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子的接觸,兩人并無他心,與其關了換人,不如讓兩人將功補過,捐了家財,若二人再生貪念,到時不用天子發話,他便直接將人送到大牢。天子當時便樂了,也不知是氣的,還是覺得和他談條件的王大人有意思。王大人的想法很簡單,與其換成不知根不知底的人,還不如用順手的兩人,至少這兩人在查賬的過程里沒有使過半點辮子。朝堂之上,天子應下兩人之愿,大贊兩人品性,讓兩人松了口氣的同時,對天子的恩德心生愧疚,對王大人甚是感激,若沒有王大人從中周旋,他們一家老小的命,怕是都難保。其他人看著兩人的行為,心里起了各種猜測。第171章在什么年代都有隨大溜的人,他們或許還沒有弄明白,為何左、右都察史要捐大半的家財給國庫,但不妨礙他們跟風,一個個出列捐家產,天子坐在龍椅上,手指在腳上輕點,一下接著一下,看著一個個跳出來捐家財的大臣,嘴上說著夸贊的話,心里卻有著說不出的復雜。并非所有的大臣都捐了家財,在朝堂上沒有反應過來,退了朝回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把事情的前后一想,捐出家財的三呼萬幸,沒捐的卻是萬分后悔。還沒等這些人想到如何應對的法子,王大人又干了一件讓他們恨不得沖上去咬人的事,王大人把自家除了女兒女婿外的所有人財產情況做了公開,且上報給朝廷,此法是王修晉給王大人出的,而王修晉也是第一次清算自己有多少錢,隨后還感慨一番,留下可供周轉的數額,王修晉通過父親,把錢捐了,并且提出了要求,他捐的這筆錢,花出去的第一筆都要有賬可查。當錢多到成為數字,就希望為社會做點什么。王修晉的舉動,深深的刺激了不少人的神經,當面背后說他傻,說他沽名釣譽,甚至還有罵他的人,可對王修晉來說,錢是他自己的,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便是往大街上扔,也與他人無關。皇上接到王修晉的錢財之后,長嘆一聲,王卿家教子有方。朝中的官員捐家產,那是為了保命,王修晉捐錢圖啥,沽名釣譽?皇上絕對不相信王修晉能為名聲行此事,若想有好名聲,在最初建油坊時,便不會無私的送上方子,他完全可以跳過皇室,自行建坊,雖會有些阻礙,但以王修晉之才,不會阻所困。那名聲,絕對比捐家財來得響亮。想要以此獲得皇上的青睞?皇上大笑,以王修晉之德行,哪需用錢買青睞,若不信他,怎么會封他為生財官。再瞧瞧王修晉捐家財的條件,若不是磊落的行事,怎敢提出此等大言不慚的條件。在皇上看來,王修晉精通商道,比其父親圓滑幾分,里子仍有幾分隨其父。對官員捐出的家財,皇上只給予了口頭上的表揚,而對王修晉,皇上直接封其為皇商,官至二品,御賜令牌一枚,免死金牌一枚,黃腰帶一條。另封其母為一品誥命,賞……傳旨的親隨聲音洪亮,跪在王家院子里的人一個個臉上全都帶著喜,王修晉則有些傻,他不過是捐了些對他來說花不完的錢,然后皇上也不知是哪跟神經搭錯了,封了個皇商給他。雖說行商之初,他是以皇商為目標,可是在被封為生財官之后,他就覺得皇商的頭銜也沒那么重要,現在倒好,又是個皇商之名,還官至二品,王修晉非常想敲開天子的腦袋,看看里面是不是哪根神經出了問題。王修晉對古代的官封,并不是很清明,他一直覺得皇商只是個頭銜,跟幾品官扯不上關系,可被扣了二品官的大帽,看著與文武官都不一樣的官服,接過封賞的東西,王修晉整個人都處于懵逼的狀態。王夫人扯著小兒子磕頭謝恩,又讓管家給傳旨的親隨送上荷包,親隨再三道謝后帶著侍衛走了。親隨在回宮的路上時不時的回憶起最初和王家接觸時的樣子,那時王家狼狽的收拾東西離開,現在卻是滿門的榮耀,當初誰會想到王家還會翻身,想到那時給行了些方便,如今便是王大人見了他也是客氣三分。行商之人夢寐以求的皇商之名,被王修晉稀里糊涂的弄到手,除去封賞之外,那一道免死金牌,更是讓官員都咬緊了牙嫉恨不已。從大梁建立之初,一直到如今,君主變更了數位,可發出去的免死金牌卻只有五枚,還是算上王修晉手上這塊。比起之前的四塊以血汗換來的金牌,王修晉何德何能受起金牌,他就不怕接下后折了壽命。王修晉可不知官員心里的彎彎道道,他也不覺得免死金牌有多不能拿,皇上給他金牌自然有其用意,這枚金牌搞不好是想給父親,只不過沒有好的借口,便以他為由頭送出。至于母親被封誥命,也非因他而受封,以父親之官位,為妻子爭個誥命也沒什么,只不過父親并沒有,于是因他捐家財之家,皇上想起來了,想著王大人的官位,給王夫人的誥命品級自然也就不能低?;謴土饲迕鞯耐跣迺x很快就理順了皇上的用意,便不由得嘆了口氣,當皇上可真累。把名死金牌打板供上,王修晉考慮要不要每天再上三柱香。王大人對兒子的官封并沒有說什么,只言日后行事要萬分小心。王修晉點頭稱是,他清楚授封皇商后,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若他行差一點,便有可能會被人參本至御案之上。李菻善得知封官之事后,跑到王家,看著王修晉臉上沒有喜悅反而一臉嚴肅,便放心了。李菻善又擔憂起王修晉的安危,握了握王修晉的手,“我把身邊的,調兩人過來,你出入時帶在左右?!崩钊H善倒沒覺得王修晉的官位比他高,有壓力。行商之官,說白了就是個名頭,也就對文官有些用,不受其為難。至于武官,認的是兵符,王修晉的官,即不能調兵,又不能遣將,能行些方便,還得有上官之命,所以李菻善沒有任何的低于王修晉的感覺。王修晉接下李菻善的好意,他也覺得身邊當帶著幾個機靈的人。李菻善訓兵十分的忙,看過王修晉,并留下人后,便匆匆的離開了。李菻善剛走,一波接一波送禮道喜的人接連到訪,除去官員,還有行商的世家也都紛紛送上厚禮。王修晉命管家全都登記清楚,官家的,把登好名冊之后,他準備給皇上送去,讓他看看官員是多么的富有,至于行商的世家,王修晉則是摩拳擦掌,準備好好擴一擴人脈,獨木難成林,他清楚現在的成績靠的是什么,想要走得更遠,除去抱緊皇上的大腿之外,還需要與行商世家打好交道。王修晉的小算盤撥拉的飛快,給王修晉挖坑的官員們,絕對想不到王修晉前手收了禮后送把名冊送進宮。準備好大抒特抒其扣個大勢斂財之帽的言官,怕是會被坑得很慘。這些與不參加朝會的王修晉沒啥關系,而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