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書迷正在閱讀:假裝心動、總有人想干掉我[快穿]、我穿成了男主的金手指、海先生和周先生、唯愛等你、兩個老妖怪、面癱養喵日記、我先動的心、魔卡大陸、絕不放手(H)
將來才能夠有她的好日子。 安巧蘭:“阿振啊,你喜歡吃什么,要記得跟伯母說,伯母給你夾?!?/br> 薛振客氣而疏遠地道謝:“謝謝,但不用了?!?/br> 安巧蘭那恐怖的眼神,薛振又怎么可能不注意? 他雖然還是小孩子,但是從小在上崗村的牛棚長大,誰的眼神是好意的,誰的目光是歹意的,他能夠分辨個一二。 安巧蘭看向他的目光,充滿了侵略性,就好像被某個獵人盯上了一般,他很不舒服。 蘇家的情況,他在來之前,已經跟爺爺了解了一下,也多少知道了一些。 沁沁總共有四個叔伯,加上蘇爸爸總共是五兄弟,下面又有很多堂兄弟。據他的了解,沁沁的三個伯父和一個叔叔,都是極好相處的人,三個伯娘和嬸嬸都是極好的人。雖然他們性格各異,但是對蘇家都是一門心思對蘇家。 十四個堂兄弟,那更是都相處得很好。 但是他沒想到,剛到蘇家,竟然會碰到這么惡心的事情,沁沁的那個三伯娘竟然會盯他像盯獵物一樣。 他和蘇家,似乎也沒有什么關系吧?他的身上也沒有什么值得讓人惦記的吧? 但是這個蘇三伯娘的眼神,為什么總是讓他渾身起雞皮疙瘩呢? 他不喜歡被人這樣盯著,當然他喜歡的人除外。 被人這樣盯著,渾身上下,都覺得哪哪都不對勁。 沒想到,這個蘇三伯娘,又笑得一副賊兮兮的樣子。 他忍不住往沁沁那邊靠了靠。 這一幕,其他人都沒有注意,也沒有人往壞處想。 畢竟,安巧蘭是蘇家的兒媳婦,沁沁的好朋友坐到這一桌,關心關心,那也沒什么好讓人懷疑的。 他們更不會想到,安巧蘭竟然已經做了那些的打算。 如果讓他們知道,肯定會噴她一臉水。 什么人不好惦記,惦記沁沁的好朋友。 薛家和蘇家門第差不多,但是跟安家,那是天與地的差別。 這些話,蘇長濤就曾經跟安巧蘭分析了,可惜安巧蘭根本就聽不進去。 一門心思,就想要給安家找一個后盾。 將侄女嫁到有門第的薛家,那安家慢慢地也就會變得有門第了。 安巧蘭甚至打聽了,薛振的父母是薛老爺子唯一的兒子,薛振是蘇家唯一的孫子。 這和安巧蘭自己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她嫁的蘇長濤雖然是蘇家的兒子,但是他只是五個兒子之一,而且因為響應政策,做了最早那批上山下鄉的人,這就等于是當了農民。 蘇家其他的兄弟個個有出息,偏偏蘇長濤沒出息,這讓安巧蘭很沒有臉面。 第39章 第 39 章 盛祈看了一通薛振的笑話, 后來反倒同情起他來了。 要知道, 安巧蘭可是個牛皮糖,纏人的很。 他還記得,前世的時候,似乎安巧蘭也打過盛家的主意。 當然,打的主意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堂弟盛明。 他和沁沁是定了婚的,安巧蘭肯定不會真的打上他的主意。蘇家也不會讓安巧蘭這么干。 安巧蘭雖然咋咋乎乎的,但是老爺子的面子還是給的,而且,她也怕老爺子不給三房活路。他可是記得,后來三房那一家子, 最后都回了省城。 就在一兩年后,所有的知青都返城, 蘇三伯也回了蘇家。 但是, 他在鄉下呆得時間太久了,跟這個城市還是格格不入的。 盛祈同情歸同情,但也只是同情罷了。 盛祈攔住薛振:“需要我幫忙嗎?”笑得有些兒幸災樂禍。 薛振:“不需要?!?/br> 盛祈:“被蘇家三伯娘盯上的人, 不死也會脫層皮, 你真的不需要我幫忙?” 薛振:“不需要?!?/br> 盛祈:“我說薛振啊,你怎么就那么犟呢?只要你傳出那么一點點條件, 就能夠擺脫蘇家三伯娘的糾纏, 何樂而不為呢?” 薛振:“你廢話很多?!?/br> 盛祈:“我沒有其他的要求, 只一個要求, 你離沁沁遠點?!?/br> 薛振突然站住,回頭盯著他,“盛祈,你終于露出你的尾巴了?!?/br> 盛祈:“……”他的尾巴向來都在。 不過,這個薛振確實難搞。 他這么小就已經這么難搞了,以為騙騙他,嚇唬嚇唬他,他就會知難而退,沒想到,他竟然鐵了心了。 盛祈有些無奈。 果然,跟聰明人打交道,有些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不省心。 …… 安巧蘭鬧的那一出,蘇家所有人都知道了。 不只別房的人對安巧蘭有了看法,就是她自己的丈夫兒子都有在埋怨她。 更不要說蘇老爺子和蘇奶奶了。 蘇奶奶:“我就知道這女人不省心,當初就不應該答應老三騙他?!?/br> 蘇老爺子皺著眉頭,一聲不吭。 蘇奶奶:“當初老三寫信回來,說相了個親,對方是公社書記的女兒。咱們當初也去打聽了,打聽出來的風評并不好,那個時候就應該阻止老三娶她?!?/br> 蘇老爺子沉著臉。 蘇奶奶:“當初老三不知道是被瘋魔了還是怎么滴,一定要娶那個女人。當初,我們給他介紹了相親,如果他回來相親,娶了老陶家的閨女,現在多好?也不用被老三媳婦弄成這樣?!?/br> 蘇老爺子嘆了一聲:“老三不是個莽撞的人,他既然娶了安家的閨女,那肯定有他的道理?!?/br> 蘇奶奶:“你也知道,老三這人不愛說話,他但凡跟咱們說說想法,也不至于成現在這樣。咱們五個兒子,以為老三會是最省心的,沒想到到最后,竟然成了最不省心的?!?/br> 蘇老爺子:“當初讓老三上山下鄉,我也是存了一點心思的,是想要在政策面前積極表現一般。當時老三也想要下鄉,我就同意了。我要知道,上山下鄉最后會苦了孩子,當時我就不積極了?!?/br> 誰能夠想到,那個上山下鄉的政策,會將孩子耽擱在農村? 就是想回來,也回不來,這才是最麻煩的。 就算他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