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94
還有前幾天在機場接機,妻夫木南的狀態也極不好,給人一種消沉厭世的感覺,不過這幾天隨著妻夫麻衣的身體好轉,妻夫木南明朗了許多,臉上也多了不少笑容。 而且葉青青覺得,其實妻夫一家子的狀態都不太對勁,雖然看起來身體都沒問題,可走進這個家,哪怕是在艷陽天,也能感覺到陰冷和潮濕,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現在中村悠江又這樣說,葉青青覺得她像是抓住了什么,可又很模糊,便想問清楚些。 可惜這位年輕棋手的確實不太好,稍微深一點的詞就不會用了,而且他見葉青青有些急切,就想急于解釋清楚,可越著急越結巴,也越不會說了,甚至急得飚出了當地語言,聽得葉青青一頭霧水。 中村悠江很不好意思,羞澀道:“等會讓我mama……和你說?!?/br> 葉青青眨了眨眼,難道中村夫人的更好一些? 之前中村悠江說他母親cao勞過度,才導致疾病纏身,葉青青下意識就覺得中村夫人是個傳統的家庭婦女,每天都要干很多活的那種,wo國這邊的女人地位不高,結婚后更是做牛做馬,一大家子的家務都得兒媳婦承包,就像以前華夏的女人一樣,特別苦。 “你母親會?” 中村悠江點了點頭,“我mama小時候在貴國住了幾……十,不對,是十幾年……也不對,是一二……三……好像五年……” 說著說著中村悠江開始數手指頭,一臉糾結,自個也糊涂了,到底是五年還是幾十年,他也搞混了。 葉青青忍俊不禁,讓他雖再說了,一會兒見到中村夫人就清楚了,不過她很意外,中村夫人居然在華夏住過。 之后見到慈祥的中村夫人,葉青青才知道,人家不僅住過,還差點成了華夏的兒媳婦呢! 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不止是華夏人,也是wo國的百姓們不愿回憶的過去。 () 第2203章 純正的東北腔 中村悠江家在很幽靜的弄堂里,不是小區,而是獨立的一棟房子,門口還掛著牌匾,上面的中村二字葉青青是認識的,大概和華夏的‘宮宅’,或是某某公館差不多。 屋子門口種滿了鮮花,收拾得特別漂亮,而且十分整潔干凈,衛生方面wo國是真的沒話說,確實牛逼。 中村悠江領著葉青青進了屋子,里面同樣整潔雅致,看著十分舒服,一個穿著家居服的老太太,坐在窗邊的藤椅織毛衣,順便曬太陽,聽到門口的動靜,扭過了頭,露出慈祥的微笑。 “小悠江回來啦,mama剛剛還在思念你呢!” 中村悠江臉紅了紅,他都已經是男子漢了,可mama還是愛叫他小悠江,因為他是mama四十七歲高齡冒著生命危險生下的幼子,他最大的侄女,都比他大六歲,還有好幾個比他大的侄子侄女。 別人家里都是jiejie兄長照顧幼弟,可他家里卻不一樣,是侄女和侄子帶他出去玩,他在外面受了欺負,也是幾個侄兒替他找回場子的。 他和幾個兄長jiejie的感情當然也很好,但他們都把他當兒子看待,還是和幾個侄兒的感情更深厚一些,能說說心里話。 全家人都叫他小悠江,包括侄兒們。 唉! 好無奈。 中村悠江暗自慶幸,幸好葉青青聽不,否則他糗大了。 “mama,這是我上次說的華夏神醫,我特意請她來替您治病的?!敝写逵平榻B葉青青。 中村夫人起了身,她個子矮小,背還有些佝,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頭發花白,但看起來十分慈祥,是個面目和善的老太太。 葉青青注意到老太太織的是個粉紅的小衣服,看起來不像是給人穿的,因為太小了。 很快她就知道是給誰的了,因為在老太太的藤椅上,一只肥得不像話的橘貓,懶洋洋地趴著,瞇著眼睡覺,她進屋時也只是抬了抬眼皮,然后繼續睡覺。 橘貓的身上套了件嫩綠的小毛衣,粉嫩嫩的顏色,老太太還織了個愛心,并且給貓咪織了個同樣粉嫩的蝴蝶結,打扮得跟小公主一樣。 葉青青沖老太太行禮,她對這位中村夫人的印象很好,對一只貓咪都這么有愛心,肯定是個善良的人。 老太太一開口,更是讓葉青青大吃一驚,純正的東北腔,不帶一點跑偏的,如果不是之前說了流利的日語,她真以老太太會是東北那疙瘩的。 “小姑娘長得真俊,快坐下,隨便坐,跟自個家一樣,回頭在家吃中飯,我給你整鍋包rou,包白菜豬rou餃子?!?/br> 親切的東北話,讓葉青青有一種回國的錯覺,這一口,比中村悠江強幾百倍了。 老太太還是個急性子,說整就整,系上圍裙,擼起袖子就進了廚房,捧出一個大面盆,里面是拌好了的餡,隨后就端出了個面盆,還有大面板和搟面仗,面盆里是一大團醒好的面團,看樣子老太太早有準備包餃子的,她恰好趕上了。 () 第2204章 想不開的妻夫木南 “我家小悠江最愛吃白菜豬rou餡的餃子,我多做一些放冰箱凍好了,他蒸蒸就能吃?!?/br> 老太太雖然個子矮小,干活卻極麻利,不一會兒就弄好了臍子,卡卡開始搟皮了,蹭蹭三下就是一張,比好些華夏人都麻溜。 葉青青絕對相信老太太在東北住了幾十年,否則不可能會說這么純正的東北話,也整不出這么地道的白菜豬rou餡餃子。 “伯母您在東北住了多少年?”葉青青忍不住問。 老太太嘆了口氣,一邊搟餃子皮,一邊說道:“那可有些年份了,那時響應政府號召,我們全家都去了華夏,分了我們好幾十畝地,我父親和大伯他們都高興壞了,唉,當時我才四歲,只想著有地就能多打糧食,再不會餓肚子了,后來長大后,我才知道……唉……造孽??!” 雖然說得斷斷續續,但葉青青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她是在為那場戰爭負疚。 但其實那場戰爭,也讓很多wo國百姓挨凍挨餓,吃了不少苦,可惡的是發動戰爭的人,百姓都是可憐人。 葉青青在老太太身上輕輕拍了拍,老太太又說道:“我們家在那邊住了十二年,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那兒度過的,也交了很多當地的伙伴,要不是大人反對,我都差點嫁在當地了,哈哈,也就沒有小悠江啦?!?/br> 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老太太毫無芥蒂地說了當年的情史,她和村里的一位很優秀的后生看對了眼,可惜雙方父母都強烈反對,甚至以死相逼,硬生生拆散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