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9
月東堂風云史中又一個短命皇朝。 當日城頭上太始帝一人合奏一曲抗萬軍,幾乎靠一己之力攔住了大軍七日七夜。風采無限,曲成驚天下。 末了城破之時,紛亂太過,雖然人們都親眼看見太始帝咯血氣絕,但事后清點時,并未找到太始帝的尸首。 只有那數十件樂器大陣之中,那多到令人驚心的殷殷血跡,告訴人們,這段傳奇,存在過。 也許是因為太震撼,也許是因為太傳奇,那如仙如魅的人的最后結局,從此在天京也流傳了許多故事,有人說他當日由死士拼死救下城,卻也失去了全部武功,自此隱姓埋名,于鄉間默默終老。 或許覺得這個結局并不配太始帝其人其行,又有人說曾在某無名山中見過很像他的人,于青崖之間濯足,身邊七弦琴無人彈奏卻自鳴,曲聲美妙,引滿山小鹿側耳聽。 后來很久以后,又有人說,曾有人在洋外某國,見到他和一個美麗女子在一起,兩人一人拉著洋外的古怪樂器,另一人翩然起舞,舞完了便攜手而去,不知所蹤。 更多人是對這些傳言嗤之以鼻——當日城頭焉能留活口?再說那樂器陣中的血跡,多到仿佛那個人流盡了全身血。 是個人都活不了。 不過是對于美好卻凄涼人物的不舍,使那些無知百姓編這些故事引人追索,將那叛國篡位的梟雄逆賊最后結局,毫無原則地美化罷了。 是耶,非耶,終究無人知曉。 文臻只知道,這一生,她再也沒見過他。 她將他那日城頭用過的樂器都收集起來,連同那塊唐家小樓里的巨大寶石,在城外立了衣冠冢,算做對那一段邂逅傳奇的最后紀念。 墓碑上沒有名字。只有寥寥一行字。 “愿你來生,不必曲調完美,不必眾音和諧,只需明朗、自在、快樂而欣喜?!?/br> …… 二月初八,燕綏進城。 天京百姓夾道歡迎,主動勞軍。 二月初九,群臣請燕綏登基。 殿下曰:“滾?!?/br> 群臣哭求一日,殿下緊閉殿門,摟著老婆擁被高臥。 外頭群臣聲聲哀求,里頭他對著老婆肚子喊了一天囡囡。 無奈之下,李相連同一眾老臣連夜入宮,就問殿下,皇子只剩了殿下和十九皇子,您不做誰做? 九皇子燕緒,已經在唐軍入宮那日被殺。十九皇子當時不在宮中,逃得一命。 燕綏卻道:“太子不是還有兒子嗎?” 他定了太子幼子,時年十歲的燕泓。 這個選擇起初并不為群臣所理解。畢竟太子生前和燕綏是死敵,選擇他的兒子,不怕將來那孩子報仇嗎? 燕綏對此嗤之以鼻。 這世上有人能報得了和他的仇? ……遠在南齊的太史闌:很不幸,有。 選擇燕泓,燕綏給出的理由是,這孩子嘴甜,最早喊文臻嬸嬸,可見是個靈活的,可造之材。 群臣:“……” 其實燕綏這話也不過是玩笑,主要是可供選擇的人選幾乎沒了,太子長子性情輕浮惡毒,十九皇子燕縉,年紀小,且出身低微,又在慈仁宮養過,被慈仁宮的妖風養得性情陰郁,這兩個都不合適。 燕綏便是不在乎這皇位,也不能不為這江山百姓考慮,相比之下,燕泓眸正神情,行事有度,且十分懂得審時度勢。只要好好教導,不起邪心思,未必不能做一個好皇帝。 眾臣無奈,只得應了,又請殿下為攝政王。這回燕綏沒拒絕,燕泓年紀小,這擔子他不想擔也得擔。 當初隨便兒在殿上對永裕帝說的話,文臻和燕綏說過,燕綏卻根本不理。 “他要真想當皇帝,便自己搶去?!?/br> 文臻內心里也不希望隨便兒做皇帝,瞧瞧東堂的皇帝一個個都什么樣兒! 何況當皇帝,得喪失多少平凡的幸福,她舍不得。 也許孩子當時只是想氣氣永裕帝,倒也不必太當真。 之后便是易銘上降書,西川愿歸于朝廷麾下,軍隊全部解散,獻上一半家財,易家族人全數離開東堂,只求免除她的謀逆罪責。 朝局動蕩太狠,安定為上,燕綏應了。派易人離前去接收軍隊。 姚太尉也告老了,易人離封侯,燕綏打算等他再歷練幾年,便接太尉之職。 易人離并沒有見到易銘,這個女人倒也瀟灑,投降后便換了女裝,把刺史印信一掛,家產整理完畢,便帶著浩浩蕩蕩的兩家家人老小,包了好幾艘大船,出海去了。 后來聽說她帶著屬下在海外打下了一個小島,有滋有味做起了女王。雖然路途遙遠,難以證實,但文臻覺得,這回或許是真的。 她不知道易銘是否對唐羨之有情,只覺得,或許便是唐羨之最后的放棄和托付,讓她也終于下定了決心放棄。 也或許唐羨之同樣憐惜她,所以以這樣的方式,讓她最終解脫。 他們做不成夫妻,也不是最牢靠的盟友,卻因為同樣一種被束縛和羈絆的苦難,成為知己。 李相完成這大事后便告老,文臻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東堂史上第一位女相。 女相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籌措糧草,送她那剛團聚沒幾日的夫君再次回青州。 西番作祟不休,林擎又接到了德妃的骨灰……燕綏相信林擎的戰力,卻也知道這個消息對林擎打擊有多大。 就在他回來之前,林擎還滿懷憧憬地和他說,打下天京把德妃接來,后來又說不要她長途跋涉,他自己趕回京。 現在,接不去,也回不來了。 如同之前疾馳回京一樣,他一路疾馳向青州。 而此刻,在西番火云藩,二月初的邊境一線依舊白雪皚皚,漫山遍野旌旗便更鮮明。 林擎悍然闖入西番國土,劍指番旗,連挑三城,打到西番兵聞風喪膽,百姓四處奔逃。 直到火云藩的藩主提前得到消息,聯合臨近三足藩從側翼包抄,要將孤軍深入的邊軍留在火云藩的雪地中。 林擎軍被圍困了三日,天寒地凍,急軍無糧,人們漸漸露出了焦慮之色,西番的探子冒險潛近,遠遠聽見營帳中牢sao之聲不絕,都道明明西番也還沒打青州,大帥何必如此好戰,大家連戰數月,都已疲憊不堪,如今深入敵軍腹地,可莫要有去無回! 探子又聽見主帳屢屢有爭吵之聲,回報火云藩主和三足藩主,兩人咧嘴大笑,下令加緊圍困,同時著人暗中聯絡林擎大營中對他產生異議的將領。 三日后,天色將明之時,林擎大營忽然發生sao亂。 營中火起,人影晃動,有人大叫“大帥被刺!”又有一年輕將領滿身浴血沖營而出,奔向敵營,手中提著血淋淋的人頭,道:“青州第三營副統領邱和,攜林擎首級,求見藩主!” 藩主們聞報大喜,卻又害怕有詐,要求該將領入營,邱和卻道他也怕被西番暗害,不肯入營,最后雙方約定,在西番大營外三里處一處冰湖之上交割。 那一處冰湖,離林擎大營更遠,且周邊一覽無余,樹都沒一棵。 兩位藩主這才放心帶著親衛隊出營,兩人都想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