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7
平平安安?!?/br> ### 隔天端午,府里的仆人一大早就忙活了起來,把艾草扎成了人形,每個院子都懸掛在了門上,蕭寶信迷迷糊糊起來好懸嚇了一大跳,立馬就精神了。 今日秦淮河飛舟競渡,玉衡帝要帶眾官員一道觀看,謝顯起身簡單喝了碗粥便去上朝。 蕭寶信則在院子里溜了半個時辰的圈,眼瞅著時間差不多了,才起身帶著采薇有梅去了易安堂。都知道今日要去逛街玩樂,四個丫環都卯著勁兒跟去想開眼,可謝家此次各房主子都出去,丫環婆子便不可能讓她一個小輩帶的太多,也頂多兩個了。 蕭寶信也不厚此薄彼,便讓她們四個斗草,贏的和她一道去。 采薇和有梅便是贏家。 到易安堂上至主子下至仆從每人給了條五色絲帶,喚作長命縷系在手臂上。 已經在秦淮河邊上訂了間房,一邊用膳一邊就可以觀看賽龍舟。 謝母將蕭寶信和蕭凝叫到了身邊,跟她坐到了頭車里,以后依次上車,四輛牛車共帶有三四十個丫環,四十多個護院,浩浩蕩蕩去了秦淮河。 他們到時秦淮河兩岸已經擠滿了人群,多虧護院rou身相搏,一頓狂擠開道,要不然指不定就被擋到外頭了。平日里牛車就走的四平八穩,要多慢在多慢,到了今日更是走的牛都要睡著,慢的一塌糊涂,說是走其實就是在蹭,只可憐了它的牛蹄子。 到了酒樓前,龍舟已經馬上就要開始,蕭寶信扶著謝母走在最前面,一進到里面就寬敞了許多。 這家如意樓是建康城一等一的酒樓,一共四層,雕梁畫棟,美不勝收,每到節令都要提前預訂,否則門第再高,官職再高也沒得通融,據傳這便是江夏王的產業,說是日進斗金并不為過。 尤其五月端午這一日,每年都有龍舟競渡,皇帝親臨,已經排到半年前就沒了房間。 第321章 連鎖反應 原因無他,如意樓直面河那邊的正是玉衡帝親臨的兩米高臺,早在幾天前就已經搭建起來,相比較周邊林立的酒樓飯館茶肆,玉衡帝那處所在反而顯得寒磣。 不過不要緊,左右一個來時辰的事兒。 龍舟況渡,參加的都是駐守建康的將士,玉衡帝這也算是閱兵,鼓舞士氣。姑且不說被早早預定包出去的館肆,便是瓜子蜜糖,水果,包括粽子等等,無形中帶動的是整個建康城的經濟業。 樓外人頭攢動,鑼鼓喧天。 謝顯定的是四樓,那里站得高望得遠,全場龍舟競渡盡收眼底。 能在如意樓預定下端午這一日的非富即貴,在建康也大都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每年這時候每間房的門基本都開著,方便往來交際。事實上,在建康城一切公眾的娛樂項目都會演變成一場交際盛會。 謝家人到時比賽正要開始,不是往來交際的時候。 蕭寶信以前卻是從來沒有到過如意樓,蕭司空根本就不重視擺面,端午都走百病,那就隨便走走便是,也就郊外踏踏青,采采花,遇上幾個不開眼冷嘲熱諷的貴女再出手教訓則個——日程也是排的滿滿當當。 以致于她初進如意樓,好懸沒被這里面的奢華嚇到,皇宮內院也不過如此了。 她扶著謝母走在最前面,謝母年紀大,身體雖然硬朗卻也禁不住連上四樓,好容易喘口氣要登頂了,只聽見一聲嬌叱,緊跟著一只茶盞迎面沖著謝母就砸了過來,這要是砸上正對她的面門。 蕭寶信來不及抽回挽著謝母的那只手,只好伸出右手反手一撥,擋是擋不住的,她只怕順著力道手就砸謝母臉上了。 她明明是好心出手救人,可別一拳砸謝母臉上,好心辦壞事不說,以后謝母想起她就是一拳揍臉上的畫面,她可是無福消受。 茶盞順著她的力道瞬間就改了方向,正砸到了店小二的太陽xue,他手上捧著茶壺茶盞,正準備給地字間送水,讓茶盞一砸,他整個人往旁邊倒,茶壺呈拋物線往旁邊倒,一壺熱水揚揚灑灑全灑向從天字間擰著屁股出來娘子身上,那娘子嗷的一聲尖叫,腳步踉蹌,就撞到了身后邊跟出來的太子妃。 被熱水淋的娘子正是太子側妃孫氏,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順手一抓將太子妃臉上就抓出了幾條血道子,一屋子亂成一團。 太子妃身邊的直叫太子妃,孫側妃的人呼天搶地直叫孫側妃,因為鬧的動靜太大,整個如意樓的人都跑出來看熱鬧了。 “……是哪個不長眼的燙的本側妃,還不快去叫醫生!”孫側妃尖叫:“疼啊,疼!” “太子妃,您還好嗎?” “快去叫醫生,”太子妃怒道:“我腳崴了?!?/br> “啊啊啊,我的太陽xue,我的頭?!钡晷《^上已經流了血,這茶盞他接,鍋可不敢揭。這樓里的客人非富即貴,既富且貴,往他身上賴他可承擔不起。 他要發出自己的吶喊聲,證明自己的清白,可是都是貴人他也不敢嗷嗷干嚎驚了人家的駕,只能發現微弱的小聲音直哼哼。 好在有人發現了他,并舉報了他。 他終于得以進入人們的視線。 而始作俑者蕭寶信眨眨眼,表示無辜。 誰能想到呢…… 然后沒等順藤摸瓜,蕭寶信就主動站出來自首了,這鍋本來也不是她的,再怎樣她也只能算得正當防衛,不過后來一系列事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就是的。 “是我,不好意思??墒俏艺鲋壹易婺干蠘?,也是不知何處飛來一茶盞——” “蕭……夫人?”太子妃不只腳踝疼,眼也疼。 太子妃何氏,正是蕭敬愛前世的大姑子。 何家酷愛與皇室聯姻,父子兩代娶了公主,嫡女又嫁給了太子,算是一家子皇親國戚。 何家也走了江夏王的關系,早訂下了房間,不過是在三樓,離的并不算遠,一聽樓上出事兒連忙呼啦上來一群,噓寒問暖,把太子妃想好的說辭刁難都給擠沒了聲兒。 謝母在建康城也算得長壽,少有她這般年紀大威望重的,眼瞅著如意樓亂成了一鍋粥,那孫氏側妃還在嗷嗷直嚎,少不得由她站出來替自家孫媳出頭—— 不對,是主持公道。 首先就是對著太子妃一頓解釋,怎么驚險差點兒就讓飛來茶盞砸到了頭,自家孫媳又是怎樣的英勇救人,如此這般前情曲直才使得茶盞砸到店小二,以及之后諸人的受傷。 “……錯肯定是我們謝家的錯,這點老身認下了,只是現下還是將醫生請來,以后各項就都由我謝家擔了?!?/br> 人家根本連提都沒提追究樓上是誰扔的茶盞。 一追問,就好像是在推脫責任。 太子妃還能說什么,對著蕭寶信她能未能劈頭蓋臉罵上一頓,畢竟夫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