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6
養身體而已,只是為了他留住更多知己而已,從頭到尾,都只是為了他罷了。 因此燕綏也就堅持白日趕路,中午晚上兩頓絕不要文臻再下廚,每次她下完廚,必定有熱水等著她,燕綏親自替她洗手按摩,只不過經常按著按著便按到了床上,耽誤了出發。 因此每日晨間現在大家都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哪怕以前愛睡懶覺的蘭旖也早早坐在桌邊,路過盛產鰻魚的地方,早上便有鰻魚面吃,新鮮鰻魚蒸到骨脫rou爛,剔刺和面,雞湯揉面,搟得紙一樣薄,切得絲一樣細,頭湯清水將滾未滾,面條撈出,另一邊灶火上,雞湯、火腿湯、幾斤鮮蘑菇一大早就燉上燉出的口蘑清湯,加在一起放面條再燒滾,寬湯,擱上碧綠的青菜香菜心,打一個嫩紅流心的雞蛋,湯鮮面滑,每根面都滋味無窮。 到了盛產鴨子的地方,則有新鮮的鴨rou餛飩。餛飩皮搟得薄而小巧,鴨子選一斤以下的嫩母鴨,剔出胸rou,加嫩姜和作料拌過,切入米粒大的最嫩的冬筍尖,再將鮮韭黃擠入一點汁提鮮,皮子裹在掌心,筷子點著餡料,風車般轉得飛快,眨眼桌上便是小鴨子般一大群餛飩,現吃現裹,鮮美又有嚼頭。 或有羊rou出眾的地方,金黃翹底的羊rou鍋貼便上了桌,再過一日,大碗刀削牛rou面軟爛香鮮……原本不喜歡清湯面的蘭旖吃鰻面驚為天人,以為世間從此再無能與之比擬者,要求打包。吃鴨rou餛飩再次驚為天人,要求打包。吃羊rou鍋貼再再次……采??粗杆賵A了一圈的臉蛋,現在心中開始憂愁,萬一最后蘭門主放棄了對殿下的執念,卻因為對美食的執念要求做小,小姐怎么辦? 這一日到了一處山野,明明離天黑還早,還可以往前到市鎮投宿,燕綏卻吩咐停車,同時護衛們也少了許多。蘭旖不管世事,也隱約感覺到氣氛有些不一樣,而文臻凝視著遠處的官道,神情凝重。 前方三十里,就要進入唐家勢力中心,川北主城了。 川北比想象中戒備更加嚴格,負責探路的護衛發現前方三步一卡五步一哨,嚴密盤查來往行人,所以燕綏下令暫不前進。 當晚蘭旖卻沒有去給燕綏護法練藥,文臻去問,蘭旖冷笑道:“你以為你弄個屏風,自己在那左右傳聲便可以把問題解決了?你卻不知這藥煉化到后頭,是非得體膚接觸不可的。否則我又何必枉做惡人,自薦枕席?” 文臻皺皺眉,道:“所以蘭門主你就不肯將那心法傳于我?” 蘭旖有點古怪地看著她,忽然道:“也不是不能。你這些日子沒少討好我,也算摸著我的喜好。如今即將進入川北是不是?我以往聽說,川北唐家小樓里有塊寶石,碩大如盤,色呈冰雪,卻在日光下可幻七色光彩。我第一次聽說這寶石,便覺得此物當屬于我,你若能為我取來,我便將心法傳你?!?/br> 文臻毫不猶豫:“好?!?/br> 第四百四十九 唐城 川北主城,第一門閥唐家的政治中心。 和多礦多山多水的橫水,以及著重商業富盛風流的定陽不同,川北在世人的眼里相對神秘,一向關卡嚴格,路禁嚴厲,能和川北通商往來的也多半是多年合作交情深厚的富商大賈,尋常人是拿不到川北路引的。 換句話說,平常人要進川北就很難,更不要說去那川北傳說中的唐家核心之地,小樓里偷東西了。 蘭旖遠遠地看著那一道一道的盤查崗,也不禁咋舌。