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
就準備打瞌睡的老師們漸漸被元嘉的課吸引了,打開筆帽,翻開筆記本開始做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記錄。 聽得最認真的就數趙詩茵和王主任兩人了,因為和元嘉相熟,也知道他的業務水平很高,加上一番分析總結都很到位,而且講課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對,就是舒服的感覺。 不像很多知名大咖那樣,講課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高,一言一語之間充斥著‘我說的都是對的’那種味道,而且特別喜歡用手指點著人說話,眼珠子是向下看的,聽著課就覺得不舒服。 元嘉的講課更像是學術交流,把他自己總結出來的東西做分享,他在臺上的神情動作非常沉穩自信,又不會給人那種咄咄逼人的感覺,聽課起來就十分舒服了。 分析完學生的學習心理、適應問題、厭學問題、青春期問題之后,元嘉又進入了下一個環節,那就是老師該如何與學生做到高效的溝通,以及如何安排設置學習計劃來科學地提高成績。 上次跟王主任溝通時也說過,盲目地、無差別地給學生壓力,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會犧牲掉很多無法應對壓力的學生。 溝通是一門藝術,嘴巴是用來說話的,但溝通得用心。 講完溝通的基本法之后,元嘉也延伸了一個小話題。 “剛剛我跟趙老師聊天時也說到過一個問題,就是咱們當老師的意義在哪里,是咱們,過段時間我可能也會去當老師了?!?/br> 臺下老師笑了笑,對這位‘同行’認同起來,便認真聽著。 “意義是什么呢,是我在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崇拜地看著我,還是我找一個壞學生談話,他被我感動到發誓痛改前非,亦或是我努力研究教學,學生們個個成績優異……是這些嗎,我覺得不是的?!?/br> “這些不是教育工作的全部,也不是幸福感的本源?!?/br> 借著趙詩茵的事例,臺下老師對元嘉的這番話能夠感同身受了,其實絕大部分的老師剛進入教育行業時想法都很單純,教書育人、善良有責任心,像園丁、犧牲者、蠟燭等等書里比喻老師的話那樣。 只是教育現狀給他們狠狠地打了臉,工作開始變得枯燥,日子一天重復一天,初心不復,像是流水線一樣,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 “我覺得當一個老師最重要的是智慧?!?/br> “很多熱情的老師會大包大攬學生的一切,哪怕對學生失望也依舊報以真心,但智慧不足的情況下,這些真心都是徒勞的,反倒會讓你對老師的工作感到疲憊?!?/br> 這點也是擊中了臺下一些老師的心,神色都有些復雜,特別是趙詩茵,作為‘新老師’,她感觸頗深,很多時候真心并沒有用。 “持之以恒的學習和成長,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也具有現實意義?!?/br> 言盡于此,元嘉進入下一個自由問答環節。 . . ------------ 第六十六章 用力點頭 這次的培訓主題是關于學生心理方面的,主要目的也是以幫助學生提高成績為主。 問答自然圍繞著這個中心。 一名語文老師起身提問道:“元老師,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br> “請講?!?/br> “經常有學生會問我,說老師我已經很努力了,但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我該怎么辦,其實縱觀學生的整個學習狀況來說,他確實已經很努力了,我沒法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他的智力問題上,那么元老師,他有沒有可能是心理方面需要什么幫助呢?” 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非常的典型,常見的說法是有些人天生就適合學習,有些人就不是那塊料。 但元嘉認為這種現象并非是絕對的。 “確實我們不否認有天賦的學生存在,在學習上他們可以事半功倍,但更多的學生只是普通人,對于普通人來講,往往他能把一件感興趣的事情堅持到底,那么也能成為別人口中的有天賦的人,這種事也包括學習?!?/br> 元嘉繼續道:“那么為什么會出現他很努力地在學了,但效果卻并不大呢?我覺得問題在于,他本身對學習這件事是不感興趣的,他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得到高分,或者換句話講,他感興趣的只是高分而已,他只想得分?!?/br> “其實目前的教學環境也是以這個為目的,過于強調了分數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中,分數也成為了學生的唯一目標?!?/br> “當一個人目標十分清晰的時候,他難免就會急功近利,比如數學,他可能會對長期的、復雜的、基礎的知識理論理解不屑一顧,而是埋頭去瘋狂刷題,靠通過做大量的相似題來快速提高得分能力,表面上看來,他是努力的,但實際上學習的效果卻很差,尤其是遇到考試題型變化比較大時,這類學生的成績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也就是考砸了,這時候他就會懷疑自己,為什么我這么努力,這些題還是不會做?” “所以我才說要合理地給與壓力,不然會使得學習的重心產生偏差,因為壓力過大,學生過于注重‘得分’和‘效率’,哪怕老師上課把知識點揉碎了喂給他,他也一樣吸收不了?!?/br> …… 在這位老師之后,也有幾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元嘉能看出來其他老師有些欲言又止的神情,他們或許想問一些關于老師這個職業本身的心理問題,比如教學倦怠怎么辦之類的,但礙于同事和王主任都在場,問得問題也都是圍繞學生上面的居多。 問答環節中,元嘉回答了六個比較典型的問題,最后進入到了心錨教學的環節。 上次他也有跟王主任說過了,對于愿意去認真做這件事情的學生來說,是能起到一定的幫助的。 在場的大部分都是班主任,元嘉便詳細地將心錨原理、以及如何在日常中設置心錨的步驟教給他們,最好能在每天午會的時間專門一起來做這個事情。 見效當然不是立竿見影,有些班主任不屑一顧,有些認真記下,眾人的表情元嘉都看在眼里,也沒去過多強調這件事。 整個培訓時間一個半鐘,元嘉掐的剛剛好,兩點半時準時結束了所有要講的內容。 因為里面提到的很多解決辦法,都是要學校本身去改變教學環境的,這一塊元嘉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