不得了?!?/br>心底有什么東西呼之欲出,片刻又煙消云散,無跡可尋。作者有話要說: 槐柏樹街確實有,不過不是吃小吃的……下一章夫夫又可以打怪了~日常表白小天使~日常歡迎收藏評論~第30章本心之境夜已黑透,兩人從槐柏街向西行了六七里路,才漸漸聽到水聲,空氣越發潮濕,暮靄漸濃,山中夜霧繚繞,蟲鳴狼嚎此起彼伏。京郊的西月河畔,有一處破敗的廟宇,沒有半點香火,清冷的月光浮在河面上,越發顯得廟宇破落凋零,這正是傳說中的河神廟。傅成蹊一路打聽,得知這祭女畫墻的來歷也很是傳奇。相傳許多年前,西月河畔有一村落,連續三年年年鬧水患,耕地房屋都被暴漲的洪水沖了去,村民生活處境十分艱難。村民不愿背井離鄉,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于是建了河神廟祭祀朝拜,日夜香火不斷,卻仍然不見好轉。一日村里來了一位據說仙風道骨的高人,他說,要解水患,必須讓河神看到村民的誠意,不然一切都枉然。村民問,如何才能體現他們的誠意?高人說,得讓河神娶親,沖沖喜。待河水暴漲之時,挑選個姿容端莊秀麗的少女,為她穿上嫁衣抹上紅妝,用紅綢將手腳捆住扔進河里,名曰河神新娘。誰家愿意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送給河神獻祭呢?一時人心惶惶,被選中的人家也無辦法,即使連夜逃跑,也會被村民搜山綁了回來,強行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