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除掉一應的花銷,這些年存個幾十兩的不在話下?!?/br> 謝行儉朝他娘比了個大拇指,城里人說娶妻娶賢,他娘算的上賢妻一個,除了會持家之外,地里的農活干的也是相當漂亮。 唯一做的不好的——常會給大嫂楊氏和蓮姐兒臉色看,不過在古代這是大多數婆婆的通病。 大嫂嫁進來這么多年,只生了一個女孩,但他娘只嘴里抱怨幾句,總歸不像村子里其他的婆婆那樣往死里去苛待媳婦。 ...... 兩天后,謝趙兩家搭著牛車去了趟縣里,空手而歸。 縣里的集會結束了,想買牛得等等,只能下回逢集再去碰碰。有沒有也說不準,聽縣里的人說,牛販子不是每次趕集都去的。 幸運的是,兩人在到處打聽牛價格的時候,有買過牛的好心人給他們指了牛販子的家。 牛販子見他們是誠心大老遠過來買牛,便答應他們下次集會牽牛過去,讓他們帶夠錢。 謝長義問多少錢,牛販子豎起手指,“成年牛25兩,小牛18到20兩不等,看牛的年齡?!?/br> ☆、第 9 章 六月份月初縣里有集會,謝長義和趙高頭早早的從林水村出發趕去縣里,怕來晚了挑不到好的牛種。 謝行儉的大哥謝行孝是昨天回到家的,一回到家就被王氏和楊氏拉到一旁,詢問在河間郡的事。 謝行孝眼角眉梢帶著疲倦,被兩個女人一頓叨叨也不惱,還嬉皮笑臉的調侃,“娘,我好著呢,管我這支隊伍的長吏是咱們郡出來的,見我是同鄉,派給我的活比旁人都輕松許多,嘿嘿?!?/br> 說的,眼神往后面的楊氏和蓮姐兒方向看去。 王氏不想當兩小夫妻的電燈泡,遂紅著眼摸著謝行孝的手感慨一句,“還好沒傷著,瞧著瘦了許多,娘去給你做好吃的去?!薄≌f完把空間留給小兩口,拉著蓮姐兒去廚房。 謝行孝漲紅著臉大聲的謝她娘,摸了把蓮姐兒的頭,之后帶著楊氏進了房間。 小夫妻擁抱后又說了會話,謝行孝傻了眼,想不到在他出去的這半個月里,家里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寶讀書的事他倒沒什么意外的,他小的時候爹也送過他去學堂,只是他看見密密麻麻的字,心里就發抖犯怵,厭惡的不行。 再加上那時他家還未分家,他爺為了大房子孫隱隱有讓他從學堂退下來的意思。 他索性撂下書跑田里幫他爹忙。 如今分了家,他爹娘當家做主,送小寶讀書比那時候送他讀書要簡單的多,只要有錢就行。 可是家里再有錢,能拿出銀子買牛嗎? 他這些天在郡城做事不是白做的,開了些眼界。 一頭牛怎么也得20多兩吧,他家拿的出來這么多銀子嗎? 楊氏及時站出來澄清:“不是全由家里出錢,是和趙家一起合買,咱家只需拿七吊半的銀子就夠了?!?/br> “啊”謝行孝訝然,問了細節,方才笑道,“趙家敞亮?!?/br> 見他爹準備去縣里,謝行孝健步如飛的跑過去央求他爹帶他一起去,雖牛是和趙家合買的,但里頭畢竟有他家的一份子,他作為長子去把把關也無妨。 買完牛,謝家的一樁大事算是完成,地里的莊稼還需要一個多月的成熟期,謝家人徹底閑了下來。 可私塾的謝行儉卻不得閑,韓夫子每日教授的功課越來越重,五個蒙童中,除了仗著上輩子讀書優勢的謝行儉以及過目不忘的林邵白能跟上韓夫子的節奏,其他三個就顯得慘烈無比。 兩個半月后,經過謝行儉的刻苦努力,他終于完成了與韓夫子的約定,不僅完成了,還超前完成。 蒙童房里,謝行儉收拾好書箱的一應物品,在葉禮承、韓廣慎驚呆與羨慕交織的目光下,和林邵白一同前往隔壁的甲班。 蒙童院的葉禮承和韓廣慎兩個小孩傷心的哭成一團,哭訴三兄弟以后不能一起愉快的上課玩耍,他倆背不出書也沒人替他擋著夫子的責罵與懲罰,更沒人私下催促他倆努力上進… 謝行儉默默的看著,兩個小孩依依不舍的哭著稀里嘩啦,他拉著兩個小伙伴的手,哭笑不得:“我就在隔壁,你倆想找我隨時都可以來啊?!?/br> 末了,加了句,“吃中飯還是照常三個人一起?!?/br> 葉禮承、趙廣慎這才歇了聲,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堆,什么“去了甲班交了新朋友別忘了他倆”,“今天中午吃啥好”,“他倆會努力認字,爭取早點考到甲班”之類的話。 謝行儉心里有些感動,但他不會為了照顧兩個小伙伴而放慢自己的腳步。 謝家的家產不多,能出錢讓他讀書很不容易,他得珍惜。 韓夫子覺得他有投資的科舉前途,那他就必須努力展現出他上輩子積攢的知識與儲備能力,他唯有考出來才能報答知遇之恩。 甲班的同窗有五個,加上謝行儉和林邵白,一共才七個人。 五個人平均年齡在十三四歲,看到夫子領著謝行儉和林邵白進來,不由的好奇。 韓夫子三言兩語說清緣由,五個半大的少年紛紛站起來友好的介紹自己。 五人都是附近村子的孩子,有兩個今年參加了童生試,不過沒過,因此回這繼續學習。 甲班授課形式和蒙童班不同,讀的書比三百千深奧的多,第一天韓夫子教授的是中的‘學而第一”篇。 字簡義難,韓夫子先帶著大家搖頭晃腦的讀幾遍,讀通了再細細的講解釋義。講完后讓謝行儉他們自行消化,隔一段時間后,韓夫子會待人到齊后依次進去背書。 謝行儉進了甲班仍舊需要臨大字,每天二十個大字從不間斷,就這樣苦練了兩個月,謝行儉的字終于能拿的出手了,至少一些筆畫多的繁體字寫在紙上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大的出奇。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前后兩天,韓夫子給私塾的學生放了假,這是慣例,就是所謂的秋收假,當然也有放學生與家人好好團聚的意思。 謝行儉今年拜了師,中秋節理應給夫子送節禮的。 一大早,謝長義趕著牛車和趙高頭兩人各自拎著兩斤清酒,兩盒鎮上流行的糕點,以及兩只歪著脖子的野雞前去韓夫子家。 下了車,兩家小孩不緊不慢的跟在后面,謝行儉問他爹,“爹,這野雞咋是死的?”送死了的東西上門不怵人家霉頭么? 謝長義笑:“這野雞在集市上買的時候就半死不活的,爹說死了也沒事,夫子不會計較?!闭f著顛了顛雞腳上的繩索,謝行儉瞧著野雞幾乎沒啥動靜。 韓夫子是讀書人,送些黃金白銀的俗物不合適,他爹特地去謝家老宅請教謝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