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1
成謝晝如今的皇后就受寵了?尊重本來就不等于受寵。別的不說, 單看謝晝同胞兄弟姐妹就應該明白了,先帝其實還是很在乎他的皇后的,要不然為什么會讓當時的皇后誕下一女兩子呢?而且年歲差距還那么大,等于說, 翊親王謝晨出生時,當時的皇后已經年近四十了。 很多事情本來就不能光看表面的。 太后直到如今, 在先帝過世多年之后,仍然對先帝念念不忘, 從根本上而言,這倆人是有感情的,全然不像如今的帝后, 那才是真正的表面夫妻。 說白了,不過就是謝晝遭遇到的坎坷太少了。 童年時期,眼看著其他的哥哥jiejie受寵,尤其是哥哥們, 一個個長大成人后,紛紛大婚離開御學參與朝政,而他作為皇后嫡子,卻只能老老實實的待在御學里,聽著那些老學究論經講道。說完全沒有不甘心是不可能的,尤其那時,謝晝嫡姐已然和親遠嫁,更令他滿心滿眼都是怨憤。 少年時期,他如愿的娶妻大婚,卻并不曾留在宮中,而是要跟其他皇子一樣,離宮建府。哪怕這一回是公平了,但你真的以為,人人追求的都是公平嗎? 之后,因為先帝生了病,哪怕盡可能的隱瞞了下來,但想也知道,身為一國之君,那必然是受到了萬眾矚目的,即便想隱瞞也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只這般,幾位年長的皇子之間開始暗潮涌現,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甚至一度將手伸到了宮中。 隨著事態的愈發嚴重,先帝終于出手,手段之狠辣這才讓人明白,曾經擇人而噬的猛獸就算已然年邁,那也不是任由旁人戲弄的玩物。 謝晝什么都沒做,不是他不想做些什么,而是當時太后娘家式微,什么忙都幫不上。他娶的正妃娘家又是滿門清貴,想要什么絕版書籍倒是可以找安家想想法子,但若是涉及到奪位逼宮這種事兒,還是趁早歇了吧。 只這般,什么都不曾做的謝晝,就這樣成為了最終的受益人。在先帝的最后兩三年光景里,摒棄了所有的事情,一心只為了盡快接手朝政。 這其實不算難的,因為有先帝鼎力相助。 況且,元后嫡子這個身份,在很多讀書人看來,是相當管用的。哪怕謝晝其實學問并不出眾,對政務雖能處理但卻少了一分天賦。但總得來說,他還算是一個合格且稱職的帝皇。 可守業,但無法開創新的輝煌。 雖說謝晝有著無法避免的缺陷,但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先帝已經別無選擇了。他曾經精心培養的皇子們,一個個都倒了下去。好在歷經多年后,北周國已然穩固,即便謝晝天賦不佳,作為一個守業的皇帝,縱然無功但應該能做過無過。 只這般,在經歷了不怎么平順的童年和少年之后,謝晝在幾乎能媲美后世高考學子的那種高壓環境下,連著待了兩三年后,最終在先帝駕崩后,繼承了皇位。 總得來說,坎坷是有,但談不上磨難。 只是這卻是在外人看來的。 在謝晝本人看來,他是元后嫡子,理所當然應該繼承這如畫江山,先帝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去培養其他的皇子。撇開姐妹們不提,單說他的那些兄弟們,若是沒有那些人,他的生活會更舒坦順利。 他沒有想過,他跟他的同胞jiejie相差了近十歲,而他的同胞jiejie甚至還不是先帝的第一個孩子。 也就是說,在長達至少十年時間里,元后無子。 人家是真正的家里有皇位要繼承的,況且在這個年代里,挑戰男女平等那是絕對的天方夜譚。再一個,先帝時期的朝政跟謝晝如今又是截然不同的。 在當時,傳承數百年的世家、跟著元帝一起打天下的勛貴們、以及最初剛開國時為了平衡之道不得不做出妥協的地方世族…… 謝晝花了兩天時間,沒有處理朝政,反而是翻看了當年先帝早期的政務記錄,這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什么。 不是先帝坐看后宮混亂,而是他壓根就沒辦法同時保證后宮和朝堂皆平穩。 有得必有失,兩害取其輕。 如果非要損失一方,先帝做出的選擇是保全朝堂,任由后宮亂象迭起。還有就是,先帝名義上是喜歡才女,但才女這個說法,本身就存在很大爭議的。如果是美女,就算是審美不太相同,但總歸不會產生太大的差距。但若是才女,哪怕當真是胸無點墨,還不能找人代筆? 先帝時期的后宮,與其說是才女聚集,不如說是各大百年世家、勛貴權臣、地方世族的聚集區。 每一個人單獨拎出來,都是足以制霸謝晝如今后宮的存在。 這也是沒法子的。 本朝傳到謝晝手中已經是第四代了,第一代的元帝將絕大多數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推翻前朝建立新朝這事兒上了。等好不容易坐上了龍椅,元帝已然命不久矣,根本無力坐穩江山。 到了第二代,也是忙于平亂,畢竟前朝雖已覆滅,但余孽仍舊不少。再一個,本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屬于那種擅長征戰沙場的人,他一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平息各地叛亂,親自上戰場御駕親征,最終的結果當然是壓制了周邊小國,強行坐穩天下。 再到了第三代,也就是先帝時期,他并非一個能征善戰之人,況且那會兒整個國家的整體局勢已然穩定,倒是沒必要再終日惶惶不安。 但大局穩固并不代表就沒有任何問題。 很多時候,當外患暫時消失時,內憂就會陡然爆發出來。 先帝沒辦法,他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將那些出身百年世家、跟隨元帝打天下的勛貴大族等等貴女們,一一收入后宮。這么做當然是有原因的,哪怕那些人的祖先曾經并肩作戰,當他們的女兒同時身處后宮之時,就再不能像從前那樣毫無芥蒂了。 不是因為那見鬼的吃醋,就是單純的后宮爭斗。 只要自家的女兒能夠生下皇子,而那個皇子若能成為下一任天子,那么他們家就能真的雞犬升天了。 先帝時期子嗣眾多,尤其是在前面十年里,他幾乎讓所有出身高貴的妃嬪都誕下了皇子,且很多妃嬪還不止一個孩子,甚至這些皇子的年歲格外得相近。 初時尚且看不分明,但卻是為后來的奪嫡之爭埋下了隱患。 要說先帝完全沒有猜到是不可能的,他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兒,但他也沒想過讓諸皇子們全軍覆沒,而是想著借由爭斗,來選拔出最優秀的那位繼承人。 結果卻是,當他生病之后,那些年長的皇子們互相殘殺,甚至最終將利刃對準了他這個父皇。 但說句實話,即便再來一次,這都是最好的選擇了。如果后宮和朝堂必須亂一個,后宮尚且還能夠控制,朝堂一亂,百姓遭殃,萬里江山甚至極有可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