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之前在樓下的時候,江詩韻就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進來,她的猶豫是因為,假如這一次再被拒絕的話,她可能真的就堅持不下去了。 她見過不少的心理咨詢師,那些陪她聊天的人,根本無法觸及到她的情緒,說著書上背下來的話,或者用最嚴厲的詞語,斥責她脆弱、多慮、懶惰,希望能用這些話來打醒她、激勵她。 敏感的她,明明白白地從對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不耐煩,動作和表情拒人千里之外,哪怕他們口中說著‘我理解你’。 …… 剛剛跟元嘉的聊天過程中,她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感,以至于到最后,連自己說了什么都記不清了。 她只記得,自己一直在說,不停地說,元嘉就安安靜靜地聽著,但她能夠從他的表情和眼神中,讀出來他情緒里的那種共鳴。 他沒有說話,但他的動作和表情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語言,江詩韻能接收到他給與的回應。 這是她第一次跟人說起這些事的時候,能從對方的神情里,讀出來一種叫做‘感同身受’的東西。 元嘉能真正地理解她的痛苦和悲傷,哪怕他一句話都沒說,但江詩韻就像打開了心門一樣,把這些年壓在心里的話簍子全都抖了出來。 有時候連江詩韻都覺得自己說的太多了,覺得元嘉可能會認為她煩,要打斷她的話了,但是都沒有。 他就這樣靜靜地聽著,像是她的影子一樣,經歷著她的經歷,感受著她的感受。 茶水已經涼了,恍惚間,她聽到了他的話。 “我感覺屋子里充滿了揮之不去的悲傷……” 就這么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揮之不去的悲傷” 這七個字在一瞬間擊中江詩韻的心臟,她的眼淚一下子全下來了。 跟剛進屋時,那個看起來那么樂觀、那么健談、那么外向的她截然相反。 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匍匐在桌子上,失聲痛哭。 “謝…謝…元老師…謝謝你理解我…謝謝……” 她全身搐動,那一聲聲壓抑到極致、終于得以釋放的哭聲,仿佛是從她靈魂深處艱難地一絲絲抽出來的悲傷。 江詩韻在元嘉面前整整哭了半個小時。 她終于被人看見了…… 終于有人知道她不是脆弱、不是多慮…… 終于有人能透過她看似樂觀、積極的玻璃罩子,伸手觸及她的心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她的悲傷…… …… 一直以來,江詩韻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她渴望被愛,渴望被人接納,渴望被人承認,她想像個正常人一樣活著。 “我知道你有多難過,你已經做得很好、很好了?!?/br> 這種被人理解的基礎上,發出來的安慰,江詩韻感受到了,她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就是‘爽翻了’的那種感覺,就是壓抑到極致,突然一下子卸下千斤重擔的那種感覺。 四個愿望在一瞬間完成了三個,除了爽翻了,她真的找不到別的形容詞來描繪心情了。 抑郁癥不是抑郁情緒,她不需要語言上的雞湯,也不需要別人來告訴她怎么做,她需要的只是承認和理解。 就像她當時在醫院里拿到那張重度抑郁的診斷書時,她其實是很開心的,覺得自己的痛苦得到了證明,她不是心情不好,她也不是矯情,更不是糟糕的人,她是一個好的人,只是得了病而已。 …… “元老師對不起,我出丑了……” 江詩韻接過元嘉遞過來的紙巾,擦了擦眼淚,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來,她真的很開心,也無比慶幸能遇到一個理解她的人。 就像是兩個情緒相通的人一樣,對方根本不用說什么,她就能感覺到自在和舒服。 心理治療最重要的過程,便是信任的建立。 你最信任的人,其實就是最適合你的心理咨詢師。 對于普通訪客來說,找合適自己的心理咨詢師,首先要在意的,不是對方的各種證件或者資質,而是一種‘感覺’ 第一個是,他能夠讓你感覺很容易、很輕松地明白他的意思,他也能很輕松,很容易地理解你的感受,溝通順暢不費勁。 第二個是,你會感覺到有興趣、有熱情跟他聊下去,愿意約下一次的會談。 第三個是,會談完之后,你可能說不出今天聊了什么,但你會明顯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某種啟發,對事物的理解更廣闊了、更細致了、更豐富了,對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滿足這三點的心理咨詢師,才是最適合你的咨詢師。 對于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來說,他們的要求更簡單,他們不在乎你說了什么,他們只在乎你是否能懂他、能理解他,因為對于他自己的心理疾病該怎么做,他知道的或許比心理咨詢師更多。 很多訪客就是抱著這種期望,一個接一個地找咨詢師,其實他們只是想找一個懂自己的人而已。 當然了,大部分時候,元嘉遇到的訪客都稱不上有心理疾病,只是有心理問題,陷入某種困惑當中而已,這時候就需要他去引導了。 抑郁癥是非常棘手的心理疾病,對于嚴重者來說,單純的心理開導幾乎是不起作用的。 比如正常人午后在院子乘涼,他可以感受到很豐富的情緒,放松、自然、開心等等,但對抑郁癥患者來說,唯一的感覺就是抑郁痛苦,溢滿整個空間。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吃藥,壓制生理層面的精神缺陷,再配合心理治療,解決因為‘抑郁癥’而產生的‘抑郁情緒’ …… 聽著江詩韻的話,元嘉笑了笑,柔聲道:“沒事,哭出來就好了,多久沒在別人面前哭了?” “唔……七八年了吧,最后一次哭,是因為在餐廳端盤子時,把菜湯濺到客人身上了,被罵哭了,特丟人?!?/br> 江詩韻說著往事,她離家后就自己工作賺錢了,那時候年紀不夠,只能去小飯館端盤子,街邊賣過早餐,當過洗頭妹,擺過地攤,一路磕磕絆絆地走來,現在是公司的銷售部經理,大家都夸她辦事能力強,跟她年紀差不多大的大學畢業生拍馬都趕不上她,算是公司的頂梁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