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
,和大哥說明匾是由皇上親筆提寫后,便去換衣服,之前沒覺得,待脫下衣服才發現,后背處已經濕透。王修晉望著衣服,要不要把這身衣服供起來,待以后有了晚輩,便給他們講,這衣服是他當初面圣時穿的,百年之后,也可以帶其下葬,再留個墓志銘,言其衣服的來歷,待后人挖墳掘墓尋到他時,說不定還有些考古的價值?想到此,王修晉狠拍了下額頭,又拍了下嘴,想什么亂七八糟的,居然盼著自己的墓被挖,“呸,呸,呸,好的靈,壞的不靈?!狈磸湍盍藥状?,才安了心。“添丁,你說這匾是皇上親提字?”王修柏見弟弟出來,忙拉住弟弟,問個明白。“對??!皇上是這么說的?!蓖跣迺x倒沒覺得有什么,上輩子領導人經常給這個那個提字,沒覺得有什么好驚訝的?!按蟾?,怎么又叫我小名?!?/br>王修柏搖了搖手,他比弟弟想得到多,皇上親提字,用意何在?是想再用父親?王修柏覺得不可能,若想再用父親,有很多種方法,但絕對不包括“送匾”。難道說是因為李家?皇上是怕李家功高震主,所以沒取消玩笑式的婚約,又因要給李老將軍幾分薄面,才會給王家幾分地位?王修晉不知大哥腦補了些什么,他算著哪天回王村,眼看春播在即,也不知仆人有沒有提前插秧,提前育苗長勢如何,蟹苗有沒有發到村民手中,那些不能種蟹田的人家有沒有去家中鬧事。一大堆的事,有些雖可交由管家和鋪中管事處理,無需他親力親為,可仍是掛心,現在沒有便利的通信方式,不能及時的得知進程如何,哪里放心得下。“大哥,我打算早些回家?!蓖跣迺x將要離開的話說出口。王修柏沒反對,現在家中由弟弟當家,自然要早些回去才是,不過,“走之前,你得先去趟李家?!蓖跣薨匾呀浕菊J定匾之事,皇上意在李家。且李家剛剛有新喜事,而兩家又有著婚約,不能一聲不響便走了。“這是自然,還要與趙四哥告辭,大哥在京中萬事小心,若遇事,便去雜貨鋪尋米掌柜幫忙,若米掌柜無法解決,再去尋李家?!?/br>“為兄在家中看書,會有何事?!北坏艿苷疹?,王修柏仍覺別扭,總覺得比他小十余歲的弟弟,更像長兄,明明年長的他,反而顯得一無是處。還沒等王修晉去李家,李府的管家先上了門,而王修晉原本回家的打算,因李府管家的上門,而推辭。第77章李府的管家帶來的消息,也不清是好,還是壞。王修晉對李家之事并不了解,回房換了一身素衣前往李家,早晨剛迎來新生命,還不到晌午,便送走親人,也不知這會兒朝會散沒散,李老將軍能不能頂住喜悲二事。嘆了口氣,王修晉整了整衣服,最傷心的當屬李菻善吧!早上迎來meimei,現下送走了母親。若王修晉對李府的事多幾分了解,便不會有此感嘆。到了李府,早晨還一派歡喜的景色,現下卻是掛滿了白布。李老將軍還未下朝,迎門的管家讓仆人把王修晉引到孫少爺的院子,因死去的已是被休之人,李家準備的靈堂便設在李俊良的院子,更不會設在祠堂,而是生前最后居住的小院。夫人的娘家過來的是其兄弟,倒沒對李家有多怨言,他們也曾勸說過,讓其善待兒子,即便沒什么表情,也是身上掉下的rou,奈何她不聽勸,行事更是越來越瘋狂,甚至還做出逼迫未長成的外甥去戰場送死,好在外甥活著回來,不然身為娘舅的他們,怕是永不能心安。知李家休妻,他們沒鬧過,畢竟她做得不對,李家將其關在祠堂,他們也來看過,知其不悔改,他們也無能為力,便當沒這個親人。今早接到李家的紅皮雞蛋,知其生下一女,他們便知不好,匆匆趕來,便聽聞人已去世的消息。王修晉進李菻善的院子,便覺得奇怪,他不清楚古代葬禮應該是什么樣的模式,電視劇中的情節,只能做參考而已,若是按著電視劇里的來,指不定惹出什么笑話。但,李菻善的行為讓王修晉有些不解,即便此人再無表情,去世的人是他的母親,李菻善的眼中該有悲傷,可他從李菻善眼中看到的絕對不是悲傷,而是一種說不出的情緒。此人無情?從他頭頂的信息來看,絕對不是那種人,他見到過的李家之輩,頭頂上均有浩然正氣,驍勇善戰,金戈鐵馬,光明磊落等等的詞匯,無一負面之詞,李菻善的頭上,甚至還有問心無愧的字樣,那么,為何親娘去世,李菻善卻在院中的樹下呆站?腦中畫了個大大的問號,心中有好奇,卻未開口相問,雖說兩人被指婚,但現在的關系也只能用見過的陌生人來形容,貿然問出口,只顯得唐突。站在李菻善的身邊,抬頭向上望,并未發現有何不同之處,剛剛李菻善在看什么?“樹是我出生那天,祖父和父親一同栽下的?!崩钊H善見王修晉打量著樹,便開口解釋?!岸寮液腿寮业拈L子出生時,也都栽了樹,祖父希望我們能夠如樹一般,撐起李家?!?/br>“好想法?!蓖跣迺x對李老將軍的做法稱贊,不過,今天適合講這件事嗎?“母親與我不親,我是由祖父養大?!崩钊H善不想向王修晉講母親待他如何,母親已經故去,再言其過,又有何用。看著李菻善頭頂著有話難言,王修晉自動腦補了很多深宅大院中的愛恨情仇,而李菻善很有可能是無辜的受害者,可也不對??!那是親娘,又不是什么繼母上位,沒道理對親兒子不好,虎毒還不食子,何況人乎。王修晉對大家庭后院了解不深,雖說他父親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不得不說,在這個有錢有權妻妾成群的時代,王渙之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不忘發妻,沒往后院添過一人,實屬異類。對于父親好的一面,王修晉向來敬佩。如果當初父親的后宅人數眾多,母親能不能安穩的回到村中便是個問題,就算是能回到村里,之后的日子,只怕會更難過,而他,若想出頭,第一件事,大概就是分家。有了對比,才會發現好的一面,王修晉決定回家之后,對父親要更好一些。遠在王村的王渙之打了個噴嚏,拿出帕子揉了揉鼻子,想著兒子有沒有到京城,大兒可有落腳之地,小兒什么時候歸來,兩個兒子可去了以前的宰相府。想到宰相府,王渙之不由得嘆了口氣,隨即念了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小兒倒是有才,不考舉,有些可惜了?!?/br>在京城,將軍府里出了事,不論與之交好,還是不是出于真心的人都要走個過場,不圖名聲,也要做個樣子給“人”看。李老將軍下了朝便聽過來報信的下人言大兒媳離世,作為公公,李老將軍可以不用出面,但早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