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H)、原罪(H)、[ABO]命運(H)、帥哥,我內褲掉你陽臺了(H)、【全職高手】近于遠之前(H)、一個億存給你、賣rou的你來一下、談談那個穿進書里來追我的家伙、惡毒后娘的親兒子(穿書)、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哈哈,長高高,長高高!” 往日里,淑妃是很樂見兒子受寵的。 但今日她心里不痛快,急需陛下的盛世美顏來安慰。 在這種情況下,兒子就顯得有點兒礙眼了。 ………… 直到被劉嬤嬤抱出來,齊晟還是懵的。 ——他這是……被嫌棄了? 呸,無良爹娘,忘崽夫婦!,, 第16章 容妃 朝中余尚書告老之后,后宮之中,余貴妃的處境一下子就艱難了起來。 雖然齊覃顧念舊情,并沒有降了她的份位,但卻阻擋不了后宮嬪妃指桑罵槐的嘲諷。 余貴妃本來就是個暴脾氣,又一直自傲于自己的出身,哪里受得了這個? 翠縷和翠柳私底下都勸她忍一忍,可她如何忍得了? 這么大的心理落差,一時半會兒,誰能調整的過來? 她到底還在貴妃位上待著呢,又是掌權的宮妃,很快就找了借口,把膽敢嘲笑她的人全都責罰了一遍。 這下可算是犯了眾怒了。 許多宮妃甚至宮人都到坤寧宮找皇后哭訴。 皇后雖然不管事兒,但畢竟占著正宮的名頭呢,人家都哭到她這里了,她也不能當做沒聽見。 再者,她素日清凈慣了,驟然之間被這么多人找上門來,弄得她頭疼。 “來寶,你去請陛下來,此事還是讓陛下決斷吧?!?/br> “是?!?/br> 來寶應了一聲,急匆匆地走了。 因著他是坤寧宮的大總管,在御前也頗有幾分顏面,很快就有人給他通報了。 而這個時候,齊覃正帶著新立的太子齊桓看奏折呢。 齊覃說齊桓心思纖細敏感,還真沒有錯說半句。 雖然沒有人在他面前說過什么,齊覃下了圣旨之后,也決心好好教導他。 但他還是很敏銳地察覺出,父皇對他并不滿意。 這讓他心里很是難受,在跟著齊覃學習政務的時候,也憋了一股勁兒:終有一天,要讓父皇對我刮目相看! 齊覃看見他的態度,心里倒是滿意了幾分,覺得這孩子先天條件雖然不怎么好,但還是可以教導的。 “這些都是地方上送上來的,比較簡單,朕也已經批示過了。你好好看看,朕是如何處理的,再自己想想,到底為何這樣處理?!?/br> 齊覃的教導十分的簡單粗暴,但他覺得很實用。 因為,當年他做太子的時候,他爹也是這樣教導他的。 現如今,他不是已經成長為了一個明君了嗎? “是?!饼R桓乖乖應了。 然后,他就守著專門給他放的那張桌子,沉下心來,努力看這些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說實話,他看了半天,也還是一片茫然。 他根本就不明白,為何灌溉農田、修葺官道,甚至于婦人產了雙胞胎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專門寫個奏折,送到御案上來。 父皇每天處理的都是這些事? 這天子做的,也太……那啥了吧? 他不禁偷偷瞄了上首的齊覃一眼。 “怎么了?” 齊覃敏銳的很,又分了心神在齊桓身上。只這一眼,便被他察覺了。 “???沒有?!饼R桓搖了搖頭,繼續低頭看奏折。 但齊覃卻誤以為他的心思已經飛了,不禁蹙了蹙眉,說:“你若是看得煩了,就先回去讀書演禮吧?!?/br> 立太子是需要祭告天下的,自然有專門的典禮。 齊覃雖然已經下了圣旨,齊桓也已經被人稱一聲“殿下”了。 但沒有舉行過立儲大典,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是以,最近這段時日,太常寺在準備立儲大典,禮部也專門派了人來帶著準太子齊桓演禮。 齊覃心里本來就沒對齊桓報多高的期望,見他看不進去,自然也就沒有多少氣惱。 因此,這句話說的可謂是極溫和了。 但低著頭的齊桓還是紅了眼眶,覺得父皇一定是對自己失望了。 要不然,每日里讀書、學習政務和演禮的時辰都是訂好的,怎么會突然讓他提前去? 他心思敏感,性子里也有一股執拗,當下便說:“兒子還想再看一會兒?!?/br> 齊覃盯著他看了片刻,見他并無勉強之色,才點了點頭,說:“若有不懂的,等朕批完了這幾本,可以來問朕?!?/br> “是,父皇?!?/br> 而來寶,就是在這個時候到的。 “皇后找朕有事兒?”齊覃微微蹙眉。 他并不喜歡在處理政務的時候,被后宮嬪妃打擾。 來寶的口齒很是伶俐,三言兩語便把貴妃大肆責罰宮妃、宮人,引起了眾怒,許多人都到坤寧宮哭訴的事說了個一清二楚。 齊覃氣道:“這個余氏,真是不給朕省心?!?/br> “田保?!?/br> “奴婢在?!?/br> “隨朕去一趟坤寧宮?!?/br> 然后,他又對齊桓道:“等會兒你看完了,就先回去吧?!?/br> 他想了想,又道:“端本宮多年不曾住人,各處都需要修繕。你得空了也可以去看看,有什么喜好,就讓內務府添置?!?/br> 卻是他突然想起來,自己三兒子沒有個親娘幫忙看著,怕底下人收拾的不和他的心意,特意交代了這一句。 齊桓眼睛一亮,誠心誠意地說:“多謝父皇?!?/br> 他就知道,父皇還是想著他的。 “嗯?!饼R覃微微頷首,帶著人就走了。 三皇子的心情有點兒復雜。 一方面,他覺得貴妃真是多事,打擾了他好不容易才有的,和父皇相處的時光; 另一方面,他心里也是松了口氣的。 因為,他已經看了有二十多份奏折了,卻半點兒問題也沒看出來。 這倒不是說他天賦異稟,無師自通了。 而是根本就看不懂。 奏折上的每個字他都認識,可匯聚起來之后,說的事情意義何在? 若是待會兒父皇問起來,他什么都沒看出來,父皇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