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2
,人人有責??! “陛下,時間緊迫,就照咱們剛才推演,排兵布陣吧?!?/br> 永平帝:你居然還知道時間緊迫。 “是啊,時間……緊迫……”吧唧吧唧嘴,畢竟用得上謝顯,還指著人家那腦袋呢,抱怨的話就沒說出口,可以說現在謝顯就是他的主心骨。 “既然陛下誓與建康共存亡,那么宮中就沒必要留禁軍,悉數便都派去守城吧——” 第424章 趕鴨子上架 “這怎么成?!”都沒等永平帝說話,江夏王先跳起來不干了:“這是咱們大梁的皇帝,怎么可能宮中不留守衛?!” 保的就是他??! 沒玩過象棋嗎? 沒聽說過把帥旁邊的倆士都拱到河對岸的。 禁軍是什么,那就是保護皇帝的,怎么可能把個光竿的皇帝留在宮中,這還不如直接送到桂陽王手上啊。 “是啊,皇上是大梁的魂,大梁的支柱,怎么可以將禁衛軍都派到外面!”淮陽王第二個發聲。 這都是在王皇后逼宮案中站錯過隊,這時候不表忠心什么時候表? 淮陽第二個表示反對,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行,堅決不行!” “皇上是大梁的皇上,不可以這樣,歷朝歷代沒有把禁衛都派出去的!”有了兩個王爺的表態,殿內瞬間就炸開了鍋。 文臣們不干,武將們雖然心里劃弧,沒經過這些,但還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上戰場殺亂的是他們,死最快的也是他們,有皇上和他們一起同生共死,想想也熱血沸騰是不? 眼神里就帶著股子激動。 永平帝愿意嗎? 當然不愿意啊。 永平帝就是表面上為了維持處變不驚的人設,沒好意思跟謝顯叫板。畢竟什么同生共死的話是他自己說出去的。 不能打自己的臉。 但他說這話,純粹就是起個鼓勵動員的作用。他也知道一旦桂陽王打進建康,得了勢,第一個宰的肯定就是他。 但,這不表示他就要徹底放棄抵抗,哪怕城破了,好歹他宮還在,還能抵抗一陣子的,說不準就有什么轉機。 哪怕把武將希冀的眼神都看在眼里,也只作沒看見,惜命。 謝顯:“陛下,城破國滅,家亡?!?/br> “桂陽王大軍頃刻便要南下攻城,此時合該集中所有兵力守住整個建康城,而非分兵自治,留大批的禁軍守在皇城?!?/br> “換個角度想,守城大軍總是大于宮中禁軍的,一旦城破,宮中禁軍又如何能頂得住四面八方的戰火?不如齊心協力守城,與百姓共存亡!”這他是胡說。至少前世城破了,皇宮卻守住了,皇帝也沒死。 但和謝顯理念不一致,他不在乎真話假話這種細枝末節,不說的嚴重些怎么能讓皇帝就范? 他要守的是一方城池百姓,不只是獨坐皇帝,為皇位生為皇位死的皇帝。更何況,他不信自己贏不了。沒他都勝了桂陽王,有他憑什么勝不了?! “臣請陛下,臣愿親赴石頭城,與眾將士同生共死?!?/br> 武將們頓時對謝顯刮目相看,這是個不怕死的,也是個為國為民之人! 話趕話逼到這里了,永平帝不表態也不行了,他緊咬后槽牙,心都抽抽了。 “眾卿說哪里話!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說了誓與百姓共存亡就一定——說到做到!眾卿不必再勸,宮中禁軍一個不留,悉聽謝仆射調遣!”永平帝一拍桌案,義正言辭,說的口沫橫飛。 不這么說不行了,趕鴨子上架啊。 永平帝心說,我才十四歲,登基才三個月,國喪還未除呢,老天爺待他太薄了,考驗一波接一波,他有點兒應付不來了。 可是話得說,事兒得做,不然建康城破了也就罷了,他死透了也不在乎名聲??梢坏┲醒胲妱倭?,他皇位保住了,以后不知多少人得背后戳他脊梁骨,敢說不敢做,是他一輩子的污點。 挺直了腰桿,咬牙上吧。 眾人一看,得,還是謝顯。 幾句話說的永平帝親自下水了。 既然皇帝都說的這么鏗鏘有力了,他們也不攔著了,淮陽王和江夏王也是見好就收,表明態度就行了?,F在皇帝都發話了,再演戲就過了,頓時鳴金收兵。 緊要關頭,都沒時間矯情。 就永平帝有些失落,都沒半個人再攔一攔朕。雖說攔他,他也不會改變主意,但真沒人跳出來,心里還是怪澀的,這要是劉貴妃還活著,她管別人死活,國家興亡呢,他兒子不能沒人管…… 這些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真正待他好的,還得是自己親娘。 原本之前的守將不變,依然由薛敬兒屯兵新亭,江夏王戍守石頭城,此時又多出來宮中禁軍御林軍,便由楊劭統領。 御林軍并未分劃歸入兩軍,而是將其屯于秦淮河岸邊,應急救軍。 新亭也好,石頭城也好,哪里危急,便由楊劭帶軍火速趕去救援。 推演完畢,各歸其位,這幾天眾人腦中的弦都繃緊了,不敢有片刻怠慢,散了就都各自回去戍守。 永平帝什么都應了,連宮中禁衛不讓留都不留了,但就是不放謝顯走—— “你身嬌rou貴的,去守城也幫不上忙。你合該在居中審時度勢,掌控大局?!闭f什么也不讓謝顯走,這是他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謝顯在他心就踏實。 眾臣紛紛退下,謝顯便留了下來。 永平帝坐在龍椅上,屁股上跟長草了似的,坐不住。 原本皇宮是他最后一道防線,那就是烏龜最堅硬的殼,現在都沒了,除了殿外還有十幾個直閣將軍充臉面,其他的御林軍全撤了。 可哪怕他沒有親眼看見每日里跟空氣一般存在,守護著整個皇宮的御林軍撤出,他都能感覺到整個皇宮空了。 好像是一個破敗的屋子,人搬走了,房子的人氣也沒了。 永平帝心里發慌。 自然并不只有謝顯留在了宮中,郗廷尉告病多時,都傳眼瞅著不行了,現在也精神抖擻地站出來了,還有五部尚書,也都在,為的就是居中調派,協同破敵。 可哪怕這些人都在,也彌補不了御林軍缺失對永平帝心靈造成的傷害。 他視圖表現的成竹在胸,誓與建康共存亡的氣概,但心里有沒有底自己知道,跟懸在了半空中一樣。 他問謝顯: “咱們有幾分勝算?” “九分?!敝x顯答。 永平帝驚詫了,但心也放定了。 謝顯不是信口開河之人,這種緊要關頭其實也沒必要撒這謊。 他信了! 君臣二人四目相對,謝顯淡淡地笑了。 他表示這回答其實是必然的。他說一分、兩分,除了給皇帝嚇尿沒有任何助益。還不如往高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