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 飯桌上王翠花就憂心起謝青云讀書的事,她心事重重,“兒子,你那學堂真的不能再回去了嗎?你以后不能一直待在家里不去讀書啊?!?/br> 謝青云也想過這個事,不過因為楊成和謝長時,他到底對那個學堂心里存了疙瘩,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但書還是要讀的,現在只能拜個老師。 要先把院試考過去,才能談其他的,院試是進入科舉之路的第一步,那就是要取得“生員”的資格,也就是秀才。 只有生員和監生才有資格參加下一次的鄉試,不過鄉試是三年一考。 院試是三年兩考,分為三個階段,總共有三次小考,合格者才能成為生員,可以進入府學、州學、縣學就讀。 如果在院試中成績極為突出者,還有機會被舉薦去國子監,成為一名監生,監生的含金量可比生員強多了。 這才只是科舉的起點,可想而知后面的鄉試、會試和殿試又有多難。 縣里的學堂是有兩個,另外一個不如榮松學堂出名,但也是有一個舉人任教的。 謝青云只粗略打聽過,也不知道那位舉人性情如何,現在已經過了學堂報名的時間,他又是只上了幾天學就退了的,也就錯過了時機。 現在只有跟著一位老師,首先縣里的舉人總共五個已經排除了四個,只剩下那個不知名的舉人。 謝青云準備等休沐的時候去拜訪一下,如果能成最好,不成的話也只能另尋他法。 王翠花聽了謝青云的話,倒是沒有之前那樣憂心了,在她看來兒子這么聰明,舉人老爺怎么可能看不上眼。 第二天,果然老謝家昨日的熱鬧傳了出來,就連謝青云走在大街上都時不時的聽人講起。 果然不管到了什么時代,八卦和熱鬧只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都是人們最愛見的。 現在酒樓的生意已經日漸穩固了,前些天李柏又把燒烤推了出來,又引起了新的熱潮。 那話本也說到了精彩處,每天大堂都被做的滿滿的,二樓的包廂也都被人提前預定,只是三樓至今沒人上去過,這越發的讓來過酒樓的客人好奇。 也是時候把報刊做出來了,李柏這些天也在忙這個事,報刊畢竟準備的要很多。 現代的時候有編輯部,負責審稿、定稿、排版和校對,最后才送去印刷。 謝青云現在閑著也是閑著,準備親自動手做出第一期報刊,以后每期報刊就可以照著來,也不會出大錯。 李柏已經找了兩三個得用的人,在縣里收集一些八卦新聞,全部都記錄下來,等謝青云審稿的時候再做刪選。 接下來的日子,謝青云陷入了忙碌之中,因為要趕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其他的時候謝青云都是悶在屋里,實則在圖書館里準備。 整整三日后,謝青云已經搞定了其他的板塊,就等別的話本投稿,還有篩選好八卦新聞。 于此同時,李柏也讓說書先生在中場時候發布了選稿的消息,并表明選中會有豐厚的潤筆費,還能印刷出來,每天五次,如此反復,終于有那常聽話本的文人動了心。 謝青云也收到了第一份投稿,其實古代文人的腦洞也大,好看的比如四大名著,聊齋志異之類的,都是經典。 對于情情愛愛的謝青云不敢興趣,對故事性強腦洞大的卻極為推崇。 第一份投稿也是個靈異志怪,篇幅很小,但讀起來卻有意思的很,謝青云大筆一揮就錄用了。 沒想到事情這么順利,謝青云還以為話本這一塊最難解決,看來還是自己低估了古代文人的腦洞了。 之后又陸陸續續收到許多投稿,但令謝青云比較失望的是,有意思的稿子不如想象的多,不過總算是湊齊了第一刊需要量,留下了幾篇還算能用的,為第二刊做備用。 又花了十幾日,謝青云終于搞定了第一期的樣刊,都是按照他之前的設想,相差不了多少,做出來的時候,謝青云自豪感爆棚。 李柏那邊小的坊刻坊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謝青云這邊的消息。 謝青云去酒樓的時候,李柏簡直激動壞了,等看完謝青云做出來的樣刊后,李柏是深深的震驚和狂喜。 而后又著迷進去,將樣刊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才意猶未盡的收了起來。 “這能給我珍藏嗎?”李柏小心翼翼的抱著樣刊,滿懷期待的看著謝青云。 謝青云可有可無的點點頭,反正都要印刷出來,他對這個不怎么執著。 李柏激動壞了,對樣刊也更加寶貝起來,準備到時一定要千叮嚀萬囑咐,讓雕工印刷的時候小心再小心。 等李柏這個樂壞了的二傻子走后,謝青云叫了滿滿一桌子的rou菜,這段時間都沒怎么好好吃飯,今天一定要全部補回來。 而李柏是上了馬車,緊趕慢趕去了自己開的小作坊,將人都聚集起來,開干了! 第54章 李柏那里忙得熱火朝天, 可跟謝青云的關系不大了,他也幫不上什么忙,就等第一期報刊印出來就成。 因著出樣刊的事,謝青云把去拜訪老師的市推遲了好些日子, 現在也該準備起來了。 事先打聽過了, 那位先生姓趙,年紀也不大,只有二十幾歲, 聽聞以前也是個天賦極好之人,卻不知得罪了什么,每次去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時總能遇到各種意外。 不是家里人出事, 就是他自己無緣無故被人蒙頭敲了悶棍, 有一次還傷到了手, 養了好長時間,只是不能再長時間用筆。 后來這人也豁達,四書五經也從來不放下, 只是再也沒有參加過鄉試, 窩在縣城做了經師,一直平靜的過到了現在。 這些都是從李柏那里聽來的, 謝青云也不知其中真假有幾分,不過見到了人,自然能分辨一二。 這次謝青云沒有提前告訴謝長貴和王翠花,他準備一個人去探探風向,如果不行, 大不了換一個縣城,不過謝青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謝青云什么都沒帶,也不是上門立刻就拜師,更何況只他一個小孩子,帶什么東西都不合適。 打聽到了趙舉人的家里,令謝青云驚訝的是,趙舉人的家正和小胖子崔達的家住在一個巷子里。 謝青云自從離開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