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2
書迷正在閱讀:綠日長夏、強風吹拂與灰同行、[快穿]小衰神的悠閑生活、侯府大丫鬟(重生)、千金戲、穿越之只想簡單的做個富二代、玉兔教秘史、你今天還沒跟我表白、成了武帝的我又穿了回來、女配只想搞事業,反派卻想HE
晏大郎告訴虞右相:“本宮可以保證日后不納妾,會愛護太子妃。請右相好好考慮此事?!?/br> 虞右相:…… 虞右相慢慢地說道:“有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還需陛下做主?!?/br> 晏大郎點頭:“本宮會告訴阿耶的?!?/br> 離開東宮的時候,虞右相覺得心里怪怪的。突然停下腳步,虞右相知道哪里奇怪了。這些人怎么會知道他家里有個閨女? 虞右相的女兒不算出眾,很少出門,也很少結交朋友。東宮怎么會知道她呢? 回到家中,虞右相詢問夫人與女兒。 虞小娘子這才告訴虞右相:“阿耶,兩年前陛下壽宴的時候,我去過皇宮。當時還迷了路,走到了東宮。就是那個時候,遇到了太子殿下?!?/br> 虞右相問道:“此事怎么沒聽你提過?” 虞小娘子低著頭,一臉羞澀地說道:“我、我忘了?!?/br> 自從遇到晏大郎后,虞小娘子時常會想起這個人,她覺得這個郎君長得真俊美,斯文又溫柔。虞小娘子知道,思念一個陌生男子,這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她一直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其他人,包括她的父母。 虞夫人看出了女兒的羞澀,她驚訝地問道:“那你對太子殿下是什么想法?” 虞小娘子呼了口氣,大膽地說道:“我覺得太子殿下很好?!?/br> 虞夫人與虞右相互視一眼,明白了女兒的心意。 虞右相沉默了許久,最后開口說道:“這件事,若是陛下同意,會下旨賜婚。若是陛下不答應……” 這件事就當沒有發生過。 虞小娘子聽懂了虞右相說的話,她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第166章 第 166 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第一看到長得這么瘦小的男人 晏二郎帶領一萬衛軍來到了崖州。 晏二郎奉命鎮守崖州, 天天在軍營里跟軍營里的小兵比試武藝。 這一日他發現了一個長得白嫩, 眉清目秀的小兵。晏二郎指著對方, 開口言道:“來比試比試?” 那個小兵立馬轉身離開, 晏二郎覺得不對勁, 沖過去摁住對方。 結果跟對方打了起來。 晏二郎打得正來勁, 這個小兵忽然跪地求饒。 “小人認輸!” 晏二郎來不及收回拳頭,打了空氣, 他不悅地說道:“你未使出真本事, 莫非是不敢與本王比試?” 小兵搖頭:“非也!小人武藝的確比不上殿下!” 晏二郎沖對方說道:“起來比試?!?/br> 對方搖頭:“請殿下莫要難為小人?!?/br> “大事不妙!洛王殿下!振州傳來消息,看到林邑國有船隊朝這邊駛來!” 聞言,晏二郎與在場的小兵都變了臉色。晏二郎立馬離開。 晏二郎快馬加鞭,一邊趕去振州, 一邊發號施令:“無論如何, 一定要守住振州!” 鎮守在振州的軍隊早有防備,投石車已經準備好了, 在看到船隊出現,立馬朝船隊投石。 晏二郎當天夜里趕到振州, 他剛下馬,當地縣令立馬告訴晏二郎:“洛王殿下!至少有五十艘船!對方人數比我軍兵力多,只怕阻擋不了這么多人!” 這么大的船, 一艘船至少能容納兩千人人。對方至少有十萬人。而島上的振州、儋州、崖州三個地方加起來的兵力不足三萬人! 晏二郎面色凝重, 他雙手攥成拳頭, 咬著牙說道:“誰說對方的人數比我軍兵力多?把當地百姓都組織起來, 團結一心, 對抗敵人!” “這……” “還不快去!”晏二郎朝對方吼了一聲。 “遵命!” 振州縣令立馬吩咐司馬臨時征兵。 晏二郎與振州縣令進了屋子,盯著地圖,晏二郎告訴振州縣令:“振州有一萬兵力。先讓這一萬人阻擋敵人。安排其他百姓撤走?!?/br> 振州縣令愣住了:“撤走?方才殿下不是說要征兵嗎?” 晏二郎搖頭,他冷靜下來,緩緩說道:“本王的意思,是讓當地百姓先撤走。愿意上戰場的人,也一并撤走。不過這些人是撤到崖州。雷州與三州之間隔著海峽。海峽乃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敵軍不會輕易走這條路。他們只能繞過振州,必定會經過崖州。崖州是最后死守的地方,要在那邊做好埋伏?!?/br> 晏二郎繼續言道:“三州百姓撤退到雷州,會給敵軍造成一個假象。讓敵軍以為我軍已經撤離島。待敵軍上島,我們再對付他們?!?/br> 振州縣令擔憂地言道:“可若是敵軍不上島呢?若是我們不在島上防守,敵軍一定能順利經過振州、崖州。從海上攻打我國其他地方?!?/br> 晏二郎沉思了片刻,他告訴振州縣令:“在繞過振州后,敵軍一定會派人上島查看情況。屆時,敵軍的船隊離島很近。我軍下水,在水里埋伏?!?/br> 振州縣令吃驚地說道:“殿下,這可是海??!在海里埋伏?只怕敵軍還沒發現,我軍將士就被海里的大魚吃了!若是風浪大,還有可能被風浪卷走!” 振州縣令覺得這個二皇子怕不是個傻子! 晏二郎告訴振州縣令:“鐵鎖!讓他們抓著鐵鎖下水,在海島附近的海水里埋伏?!?/br> 振州縣令:…… 聽起來似乎可行??墒沁@個想法還是太冒險了。 晏二郎拿出了晏道書給他的金牌,對振州縣令言道:“即刻傳令下去,讓島上的百姓撤走!” 振州縣令連忙下跪:“臣遵旨!” 一個時辰后,振州縣令跑回來告訴晏二郎:“殿下,這、島上的百姓不愿意撤走……” 聽說有敵軍來襲,島上的百姓拿著可以傷人的利器,積極報名參軍。 而振州縣令讓島上的百姓撤走,島上的百姓沒人愿意離開。哪怕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也舉著拐杖,打算與敵軍決一死戰。 晏二郎沒想到島上的百姓這么有熱血,無論晏二郎如何解釋,島上的百姓都不愿意配合撤走。 最后,晏二郎無奈了,只能將儋州與崖州的兵力連夜調到振州,一同死守振州。 剛開始幾日,只要敵軍靠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