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 加上鹵水倒了多了,又讓伙計上了一碗白米飯,分了一半進碗里,滿足的吃著,其他三人見他這模樣,也跟著學起來,這桌人吃的不亦樂乎,其他人目光越來越幽怨,今天已經放過一次血了,決定不能再點。 還是有人忍不住,問了鹵豬蹄和鹵味的價格,知道是五十文和二十文,都驚了一下,這可有些貴了,但知曉其他的小菜是都是送的,不需要銀子,又有些平衡下來。 于是眾人陷入了買還是不買的糾結中,買那可是五十文實在舍不得,于是就有精明的只點鹵味,反正之前火鍋已經吃了一頓了,鹵豬蹄下次再來享受就是了,那鹵味看起來也不差,先將就著。 這次有大半的人點了鹵味,剩下不缺那五十文的都是兩種都點了,等東西上桌都吃進嘴里,誰都不心疼了,果然如那火鍋一樣不叫人失望。 眾人熱火朝天的吃起來,高臺上的人已經換了一個,那說書的功力可不比張快嘴差,而張快嘴在他們吃火鍋的時候就饞的不行,好不容易等都撤下去了,又吃起了另一種。 張快嘴忙跑到后廚點了一份鹵味拌飯慢慢的品嘗起來,美食入口,頓時覺得五臟廟又活了過來。 謝青云不知道李柏無師自通的又做了一次真人吃播,他此時已經回到了家,全身心投入了話本抄錄中,等到了傍晚才徹底將東西全部抄完。 又進入圖書館,將報社的計劃表做出來,修修改改,時不時增加一點自己改善的想法,等忙到了天黑才算完成初稿,這時候謝四妞熱好了飯菜,叫他去吃飯。 這還是第一次沒跟爹娘一起吃飯,謝青云還有些不習慣,一頓飯吃的極為沉默。 下午的時候謝青云抽空教了謝四妞怎么寫她的姓名,四妞只是小明名,謝四妞的大名叫做謝如玨,筆畫也不算多,教了幾遍后,就讓謝四妞自己在沙地上寫劃。 等兩人吃完飯,謝四妞站在矮凳上把鍋碗洗干凈,才興沖沖告訴謝青云她已經學會了自己的名字。 謝青云就將她帶到自己房里,讓她用毛筆字寫上一遍,謝四妞拿起毛筆的時候還十分緊張,遲遲不敢落筆,怕自己寫壞了紙張,她可聽娘說了,紙墨都不便宜。 “四jiejie,你快些寫吧,這紙是我用廢的,不礙事?!敝x青云見她糾結的小臉都皺在了一起,只能善意的謊言。 謝四妞聽了這話果然松了一口氣,謝青云又糾正了她握筆的姿勢,她才終于顫顫巍巍的落下第一筆。 等把三個字寫完,雖然筆力不足,寫字歪歪扭扭,但筆畫是沒錯的,說明這四jiejie還是有點聰明的。 “四jiejie寫的好極了,竟然全都記住了?!痹摽涞臅r候,謝青云當然要夸。 謝四妞臉上紅紅,激動的拿著自己寫的字細細打量,“六郎可別哄我,我這就像是小泥鰍一般?!?/br> “這可不是哄你的,第一次用毛筆能寫成這樣是很不錯的,往后再練練就會好多了?!敝x青云滿臉的不贊同。 謝四妞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動,拿著紙寶貝似的,說是不打擾謝青云讀書,就蹦蹦跳跳的回了自己屋里慢慢欣賞。 謝青云無奈搖頭,繼續將計劃書寫下來,今夜得全部搞定,明日去學堂就沒了功夫。 最后終于在王翠花和謝長貴回來的時候全部寫完,謝青云就將這些東西遞給親爹,讓親爹明日親自交給李柏。 謝長貴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辦到,王翠花見他們說完正事就說起明日誰送謝青云去學堂,他們簡直脫不開身。 “李大哥家的馬上明日到咱家門口接我,你們就不用擔心了?!敝x青云看爹娘今天忙的緊,所以提前跟李柏說好。 第38章 第 38 章 王翠花一聽是李柏家的馬車立刻就放心了, 她現在對李柏的印象特別好,覺得這個小伙子雖然是個少爺, 但一點架子都沒有,對自家六郎又如兄弟一般, 簡直就是個好人。 “那明日我們就不送你了,去了學堂可要好好學?!蓖醮浠x青云的腦袋,對于這一點她還是十分放心的, 兒子聰明,一定會受老師的看重。 謝青云乖巧點頭,“爹娘每日也不要太勞累,銀子賺的能用就成,累壞了身體可不值當?!?/br> 謝長貴和王翠花聽到這關心的話, 心里一陣熨貼,兒子不但聰明還孝順,他們真是八輩子的福分, 才能生出一個仙童下凡的兒子。 因著明日清早就去學堂, 王翠花就催促謝青云趕緊去洗漱睡覺, 得養好了精神,自己則給謝青云準備明日的衣裳和要帶的東西。 謝青云今天抄寫的東西太多的確有些犯困,讓爹娘早些休息后,就回了自己屋。 一覺到天明,謝青云醒來的時候精神百倍, 穿著親娘烘好放在椅子上的衣裳, 又吃了小米粥和包子, 才背著布包出了門。 李柏家的馬車把謝青云送到了書院門口,說中午下學的時候再來接他,之后便離開了。 謝青云拿著上次報名得到的木牌,順利的進了書院,問了幾人后找到了蒙學班。 蒙學班的屋子不大,謝青云往里粗略的掃了一眼,只擺了十張桌子,左右各五張,其中前兩排已經被幾個與謝青云一般年紀的小童占領了。 謝青云便坐到第三排靠左的位置,將布包里的毛筆硯臺和書本拿出來。 謝青云帶來的便是啟蒙的三、百、千,這些他雖然都背下來了,但上課的時候肯定要用到。 一般進蒙學的前個月都是教認字,、和這三本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便是一些、,等這些都學完后就可以學習四書五經。 只是那時候便不再是蒙學班的學生,早已升上了經學,蒙學最多只學一兩年,而熟讀四書五經則需要十數年,所以能考上舉人的不說是如那些大儒一般滿腹經綸,但都是現代的學霸。 對于謝青云來說上蒙學實在是沒有必要,在蒙學里他唯一能學的就是練好毛筆字,所以他不準備在這里耽擱多少時間,頂多十天半個月,他便要去經學。 背誦實在是手到擒來,只怎么理解那書中的意思,還有科舉考題。 明朝的科舉考試是采用八股文,規定了八股文只能從四書五經里面出,而八股文與治理國家政策根本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