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燒了熱水,給楊宗志泡了一杯茶,楊宗志正坐在大帳當中養神,筠兒見大哥今日疲憊的緊,就乖巧的站在他身后給他捏肩,她抬頭見到牛再春怒沖沖的闖了進來,趕緊將手指頭豎在小嘴邊,正待讓他噤聲,可是牛再春情緒激動之下,根本管不了這么多,便咋咋呼呼的鬧了起來。 楊宗志微微睜開雙眼,仔細的看了牛再春一番,反問道:“牛大哥,皇上派我們遠赴西域,到底是作甚么來的?” 牛再春被問的一愣,氣勢便低了下去,他訥訥的道:“皇上……皇上自然是派我們來馳援吐蕃國的,這些……這些我們也都做到了呀?!?/br> 楊宗志端起面前的茶杯,揭開茶蓋吹了口熱氣,就唇飲了一口,高原上氣候多變而干燥,他嘴唇上也有些微微的干裂,只是他喝了一口,卻又皺起了眉頭,這高原上燒水,因為空氣稀薄,水卻是燒不開的,拿半開的溫水沖茶,自然是再好的茶也喝不出味道。 楊宗志又將茶杯放下,嘆息道:“哎,牛大哥,皇上可不是有神機妙算,算準了今日忽日列這場圍城,他派我們引兵出發,只是防止萬一,若是吐蕃國內局勢緊張,我們自己也好有人可用,有兵可領,因此皇上的主旨可不是派我們來打仗的?!?/br> 他說到這里,頓了一頓,營帳外山風刮得更急,轟轟的亂作一團,帳內的煤燈也是一明一滅,他又道:“皇上這次派我們出發前,曾多次與我囑咐道:‘我南朝地處中原,地大物博,因此一些邊境異族便對我們的富饒物產,生了貪念,咱們自北數來,北有四國亂我之心不死,咱們與他們百年來大小戰役不下數十起,一直是不勝不敗之局,而西邊又有吐蕃,回鶻,葛洛祿等眾多國家民族,而且西邊還有……嗯還有……咳咳……’”他一語說到“西邊還有”幾個字時,又硬生生的止住,只因皇上與他述說這些話的時候,原話說的是,西邊還有羅天教犯上作亂,卻是內賊??墒乾F在筠兒就站在自己身后,這樣針對她教中的話語自是說不出口,他轉了口氣,接著又道:“總之一旦這些民族和國家聯合起來,咱們腹背受敵,戰線拉得也寬,實在是不好應付,一個不好,整個中原便喪于敵手,那樣情況的話,天下黎民百姓可就要飽受蠻夷摧殘,后果確實不堪設想?!?/br> 楊宗志話說的凝重,不但是牛再春,即便是筠兒聽了,也覺得有些憂心忡忡,自覺得江山不穩,社稷堪憂。楊宗志瞥了牛再春一眼,再道:“牛大哥,現下你可知道了皇上派我們來的用意了么?” 牛再春愣愣的點了下頭,猶豫的道:“皇上是……是派我們來打探虛實的了?一旦我們查知吐蕃國有侵犯之心,咱們便可以……可以提前下手!嗯,我知道了,難怪那日里我們在變州大營遇見陳通將軍,他提起皇上給他的密旨還問我們,皇上為何要讓他暗自伏兵在劍南道外側,看來……看來皇上果真神機妙算,早就預料到吐蕃人對我們懷有不測之心咯?!?/br> 楊宗志聽得輕輕笑了起來,牛再春被笑的臉色一紅,訥訥的道:“楊兄弟,怎么了,難道哥哥我說的不對?” 楊宗志苦笑著搖頭,暗道:“只怕皇上這個時候還沒有對付吐蕃國的心思,他這番安排,恐怕主要還是要掃平筠兒她爹爹才對?!?/br> 筠兒在他給他身后捏肩,聽見他只是笑而不答,忍不住也嬌聲奇怪的道:“怎么了大哥,牛將軍說的有什么不對嘛?” 筠兒身著普通南朝軍士服,遮掩住她美貌無雙的容顏和秀麗,只是她的嗓音實在是天籟般悅耳動聽,嬌滴滴脆生生,讓人為她的軟音一催,心頭便酥了半截,而且她雖然不施粉黛,但是嬌軀上一股魅人的幽幽香味也是掩飾不住,牛再春恍惚意識到筠兒的出奇之處,不由得也多看她幾眼。 楊宗志回頭笑對筠兒,寵溺的道:“傻丫頭,你忘了大哥這次出征得來的頭銜了么?嘿嘿……西南道黜置使,奉旨欽差大臣,總領南朝與吐蕃國的外交軍事,嗯,皇上這趟派我們來,主要是要和吐蕃國言和的呢,吐蕃國現在內亂不斷,我看他們短期內不會對我們南朝存有覬覦之心,反而是忽日列這個人,更讓人難以把握一些?!?/br> 筠兒聽著大哥的語態溫柔,雖然牛再春立在一旁,但是大哥眼中的溺愛和柔意自己看的分分明明,筠兒只覺得心頭一甜,嬌笑著低聲道:“我本來就是個傻丫頭哩,大哥你可今天才知道么?” 