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
多了也有好處,至少可以互相幫襯,人多也熱鬧不是?先前還有你陪著我,咱們姑嫂還能說說話,往后你一嫁人,我竟是連個說體己話的人都沒了……” 一想到這些,索綽絡氏心生傷感,紅了眼眶,但又覺不吉利,當即破涕為笑,“瞧我個沒眼色的,大喜的日子,實不該說這樣掃興的話?!?/br> 拍著她的,東珊好言安慰道:“嫂嫂勿憂,往后我會時?;貋砜赐愕??!?/br> 嚇得索綽絡氏忙提醒道:“可不能?;貋?,婆家不高興,旁人瞧見還以為你過得不好呢!我曉得你惦記著我就足夠?!?/br> 姑嫂二人閑扯了許久,婚期越近,東珊越發焦慮,只因古人一出嫁就很難隨心所欲的回娘家,她在這兒住了四年,已然對這院的花木生了感情,還特地囑咐薔兒,到時候一定要將她的那盆繡球花給帶上。 姑娘獨獨鐘愛那盆花,薔兒最是了解,不必姑娘交代,她也準備帶去富察府。 將養了一個半月,詠微的疹子已然消除,不仔細瞧看不出什么痕跡,但現下這天已開始熱燥,大夫特地囑咐盡量不要出去曬日頭,她一直沒能去見表妹,想著明日表妹便要出嫁,她理該去相送,這才特地央求母親說想去見東珊。 東珊沒了母親,瓜爾佳氏身為姨母,便是她最親的人,外甥女出嫁,瓜爾佳氏自是要來回跑著,幫忙張羅婚事。 念著她們姐妹情深,瓜爾佳氏便向老爺求情,解了女兒的禁足,許她去陪陪東珊。 算來東珊已有將近兩個月沒有看到表姐,今次再會,她難免動容,緊握著詠微的舍不得松開, “微微姐,你……還好吧?” 這一兩個月于詠微而言的確煎熬,特別是頭一個月,雖有痛恨,但仍舊難以真正忘懷,總在想著他為何要騙她,時日漸久,那份執念也就慢慢的淡了,許多疑惑也隨之消弭,不再去思索。 只因詠微很清楚,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就是看她不諳世事,天真癡傻,這才騙她唄!說到底還是她自個兒沒個防備,怪不得旁人。 想通之后,她也就釋然了,不似先前那般痛苦,再面對東珊時,她終于有了笑顏, “已然痊愈,放寬心。我不會被這點小苦難打倒,往后定會擦亮雙眼,再不任性,凡事會以家族為重?!?/br> 表姐的眼明顯有亮光,東珊能感覺到,這不是她的應付之詞,想來應是真的放下了。 如此也好,那樣虛情假意之人,真的不值得她去惦念,表姐值得更好的,相信老天定會善待她。 兩姐妹就這般立在窗前閑聊,日子似乎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往昔,窗外花盈槐綠,幾縷燦燦的光自枝葉的縫隙處透下來,落于院的花草之上,處處皆生,而她們的人生,會有苦楚,亦有驚喜! 六月初六,乃是富察皇后的九弟傅恒,與永綬之女東珊的大婚之期。 夏日晨起的日頭不算烈,夾帶著小風,暖洋洋的映照在塵世間。 嗩吶聲響,儀仗隊長,曉得今兒個是個大日子,眾人皆串街走巷,來到懸瞪掛彩的宅邸前看熱鬧,沾喜氣。 身著喜服的傅恒炯目峰眉,一身箭袖紅裝,騎著高頭大馬前來親迎新娘子,那儀態,真可謂是颯颯英姿耀四方,氣軒昂,神疏朗,多少深閨夢將碎,便宜誰家好女郎?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星星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吃魚的貓5瓶;小木頭2瓶; 感謝大家留評支持!,,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 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花燭夜 出嫁前一夜,東珊幾乎沒怎么睡過,家的長輩皆還在忙著cao辦,安排各項事宜,力求不出岔子。 嬤嬤在旁重復交代著各種禮節,詠微陪著她,直熬到子時,兩姐妹才得空躺會兒,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就被叫起來,開始洗漱更衣梳妝,穿戴好鳳冠霞帔。 辰時至,富察府的迎親隊伍如約到得門前,送上迎書,瓜爾佳氏幫忙招呼富察府過來的迎親人,索綽絡氏則親自下廚為小姑子做上一碗催轎湯。 東珊一早就聽嫂嫂說過,這碗飯象征性的吃幾口即可,不必太實在。 待回罷禮之后,身著嫁衣的東珊由兄長親自背著上花轎,一則寓意meimei有人撐腰,二則不讓新娘腳沾地,帶走娘家的財氣。 昨兒個喜婆特地交代新娘子上轎時一定要哭一哭,實則不必交代,她也忍不住想哭,畢竟這是她待了四年的地兒,早將兄嫂當成自己的親人,心生不舍,不忍離家。 看著表妹出嫁,詠微喜極而泣,濕了眼睫,偷偷抹淚。 眼見東珊的親人笑帶淚,依依不舍,傅恒鄭重拱表態,“諸位勿憂,東珊嫁過去,往后便是我富察府的人,我自當護她周全,不讓她受半分委屈?!?/br> 道別之后,迎親隊敲鑼打鼓,開始繞街而行,后方則跟著長長的送嫁妝隊伍,百姓們紛紛圍觀,感慨官宦世家就是闊氣! 只見那四抬喜轎乃是梓木制成的飛檐寶塔頂,雕刻著精美的花開富貴浮雕圖,通身朱漆,間貼金箔,在日光的照耀下越顯華貴氣派。 喜轎后方跟著的則是送嫁妝的,每輛車板上堆放著兩箱嫁妝,一共十八箱,另有體形龐大之物,諸如紅木架子,檀木屏風之類的,則由仆從舉抬,單這隊伍都排了一二十丈遠。 迎親隊伍大都走得慢,原本兩刻鐘就能到的路行了刻鐘才到達。 待花轎到得承恩公府大門前時,新郎官兒傅恒先行下馬,圖海遞上系著紅綢的弓箭,長身玉立的傅恒接過,雙臂一展,張弓便往轎門框射去,連發箭,說是擋煞氣。 轎的東珊心道這規矩也太嚇人了些,此時的她方知為何這轎子特地設了轎門做遮擋,若然只有薄薄的一層轎簾,新郎官的箭法又不準,那喜事可就要變喪事了! 正胡思亂想間,喜婆過來打開轎門,將她背至大門口,門口擺放著錘布石,石頭上放著一塊馬鞍,喜婆指引東珊自馬鞍上跨過去。 東珊謹記嬤嬤的交代,跨門檻時一定要慢,不能太快,就在她前腳剛跨入門檻,后腳尚未落地時就有人將馬鞍抽走,既有平安之愿,又有烈女不侍二夫,好馬不配雙鞍之意。 門檻前早有人放置著瓦片,東珊的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