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0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H)、原罪(H)、[ABO]命運(H)、帥哥,我內褲掉你陽臺了(H)、【全職高手】近于遠之前(H)、一個億存給你、賣rou的你來一下、談談那個穿進書里來追我的家伙、惡毒后娘的親兒子(穿書)、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總覺得于得水看他的目光,充滿了謎之憐憫。 憐憫? 太子殿下這樣能折騰, 他就不信于得水這些年受的折騰少了, 究竟是憑什么憐憫他的? 如果于先生有讀心術, 一定會真誠地告訴他:憐憫你和我, 同人不同命。 ——同樣都是科舉出身的二甲進士, 兩人的智商就算有差別,又能差多少? 可以說,在智商上,他們的起點是相同的。 這一切的差異,都是從被陛下欽點, 教導陛下的兒子開始的。 他們兩個因為各自教導的皇子的智商的高低有異,慢慢地自己的智商也隨著皇子出現了變化。 他和六皇子斗智斗勇, 所以就越來越聰明; 董和陪著三皇子一起刷智商下限, 自然也就越來越蠢咯。 看,自己的心思幾乎就寫臉上了,這董和愣是看不出來。 那迷茫的小眼神, 讓人看了都不忍心不收拾他了。 就在于得水感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乃是先賢留下的至理名言的時候,洪大人和賀大人已經各自做出了反應。 洪大人與董和早有密謀, 自然是出言附和董和, 并跪地請罪, 直言自己沒有教好太子, 辜負了陛下的期望云云。 另一個當事人賀嶺卻已經嚇傻了。 ——這倆人不會是瘋了吧,敢編排太子?你們沒看見信王殿下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見了嗎? 沒錯,作為曾經的□□,賀嶺之所以能夠僥幸逃過一劫,是因為他真正的主子一直都是四皇子。 對于四皇子的手段,別人不了解,賀嶺卻是見識得太多了。 就四皇子如今這個笑法,他敢肯定,姓董的和姓洪的,肯定是已經完了。 他如果不想被殃及池魚,就得自謀出路。 ——對不住了兩位,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小生只能先保全自身,兩位也自求多福吧。 那一瞬間,賀嶺求生欲爆棚,“噗通”一聲就跪了個實在。 “陛下明鑒,太子殿下雍容寬和,一向禮數周全,進退有度。若不是被人惹惱了,定然是做不出把人叉出去的事的?!?/br> 賀嶺一開口,就瞥見四皇子的神色緩和了許多,不由暗暗松了口氣,自覺逃過了一劫。 但董和與洪大人看他的眼神,就恨不得咬死他了。 先前于得水的那番話,雖然也表露了對二人污蔑太子的不滿,還是比較客氣婉轉的。 因為于得水本身并不是一個咄咄逼人的人。 嗯,他只是和齊晟斗智斗勇得久了,變得特別難纏了而已。 賀嶺的這番話,卻是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他們兩個,并把他們倆推向了風口浪尖。 賀嶺的意思很明顯,也很直白。 ——太子殿下是很好很好的,如果有了不好的行為,那也一定是別人太過分了,將很好很好的太子逼成了那副模樣。 所以,陛下不該問臣太子有沒有把人叉出去,而是該問問這告狀的人,為什么會被叉出去。 “陛下明鑒,臣等對陛下忠心耿耿??!” 董和與洪大人接連表忠心,其中洪大人還忍不住朝某個方向一直偷瞄。 這一會子,整個朝堂幾乎都在盯著他們。洪大人這舉動就算是再隱秘,也隱秘不起來了。 一直安靜地站在一群郎中里的禮部郎中霍庭一眼瞥見,忽的心中一動,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因而,他故作疑惑地問:“王侍郎,洪大人一直在看你,莫不是你也被太子殿下叉出去過?” 隨著他一句“王侍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吏部左侍郎王干的身上。 王干的瞳孔微微縮了縮,卻很快就恢復了正常,淡淡道:“霍大人說笑了,本官就站在這里,四面都是人。別人要看我,本官也擋不住不是?!?/br> 洪大人下意識地喊了一聲:“王大人……” 但是,接觸到王干略帶威脅的目光之后,他立刻意識到了什么,閉嘴了。 霍庭笑道:“想來也是,王大人位高權重,難免被有心人攀扯?!?/br> 王干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不錯,臣一心效忠陛下,從不結黨營私?!?/br> 霍庭等的就是他這一句。 他當即便對洪大人道:“不錯,王大人對陛下忠心耿耿,又怎么會對陛下親自選的儲君有異議?” “是……是,是……”洪大人汗都已經下來了。 可是,他老實了,董和卻不甘心。 “洪大人,賀大人,咱們幾個都是陛下欽點的太子之師。陛下將太子托付給咱們,咱們理應竭盡所能,將太子教導成一代明君。你們兩個怎能因畏懼權勢,而顛倒黑白呢?” 這段話,董和說的是慷慨激昂。 斥責完洪大人和賀嶺之后,他又冷笑著對于得水道:“至于于大人……太子殿下如此頑劣,都是拜于大人所賜,于大人自然是不會說太子的半句不是的?!?/br> 那番模樣,好像滿朝文武都是jian佞,舉世皆濁他獨清一般。 不但齊覃和齊晟覺得膩歪,就連王干也開始后悔:他怎么就一時眼瞎,找了這么個棒槌合作? 不錯,今日之事,的確是王干在背后指使。 他的計劃,是由董、洪二人出面,指責太子,把事情鬧大。 然后,他自己再出面,替太子據理力爭,以便搏得太子的好感。 而他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翻過年去就要舉行的春闈的主考官一職。 按照慣例,春闈的主考,都是由陛下欽點的三品以上的文官。選擇的標準一般都是德高望重、清名在外。 但凡事總有例外。 如果天子有意提拔自己的心腹,就會安排心腹去做一任主考官,擴大關系網。 若單論品階,王干是夠了。 只是,他的資歷不深,營造的名聲也還不夠。 原本,他是不著急的,準備再花幾年的時間,為自己造勢養望。 但是,當他聽到風聲,說是陛下身體不適,很可能將這一屆的春闈交由太子殿下全權負責的時候,王干心動了。 太子雖然年少,但異常沉著冷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