文臻卻并不奇怪,這完全就是戰時防衛,唐家起事就在頃刻了。 所有進出城的百姓,在川北城十里外,就要接受一道道盤查崗的盤查,本地的看戶證,外地的看路引還要當地人作保。進出城變得非常緩慢,百姓們也并無怨言,由此可見唐家對川北三州的管束力。 半上午的時候,長長的隊伍尾端忽然起了一陣sao動,馬蹄聲疾響而來,百姓們紛紛回首,想看是什么人還能在這時候策馬狂奔。 沒有人讓路,因為再快的馬,到了盤查崗前也都是要停下的。 煙塵滾滾到了近前,出乎眾人意料,馬勢絲毫不停,那一隊騎士當先者手中擎一面黑旗,旗幟上畫一柄鋼刀,長聲喝道:“橫水鐵,三寸谷有喜訊報——” 盤查崗士兵們本來已經要上前攔了,聽見這一句,紛紛撤開拒馬,放那十幾騎長驅直入。 百姓們議論紛紛。 “怎么這些人不用排隊盤查的?不是說便是唐家人也要一一搜身嗎?” “是啊奇怪。明明最近門禁嚴格得很……” “哎唐三十七你不是號稱萬事通嗎?你知道怎么回事不?” “當然知道!這是去橫水挖礦的隊伍,之前挖了好久了,一直沒挖到,看如今這模樣,是挖著了?這可是大喜訊??!當然要第一時間放進城!” “那也不能問都不問??!” “這你就不知事了。你沒聽人家喊什么?橫水挖礦的事你知不知道?不知道對不對?這是唐家絕密,只有唐家直系子弟才知道的,更不要說挖礦的具體地址,能知道這個代號的,必然只有直接參與者啊,所以還要盤問什么?” 眾人這才釋然,但并無喜色,有人咕噥著說挖出鐵礦又怎么的?這么勞心勞力挖礦煉鐵,總不會是為了給百姓多打幾口鐵鍋,那必然是要造武器的,造武器便意味著戰爭快要到了,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啊。 雖然百姓厭戰,但終究話語權只掌握在唐家手里,只能繼續老實排隊,卻忽然又聽見一陣馬蹄聲起,這回大家下意識地讓出一條道路,果然那馬隊也并不停留,馬上騎士擎青色旗幟,高聲道:“天京近郊,刺史急報!” 盤查的士兵都露出震驚的神色,再次連忙撤走路障,百姓看著那一隊人再次煙塵滾滾而去,詫異地回頭想找那個消息靈通的唐家遠房子弟唐三十七,卻見他也已經白著臉走出人群,竟然不敢再給眾人解惑了。 眾人眼看著那些騎士的背影,隱隱覺得,似乎要有什么要緊的事,發生了。 一刻鐘之后。 第一隊騎士馳入城中,便降低馬速,匯入人群,他們對道路十分熟悉的模樣,左拐右拐,漸漸隱入小巷中不見。 第二隊騎士也是如此,再一刻鐘,在川北城南的一個酒樓內,兩個被包下的雅間開了席。 那酒樓的位置離唐家主院已經不遠,但是酒樓無論建得多高,也看不見唐家的任何建筑。 整個唐家占了川北將近一小半的面積,外圍先是一圈湖水,湖水中間和邊緣都種了數百年的巨樹,是一種很少見的極高的樹木,如一片巨大的天然屏障,將唐家緊緊包裹。這樣的設計按說應該很不安全,刺客可借樹遮擋。但這樹的樹冠十分奇特,非常的齊整,枝椏疏落,唐家還會派專人定期修剪,每棵樹都有自己獨特的樹冠形狀,每個唐家護衛都對這形狀爛熟于心,這種情形就會導致一旦有人藏匿,樹冠形狀就會發生變化,一眼就會被發現。另外據說這樹林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