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H)、原罪(H)、[ABO]命運(H)、帥哥,我內褲掉你陽臺了(H)、【全職高手】近于遠之前(H)、一個億存給你、賣rou的你來一下、談談那個穿進書里來追我的家伙、惡毒后娘的親兒子(穿書)、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使不得,使不得。臣有負陛下所托,不敢階越?!?/br> 對此,齊覃似乎是并不意外,淡淡道:“你說說,怎能個有負法?” 于得水苦笑著把自己被齊晟套路的經過說了一遍,最后來了個總結:“是臣思慮不周,這才讓睿王殿下抓住了把柄。陛下的吩咐,臣半點也沒做成?!?/br> “不,你已經做成了?!?/br> 齊覃臉上終于露出了幾分笑意。 于得水的冷汗一下子就下來了,猶豫了片刻,還是決定替自己的弟子說兩句話:“陛下,睿王殿下性子爛漫,并不…………” “唉~” 齊覃一聲長嘆,打斷了他的話頭,“你只知道晟兒不喜朝堂,卻不了解朕的苦楚呀!” 于得水……于得水不敢接話了。 他就只是個小小的翰林學士而已,是真的不想知道這么多,也不想參與這么多呀。 齊覃也不準備為難他,很快就讓他告退了。 于得水走后不久,被派去專門申飭太子的田保就回來了。 這會子齊覃再想起太子,也不覺得堵心了,淡淡地問:“太子什么反應?” 田保點到即止,“太子殿下的臉色不大好。倒是太子妃挺平靜的?!?/br> 身為宮內的太監總管,田保對宮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比如,太子并不喜歡太子妃,除了初一十五礙于祖宗家法,太子并不常宿在太子妃處,而是與良綈、良媛相處得更多。 原本,這也不算什么大事,陛下自己也不喜歡往皇后那里去。 只是如今,太子的地位風雨飄搖的,稍微有一點不符合主流道德觀的事,都可能會成為別人攻訐太子的緣由。 田保特意說了這么一句,也不知道究竟什么心思。 齊覃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說:“孩子大了,做爹娘的總不能管束他一輩子?!?/br> 這就是徹底不想管太子了。 田保心里嘆息了一聲,既是為太子,也是為了自己的主子。 別人不知道,田保卻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父子之間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不是田保要向著自己主子,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子辜負陛下的一片栽培之情了。 田保是自小就伺候齊覃的,當年先皇在的時候,整日里琢磨的都是南北兩邊的外患,在陛下身上,著實沒有留多少心思。 說句不敬先皇的大實話,先皇待陛下,比起陛下對太子,可是差得遠了。 先皇才不會像陛下一樣,立了太子之后,就壓制著其他皇子。 當年要不是陛下自己爭氣,把幾個庶出的哥哥都踩了下去,如今坐在這皇位上的,還不一定是誰呢。 如今的太子,雖然看起來有個大皇子咄咄逼人,但陛下一直有意壓著,只要太子自己穩得住,大皇子注定翻不起什么浪。 其余皇子至少看起來都是沒有什么野心的,陛下也放任他們不學無術。 更重要的是,太子還有陛下的精心教導。 這些,都是陛下為君多年攢下的經驗,不比陛下當年自己摸索的強? 只能說,幸好田保的這些心聲,沒讓太子聽見。 要不然,太子能哭暈在廁所里。 不錯,父皇是對他精心教導了。 但問題是,父皇他實在不是一個好老師呀。 他教導人的方式,簡單粗暴的厲害,只適合那種一點就透的天才,根本就不適合他這種資質平平的學渣。,,, 第132章 指鹿為馬 自這輩子出生開始,齊晟還是第一次起這么早。 跟著幾個哥哥站在舉行大朝會的太和殿上, 齊晟捂著嘴悄悄打了個呵欠, 眼睛一瞥, 就看見了五皇子正和他進行著同樣的動作。 唉~ 齊晟嘆了口氣。 ——也就是里面沒有禁制使用童工的律例,要不然, 親爹這可是知法犯法了。 是的,現年十二歲的睿王殿下,他在兩日前接到了圣旨,天子要他提前入朝聽政。 和他一起被萬惡的奴隸主殘害的, 還有比他大了八個月的五皇子。 戶部尚書正在匯報山西旱災收尾的事,齊晟意外地發現, 自己竟然聽得懂。 唔,以工代賑果然是自古以來永不過時的平復災民恐慌,維護國家安定的良方。 只不過,這個時代到底不比后世。 由于生產力的底下,讓這個時代即便是皇族, 也不可能有大量的大型工程, 能夠大量地安置多余的勞力。 但就算沒有活干, 也得安排這些災民吃飯。 而且,只給飯吃,不給活干,很容易助長災民的懶惰之心。 再有就是, 如果長久地沒有工作, 災民們無所事事, 游手好閑,就會導致犯罪率的提升。 對此,刑部尚書何殊提議:“不若將原本的一日兩餐,改為一日一餐。他們吃不飽,自然就會保存體力,不敢隨意生事了?!?/br> 齊晟迅速抬頭看了他一眼,覺他何尚書這個提議,可真他娘的天才! 幸好,有這種想法的不止齊晟一個人。 吏部給事中于堅迅速出列反駁:“何尚書此言,分明是要禍害陛下江山,其心可誅!” 給事中屬于言官系統。這言官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反正“言辭犀利”一向是言官的標配,若是哪個官員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強,被言官針對一統,肯定是要懷疑人生的。 自己一心為國,卻猛不丁被扣了這么大一頂帽子,何尚書當然不肯干了。 “陛下明鑒,臣一心為公,于大人分明是危言聳聽?!?/br> 于堅立刻接口,“何尚書的一心為公,就是讓災民長久不能飽食,體質下降,以至于到了秋日之時,不能下田勞作?” 這時,戶部左侍郎張簡出列聲援何殊,“于大人說得輕巧,可知這么多災民,需要多少糧食,才能撐到秋收?” 何殊有人聲援,于堅又怎么會沒有? 幾乎是張簡話音一落,就有御史方評質問道:“那張侍郎的意思,就是任由災民虛弱下去了?” 張簡當然不會承認了,“方大人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