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3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H)、原罪(H)、[ABO]命運(H)、帥哥,我內褲掉你陽臺了(H)、【全職高手】近于遠之前(H)、一個億存給你、賣rou的你來一下、談談那個穿進書里來追我的家伙、惡毒后娘的親兒子(穿書)、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不想?!?/br> 齊晟柔聲道:“好姑娘,世間約定成俗的事情,也不一定都是對的?!?/br> 薄華有些糾結,“可是殿下,女孩子不嫁人,以后怎么辦呢?” 這個問題,還真把齊晟給問住了。 倒不是他沒有解決的辦法,只是以薄華如今的思想,只怕根本就接受不了。 “先不說這個了?!?/br> 齊晟想了想,終于想出了一個法子,“你近些日子先不要出宮了,有空就去尋玫貴妃或者是湘妃娘娘說說話。說不定,過不了多久,你自己就想出解決之法了?!?/br> 誰曾想,薄華一下子就瞪大了眼,仿佛受到了什么驚嚇,“湘妃娘娘?” “怎么了?”齊晟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沒……沒……沒什么?!?/br> 薄華干笑了兩聲,盡量委婉地說,“就是有幸聽過湘妃娘娘唱曲,娘娘的曲聲……很別致。對,就是很別致?!?/br> 齊晟的臉已經綠了,直白地吐槽,“你不用往她臉上貼金,直接用鬼哭狼嚎才更貼切?!?/br> 能把唱出效果的,那也是個人才了。溫 第221章 第 221 章 邁向湘嬪娘娘的步伐是艱難的, 但與玫、湘二妃相處日久之后的效果卻是顯著的。 等到過年的時候,薄夫人在除夕宮宴上再見到自己的女兒, 真有一種女兒已經脫胎換骨的感覺。 這種改變,并不是容貌上的, 而是氣質和風骨上的。 人明明還是那個人, 模樣也還是那副模樣。但是,就是整個人看著更耀眼了。 齊晟體諒她們母女多時未見, 讓人領著她們到武德殿的偏殿里說話。 待進了門,薄夫人就人忍不住笑道:“這宮里的水土就是養人, 娘娘真是越發出息了?!?/br> 薄華不樂道:“女兒才離家多久,母親就不認我了?還喚我華娘便是了?!?/br> “傻孩子,母親怎么會不認你?” 薄夫人嘆道,“只是這宮里的規矩多,又隔墻有耳, 總歸是謹慎些的好。娘娘也不要喊臣婦母親,只按規矩喊淑人既可。咱們自家人,親在心里,不必親在嘴上?!?/br> 薄華雖然還是怏怏不樂, 但也知道, 母親說的都是正理, 只好喊了一聲:“淑人?!?/br> “誒,這就對了?!?/br> 薄夫人拍了拍女兒的手, “你在宮里的吃穿用度, 臣婦是不擔心的, 畢竟哪里也沒有宮里的東西精致。只是……你和太子殿下處的如何?太后與皇后那里待你如何?” 女兒嫁的不是普通人物,乃是當朝太子,雖然身份尊貴,但卻沒有尋常人家的回門禮半年前女兒好不容易托著信陽公主出宮了一日,偏薄夫人家里又正好有事,母女也未曾得見。 算起來,她已經有大半年不曾見過女兒了。 如今看著女兒的氣色雖然還好,但今日大宴,內外命婦均需按品大妝。這氣色究竟是本來就好,還是脂粉堆出來的好,她也不敢肯定。 因此,還是問一問,才能放心。 “太子殿下的為人,淑人是知道的,我們處得極好?;屎竽锬镒詠聿粣酃軆鹤拥姆坷锸?,只說讓我們自己料理。至于太后那里倒是盼曾孫,但這些,殿下都已經替女兒擋下來了?!?/br> 在聽女兒說話的時候,薄夫人著意觀察她的神色,見她言辭見輕松愉悅,便知道她說的都是真話。 她欣慰地說:“只要娘娘與太子殿下處的好,臣婦也就放心了。至于太后娘娘那里,娘娘又不與她一塊兒住,縱然請安時她說娘娘幾句,娘娘聽著就是了,萬不可因此與殿下鬧別扭?!?/br> “淑人的話,我都記住了?!?/br> 薄華不愿意再與母親說這些瑣事,怕說的越多,母親就越擔心,索性就轉移了話題。 “咱們母女多時未見,只說這些有什么意思?宮里規矩嚴,我也有多時沒有出去了,淑人給我說說,慈幼院那些女孩子怎么樣了?” 她在宮里和玫貴妃、湘妃這兩位娘娘接觸得久了,在思想上的轉變真的很大。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女子,所差的,只是時代的鴻溝而已。 湘妃圓滑,看似融于世俗,其實卻一直很好地保留著自己的特質。玫貴妃更是被梁皇后與湘妃護得極好,幾乎沒怎么變過。 可以說,薄華在她們兩個身上,見識到了真正的獨立女性是什么樣子的。 這讓她相信,只要這個世道肯給女子一點點喘息之機,婚姻對她們來說,就不是生存的必須品。 她為半年前自己憂心忡忡,生怕那些女孩子找不到婆家的心理感到羞愧,所以也更迫切地想要知道她們的近況。 薄夫人微微笑道:“娘娘放心,這件事太子殿下已經和公主商議過了。那些孩子的婚事不必著急,等她們長到十八-九,看她們自己的意愿再說?!?/br> 對于母親這樣的態度,薄華有些詫異,“淑人就不擔心她們大了,找不到好婆家?” 薄夫人淡淡道:“找不到就不找。這世道,誰離了誰不能活?” “母親?”薄華驚的又忘了改口。 薄夫人笑道:“娘娘何必這樣震驚?到了年紀不嫁人,也不過是每年罰幾百錢而已,她們自己又不是出不起?!?/br> 如果是剛開國那會子,不嫁人肯定是行不通的。 那時候人口少,凡是到了年紀不婚配的,會由官府統一婚配。 但到了先帝晚年,人口慢慢增多。對于現有的生產力來說,已經趨于飽和了。 因此,朝廷對于大齡不婚的男女,也寬容了許多,改成了男十六不娶年罰錢八百;女十五不嫁年罰錢五百。 那些女孩如今在紡織廠做工,一天就有六七十錢進賬,自然不會在乎那一年的五百錢。 至于女子沒有戶頭這回事,她們出身慈幼院,背后有信陽公主撐腰,自己她們自己腦子清楚別被人騙了,誰敢打她們的主意? 因而在薄夫人看來,她們嫁不嫁人,還真沒什么所謂。 薄華聽得一愣一愣的,半晌,喃喃道:“怪不得殿下總是贊淑人深明大義,不同俗流呢。女兒比起您來,果然還差的遠呢?!?/br> 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