楊宗志微微一笑道:“所以咱們現在若是負氣出走,將皇上的囑托都丟在腦后,只憑自己一時意氣了,豈不是正中了一些人的下懷了么?我看吐蕃人雖然對我們有些誤會,但是我們只要行得正,立得端,自是問心無愧,何況忽日列的問題沒解決之前,咱們一走了之,難保將來忽日列不會有朝一日大權在握,到時候咱們偷襲過他的糧草大營,與他結下了恩怨,他自是不會放過不提,是不是這樣?” 奇襲忽日列糧草大營,本是牛再春和馬其英生平杰作,他們奔襲成功,解了邏些城多日之圍,他聽到楊宗志說起這個事情,心頭的氣也順了不少,忍不住呵呵笑起來,道:“還是兄弟你說的是,哥哥我……我差點為了意氣,壞了皇上的大事?!?/br> 他語氣之中有了些懊喪之意,又誠心誠意的保證道:“行了兄弟,你盡管放心,哥哥我以后再也不會與吐蕃人爭論了,無論他們說些什么,我只當裝聾作啞,完全沒有聽見,只要我們來日得勝回朝,皇上聽說了我們的事情,重新啟用我牛馬兩家人,這才是我們此行的正經?!?/br> .第295章jian細之三 翌日一早,天空晴朗萬里無云,此地山高云闊,日頭透過云層,便能直直的射在人的頭臉上,日光如同火刀一般垂下,照射久了人便有些昏沉沉的發暈,大家來到吐蕃,一時都還沒有適應吐蕃的氣候變化,所有人都嘴唇干裂,結了硬痂。 幸好從西蜀大山中采來的金銀花還剩余很多,何淼兒給大軍又開了些敗火的草藥,眾人服下后才算是緩和了一些。午飯之后,楊宗志便帶了牛馬二人前去邏些城拜見朔落王,商議下一步的行止,何淼兒見到他新傷未愈,又染上了火氣,仍是堅持著前去邏些城,心頭總是放心不下,因此說什么也不讓他獨行,而是緊緊的跟在了身邊。 四人入了邏些城,守城的官兵都認識這是南朝來的將士,拿了他們的通關文碟前去稟報,不過一會,便放了他們進去,說是朔落王在金頂上接見他等。昨夜里楊宗志已經與牛再春和馬其英說好了話,今日一見無論發生什么變故,切記不可動怒爭吵,此次西行首要目的是緩和南朝與吐蕃周邊幾個民族的邦交關系,作到安一方土壤,其余的都在其次。 四人入城一看,方才發現自己過去見識淺陋,大家一路西行而來,眼見到各地高原草地,四處可見牛羊,便想邏些城內可能是一個更大些的牧場,只是進了邏些城,才意識到與自己所想差的太遠。 一路只見青石板的街道上,兩邊盡是矮矮的民居,透過這些民房便能遠遠的看見巍峨聳立的宮殿,這宮殿修繕的富麗堂皇,奢華之極,金頂上陽光燦爛,陽光反射石壁,發出陣陣金色的耀眼光芒,看得人睜不開眼,此城雖然戰事剛落,沿路里還能零星的看到些火種熄滅,升騰起陣陣青煙,但是這眼前的宮殿,只怕比起洛都的浩瀚博大皇宮,也是相差不遠,而且更帶有另一種異域特色風光。 守城兵一路帶著他們穿街過吧道,來到宮殿前,宮殿大門上大大的金字招牌寫道:“布達拉宮?!?/br> 四個梵文字。此刻并未有人前去稟報,守城兵便帶了他們入內,宮殿門口是一處長長的階梯,階梯兩邊掛滿了佛祖的畫像,由此可想佛教在吐蕃人心目中的地位。 走上階梯便有一排長長的轉軸相連,這幾人都不知這是什么意思,那守城兵解釋道:“這些是轉經筒,轉經筒在梵文里稱作瑪尼輪,我們吐蕃人都認為念誦佛經越多,則意示對佛祖菩薩越虔誠,由此可以使人脫離轉世輪回之苦?!?/br> 何淼兒聽得煞是有趣,她自小沉默寡言,又失過憶,但是小心思里面卻是甚為在意所謂轉世輪回之說,過去她沒有結識楊宗志之前,轉世輪回只愿意作一只蝴蝶,這樣便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快活度日,現在她跟在了楊宗志身邊,過去的那些飄渺夢想就早已放下了,而是一心一意的想著世道輪回,生生世世永不分離,若是能夠不經過轉世為人,則楊宗志便片刻也不離的永駐心間,豈不是最好? 她聽了守城兵的解說,暗自看到不斷有些吐蕃貴胄進出這里,每個進出的吐蕃人皆是誠心誠意的用手轉動輪筒,一面默默念誦經文,一直如此入內,直達宮殿深處。她也依樣畫瓢,輕輕邁動蓮步,伸出白素的小手,轉起了經筒。 