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2
果那時候楊劭提刀來砍,到現在他墳頭草都有三尺來高了。 是有必要的啊。 于是,隔天暗衛隊的訓練又增強了一個度。 到了十二月份的時候,北吳那邊蠢蠢欲動,幾次向徐州小范圍開戰,倒是各有勝負,可北吳那邊是打的過就打過不過搶完東西就跑,一時間徐州等地動蕩了起來。 這令永平帝一度想要遏制楊劭的心思,又歇了。 楊劭與廬江公主的感情不好說,又是個閨女,可留在建康總比拖家帶口的走好,連個保證都沒有。 主要還是楊母也留在了建康,這令永平帝放下不少的心。 楊劭幼年喪父,是楊母一手把他拉扯大,以前就沒少聽楊劭提起,母子感情非常深厚。當時楊劭留任荊州不是沒派人過來接人,只不過她身體一向病弱,加之廬江公主也沒走,為人婆母的楊氏也就沒執意要走,借口養身體便留了下來。 當時誰也沒多想的事,現在永平帝卻因此不禁松了口氣。 大梁現在四下里不安定,永平帝也不是不知道形勢,不是猜忌的時候。和謝顯想的一樣,那位是曾經反過的,說明骨子里就有反骨,經不起他折騰。 第913章 當頭一棒子 現在永平帝就掰著手指頭數日子等謝顯呢。 說是守孝三年,其實滿打滿算就二十七個月。到今年十月底就滿兩年,再三個月,也就是說再開春也就到日子了。 想著就有盼頭。 年前,蘭陵蕭氏的孝期其實也已經過了,可永平帝一直以來沒拿定準主意,就那么放置著了。 少不得要提用的,可是他又擔心蕭皇后借勢而起,再任由蕭氏在益寧兩州做大。 具體怎么安撫皇帝還沒想好,蕭皇后已經接連明示暗示了不下兩回,這讓永平帝心下頗為惱火。 蕭皇后自從失子以后,卯足了勁兒,用了各種各樣的偏方想要再度懷孕,結果不過一場徒勞,這讓她心思愈為迫切。 而她越迫切,就讓永平帝更反感。 怎么著,現在就立馬想生了中宮嫡子,占據儲君之位? 他還年輕力壯,蕭皇后這般急切謀劃,令皇帝頗有些忌諱。 而在這時,潘賢妃所生的三皇子又染上了風寒,折騰了半個多月才見好,明明讓潘賢妃給養的白胖白胖的小子經過這一場病瘦了好幾圈,蔫蔫的跟只雞崽子似的。 三皇子染病是因被身邊奶娘給傳染的,而那奶娘又是以前經皇后之手派過去的,永平帝疑心病就又犯了。誰也沒說,自己在心里別著股子勁。 又見褚貴妃防賊似的防著皇后,那兒子養的健壯的跟個小牛犢子似的,越發覺得自己并非憑空猜測。 再想起當初何淑妃的一尸兩命,證據可是處處都指向椒房殿—— 那又是不是真有其事,而當時他的判斷是錯誤的,本來就是蕭皇后下手呢? 頭疼欲裂。 他現在連枕邊人都不信。 以往還曾留宿妃嬪的宮殿,現在根本就杜絕了,想要誰侍寢,直接就派頂轎輦給接太極殿來,尊貴如貴妃也一樣,除了皇后。當然,蕭皇后侍寢也就初一十五,跟去廟里上香是一樣的節奏,等閑其他時間永平帝也沒時間應酬她。 現在和蕭皇后是隔了一條心,可是并不表示以往永平帝對她的肯定,這位是有眼界有能力也有城府的。很多他想不到的,她能想到,他想到了,她比他更先想到。 她跟他一條心,就是他的臂膀,賢內助。 一旦和他不是一條心,那絕對是個強勁可怕的對手。 ### 新年剛過,就在永平帝掰著手指頭倒數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北吳再度揮軍南下,大舉攻打徐州,到消息傳回建康,永平帝手指頭都要掰斷了。 老子這皇帝不做了! 永平帝哭了,他太難了。 這就是不受老天爺待見啊。 和蕭敬愛是一樣的,給你捧的高高的,再給你當頭一棒子。 蕭敬愛重生一次不比一次,他則坐到了最高位,然后四顧江山,滿目瘡痍,做夢都是今天這個反了,明天那個反了。 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睜開眼才知道是場夢。 然后又是無止境的戰亂! 說是說,罵是罵,皇帝還是得坐的,永平帝當場就把謝顯給召進了宮里。情況實屬危急,朝中大臣也都沒抓著不放。 事實上,也真沒幾個人像皇帝似的扒拉著手指頭數日子。 只不過有人驚訝居然謝顯守孝的日子這么快就過去了。 ——日子也是過的好快,眼瞅著又要過上被謝顯支配的恐懼了。 少不得還要勞動蕭司空出戰,這回永平帝長記性了,沒帶上蕭寶樹,也怕宣城長公主再進宮鬧。再有領軍將軍薛敬兒,始寧縣主再嫁的楊將軍,悉數派上了戰場。 只不過打仗的人才是有,糧草卻甚為緊張,滿打滿算只夠撐半個月的。 可仗不能不打,謝顯與眾人商議,也只好讓楊將軍殿后,在各地州府籌集糧草。 連年打仗,豈止百姓窮,朝廷也窮。 根本就沒有休養生息的時間。 “有蕭司空在,沒問題的……吧?”永平帝執起謝顯的手,殷勤的讓謝顯不禁打了個寒顫。 永平帝是召謝顯進宮議事的當天就要起復謝顯,予尚書左仆射之職。 現在的尚書仆射是德妃之父齊尚書,這位是個妙人,長著一張偉光正的臉,其實想的就是混吃等死得過且過,不甚有才能。 永平帝并不滿意,仆射之位換人之后,仆射之職也就不怎么顯耀了,皇帝更多的信任的是自己培植起來的親信。算是清貴顯赫,但并不再受重視。 話雖如此,畢竟齊仆射沒有什么錯處,也不好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就把人家趕下臺。 所以又恢復了大梁開國之初左右仆射之分。 以左為尊,名副其實的宰相。 齊仆射一朝淪為了陪襯。 只不過當時謝顯以母孝未滿為由并沒有接任,只給皇帝出出主意,直到過了半個月之后,祭滿除服,方才接任。 而這時蕭司空帶著大軍北上支援徐州方至。 “戰爭從來不是一人之勇猛,”謝顯沉吟:“臣不敢欺瞞陛下,如今北吳來勢洶光,只怕不會輕易退縮。而大梁的軟肋便是糧草,如今只望各州府團結一心,共抗難關?!?/br> 永平帝聞言,更沒底了。 忐忐忑忑連覺都不著了,以往每晚喝安神湯才能助眠,現在都沒有效了。 御醫小心翼翼地加劑量,也勉強夠皇帝睡上一兩個時辰。 軍情緊急,永平帝又把謝顯給留在了太極殿,這回倒是重拾舊好,每日里叫御膳房和御藥房再度合作,吃起了藥膳。 永平帝是沒瞧出什么,謝顯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