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7
人……要是有不開眼的,咳咳,咱就動動嘴皮子,嚇唬嚇唬也就罷了,動手就是你的錯。阿爹肯定不會坐視你讓婆家欺負,可是畢竟嫁到人家去,也不好三天兩頭的打……你凡事留個心眼兒,可得注意點兒名聲?!?/br> 勸了又勸,勸到最后蔡氏自己都聽煩了,說了句實話: “謝家是咱們高攀了,要不然沒這么多煩惱?!?/br> 謝家,那是頂級世家貴族,打不得罵不得傷不得,若是找個門當戶對寒門出身的官宦,光是蕭司空的名頭也夠壓得婆家一輩子好生供著她了。 蕭寶信自然知道蔡氏一片心全是向著她,“阿嫂,你放心,我不是不知深淺的人?!?/br> 蔡氏:那你就是明知道深淺,還硬是要趟過河的犟驢,更難整。 姑嫂又聊了些閑話,蔡寶信趁這功夫換了身衣裳,便同蔡氏一道去了前院,給侄子侄女送禮物去。兩人邊走邊聊,一路上蔡氏親親熱熱地挽著蕭寶信,蕭寶信已經被她的話和心里時不時冒出來各種擔憂她婚后給快弄崩潰了。 其實,一直以來蕭寶信還是很有自信配得上謝顯的,各方面,尤其相貌。 再不濟也是郎才女貌吧? 可是自從謝蕭兩家的親事傳出去,她蕭寶信再度成為風頭浪尖上的小浪人兒,對于她的置疑就已經罄竹難書,撲山倒海了。 厚道點兒的說她走了狗屎運,男的貪色看上她的臉,不厚道的直接就指明道姓她定是使用了上不得臺面的手段才使得謝家就范,她‘舍身取義’。 就是說的人太多了,還都是背地里議論紛紛,堵不住真人,否則蕭寶信好教他們知道知道什么才是‘上不得臺面的手段’! 第169章 分庭抗禮 謝家對這門親事的態度令人咤舌,已經不止一次,不只一人在公開場合表示不看好這門親事,謝祭酒甚至公然反對。 若非謝家老夫人親自去蕭府拜訪,兩家交換信物,庚帖,謝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就把聘禮送到了蕭府,旁人皆以為親事是蕭家想借輿論這力,強求高嫁到謝家呢。 一般親事而言,雙方父母定了也就算數。 能勞動到長一輩,尤其是謝母德高望重,一是可以想見對這門親事的看重,二來也由此看出謝家內部矛盾激烈,已經不得不由謝家老夫人出面壓場子。 鬧到這種地步,是謝夫人根本沒想到的,已經和蕭司空大吵一架,兩天不曾講話。 可是見了謝母,當時就腿軟了,再讓謝母抓著手好一堆安慰,飄飄忽忽就什么都應了,直到聘禮送到了蕭府,謝夫人回過神來,抽自己一嘴巴的心都有了。 聘禮都到了,那還能不收? 沖寶信就直道歉,滿臉羞愧:“阿娘沒把持住,蕭老夫人風采翩然,親和慈祥。以前我都只遠遠看著,不敢上前,她那日和我坐那么近,我這心就……啥都忘了,你說可咋辦,阿娘對不住你?!?/br> 謝家老夫人乃蘭陵蕭氏,前朝便是頂級世家門閥,那是站在天尖尖上的人。 是后來天下大亂,為了避亂才南遷到了大梁,僑置南蘭陵縣。 謝母嫡親的姑母原是大梁太祖的繼母,于亂世之中嫁入宋家,深得太祖一家人的敬重,太祖登基之后便封其為太后,蕭家也算得上是皇舅之家了。 不過,謝母的兄長于九年前便仙逝,侄子時任益、寧二州刺史,性格嚴肅古怪,不得圣心,除了每年年節必送賀儀之外,與謝家也是少有往來。 謝母一生經歷坎坷,中年喪夫,老年喪子,風風雨雨中挺過來的,氣度卓然不凡。 謝夫人原本就迷信世家貴族,以往和謝家沾上邊兒,她都能樂上半天,由衷地折服。如高山仰止,見了謝母都邁不動步。 “……不過老夫人說的好,以后什么都有她,不會讓你受委屈的,他們家是誠心求娶?!敝x夫人安慰完閨女又安慰自己。 “老夫人是大家閨秀,世家風骨,她既然這么應了,肯定就不會錯?!?/br> 蕭寶信:…… 她能說什么?她娘信她和阿爹都比不過信謝家老夫人。 不過,她本來也是一門心思想嫁給謝顯,謝夫人得出此結論于她有益,她也就乖覺地把嘴給閉上了。 只是她想不到的是謝家反彈如此之大。 什么婚宦失類,寒庶不婚,也就是聽人嘴巴上說說,真沒見過這么大陣仗。 連帶著朝堂之上,謝家都與蕭家分庭抗禮,多有抵觸。反擊方方面面,都是她先前并沒有預料到的。 說句實在話,她就是沒吃過嚼過見識過,否則她肯定不會知難而上,挑了個難度系數最強的謝家家主謝顯。 只是,現在說這些都晚了。 有困難要上,沒困難——這不制造出困難了嗎,她也得照上不誤。 再說,親都定了,她終于如愿以償了。箭在弦上,你不發,有人替你發;你不發,對方還要發,那就是你死。 她蕭寶信旁的優點也有一大堆,可她最引以為傲的除了這張臉,就是她不服輸的勁兒。 你說我不行,我偏要活出個讓你行的樣子! 不止外人不看好,除了蕭司空信心滿滿,自以為閨女是掌握了未來的關竅,選了個最有利于家族的選擇之外,就連阿娘、親兄嫂都不看好……好吧,這才是正常的。 果然,是她和蕭司空無知者無畏了。 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像籠子里的金絲雀一樣被人圍觀指點,蕭寶信索性稱病挽拒了大長公主重陽宴的邀約。 可是她沒想到的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因為宣城公主在徐府被安吉公主算計,太后因此也和大長公主生分,起了分庭抗禮之心,今年皇家也要辦重陽菊宴。 這就尷尬了。 大長公主府請貼發出去之后,太后那邊才放出風聲,一時間各世家貴族都傻眼了,這是要去誰家不去誰家呢? 皇家撕逼如此明目張膽,倒叫他們好生為難。 蕭府更是直接接到了太后身邊嬤嬤的親至,人家點名要當日蕭大娘子進宮作陪,太后久聞其名,要見一見。 說的好聽,其實就是想——見一見。 蕭家能拒絕嗎? 不能嗎? 當然不能。 難得太后想和大長公主一別苗頭,這時侯若是不給太后面子,那可不結上仇了。 蕭寶信這點兒政治覺悟還是有的。 別的不說,她阿爹深受皇恩,就是看阿爹面子,她也不可能不應太后之召。病什么的,就只能好了。 被人圍觀議論什么的,她也只能受著。吃得咸魚抵得渴,謝顯她都收入囊中了,讓人圍觀收收非議啥的都不在話下,總要付出些代價。 重陽當日天剛蒙蒙亮,朝臣們家家便開始準備,蕭家除了蕭寶山一家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