楊宗志幾人平時并未接觸鬼神之說,因此只是看看,作了個佛禮,便不去轉,何淼兒轉了幾個,突然想起大家都會念誦經文,這樣才顯得虔誠,但是……她過去可從沒在意過經文頌詞,這經筒上的梵文她也一個都看不懂,現下讓她照樣念出來,她一時卻是作不到,她轉了三個,便在心頭默默柔念道:“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嗯,還有如來佛祖,信女愿意生生世世,替那冤家受苦,只要他誓言不變,不忘了自己,信女便心滿意足,其他再也不敢多做奢求,菩薩在上,信女說到做到,若違此誓言,便……便永世受那輪回之苦?!?/br> 她一邊心中念誦,一邊轉動經筒,腳下細碎的步子便慢了下來,咕嚕?!緡!盟钫b完畢,才發現楊宗志幾人早已走過了這排金黃色的輪筒,站在前方等著自己,何淼兒想起自己方才的誓言,與那夜里山坡上楊宗志的誓言可謂對照,她面色偷偷的一紅,才扭捏羞澀的追了上去。 四人進入宮殿深處,此地才是朔落王和貴族們商議大事的地方,這宮殿不似南朝的奢華,卻是肅穆氣息濃厚,宮殿四周圍了厚厚的幕布,遮擋住外面燦爛的陽光,四人一入宮殿,便看到寬闊的大殿上,主客位和兩道賓席上坐滿了人,只有大門這邊,沒有布置桌席。 大殿之中的空曠場地上,此刻站滿了身著艷紅長裙的吐蕃少女,這些少女們載歌載舞,手中長袖輕舞,跳的正是吐蕃子民常見的迎客舞。楊宗志等人一路自東而來,也曾經路過數個小的部落和草場,這樣的舞蹈過去也瞧見過幾次,大致知道這是主人家歡迎賓客時,特意編排的一種舞曲。這些少女們一邊曼舞,一邊口中輕吟吐蕃小曲,時而抬頭挺胸雙手大張,時而又低頭單手放置在右胸前,表示敬意和謝意。 面前的吐蕃少女們彎腰致謝,楊宗志等人便帶頭手撫右胸,微微欠身作個回禮,那些吐蕃少女們見到楊宗志等人熟知吐蕃風俗,個個花顏綻放,舞動的更是賣力奔勃。 當先一個少女大概十六七歲,品字形站在這眾少女的當中,她領著舞隊愈舞愈近,突然從袖子中抽出了長長的潔白哈達,迎奉微微一甩,展手橫放于兩手之間,楊宗志等人一見,趕緊低下頭去,任由對方將哈達圍好在自己的脖子上,這舞曲才算是畢了。 那少女給楊宗志圍好哈達,又深深的瞥了楊宗志一眼,楊宗志此刻抬起頭來,目光正好與她對視,見到她年紀甚小,卻也清秀宜人,眼眸激靈靈的四下亂轉,面帶奇怪的微笑,兩頰邊卻是腮紅滿滿。他一路來也多了些見識,知道吐蕃地處高原,陽光強烈,這里的人照射陽光久了,雙頰上便自然透出一股嫣紅之色,看著就好像尋常南朝少女抹了厚厚的胭脂在臉上,又或者是少女懷春,時常能見到的暈紅雙頰,但實則是大相徑庭。 這群少女獻過了哈達,便依次排著下去了,哈克欽坐在高高的主客位上,他身邊是胖胖的朔落王,他們一道向下看去,見到楊宗志立在殿堂上,身高挺拔,看起來尤為氣質不凡,而且他本就長相俊美,搭配上這身南朝的紅色軍服,更是相得益彰,如同鶴立雞群。哈克欽抬頭高叫道:“楊大哥,你快上來!” 楊宗志等四人依次走近,來到主客位下,向朔落王行了個民俗禮,等了片刻,卻見朔落王既不發聲,也不作勢,四人心頭都有些暗暗的驚訝,微微抬頭向上瞧去,見到朔落王眼神直勾勾的盯著楊宗志看,目光閃爍,隱約透出一絲難以捉摸的顏色。 哈克欽在一旁小聲的叫了朔落王一下,朔落王才將胖胖的身子一抖,立時又換上了一幅笑哈哈的模樣,抬手道:“楊大人請坐?!?/br> 楊宗志應了一聲,四人尋了幾個空位置坐下。 宮殿內坐滿了賓客,大家一時都靜等著不說話,朔落王突然問道:“楊大人,你看……你看我們吐蕃國的女子們都生得怎么樣?” 楊宗志聽得一頭霧水,半點也摸不著頭腦,不明白朔落王問這句話的含義,只得閃爍其詞的答道:“吐蕃國的女子們么?……這個,大多都身材苗條纖細,比起我們南朝女兒家了一些健美之態?!?/br> 朔落王聽得哈哈大笑,揮手道:“楊大人過獎了,本王問你方才給你進獻哈達的那位小姑娘,你看著可還過得去么?” 朔落王這句話一出來,別說是楊宗志,就連哈克欽和殿中此刻端坐的文武百臣也都嗡的一聲驚訝了起來,朔落王在大殿上接待南朝來的使者,大家原本都以為這席上的話題自是離不開兩國的邦交社稷,貿易通商之流,只是沒想到朔落王一上來,便不斷的問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