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
林音忙謙虛兩句,跟許廠長握了手。 許廠長說,“這都快中午了,咱們先上車回廠子,吃了飯再聊?!?/br> 既然到了許廠長的地盤,林音和李教授就聽許廠長的安排,兩人上了車,林音坐在副駕駛位上,李教授和許廠長二人坐在后車座上,笑著說話。 車子開進了廠子,廠子此時這是下班高峰,工人們手拿餐盒,結伴去餐廳,一個個笑容滿面,都挺精神。 車子停在廠長辦公室所在的大樓外,下車后,許廠長就帶著李教授和林音去了餐廳。 一路上,工人們見到許廠長,都很尊敬的跟他打招呼,許廠長也沒有架子,笑呵呵的跟工人說幾句話,到了餐廳,許廠長也沒有插隊,老老實實的去排隊打飯。 餐廳很大,人也很多,林音要了一碗面條,一邊吃一邊觀察周圍。 發現這廠子工人素質還挺高的,吃飯的時候沒人大聲喧嘩,幾個好友坐在一塊,低聲談笑著,食物吃的也都很干凈,林音沒有看到有浪費食物的現象。 不知不覺間,林音就吃完了飯,跟著李教授一起到了許廠長的辦公室。 到了許廠長的辦公室,許廠長給兩人分別倒了一杯水,然后有興致的問林音,“林音同學,那篇論文是你獨自完成的嗎?” 林音一臉認真道,“95%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其中有些小問題,我的同學還有老師都有幫忙?!?/br> 許廠長見林音小小年紀,不卑不亢,說話有條有理,就暗暗點了點頭,對林音說,“我把你的論文給廠子里幾個老師傅看了一下,他們都想跟你交流交流?!?/br> 林音笑著回答,“沒問題呀,我也有很多問題想跟這些老師傅請教呢?!?/br> 許廠長見林音一點兒也不怯場,不畏縮,很滿意,就跟李教授帶著林音去了廠房,見了幾位老師傅。 這些老師傅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都參與到了研發電動自行車這個項目中來,看到許廠長帶著一個小女孩來,這些老師傅也沒在意。 許廠長把這些老師傅召集起來,笑著對眾人說,“你們一直想要見的那位論文的作者,我今天給你們帶來了?!?/br> 這些老師傅一個個雙眼放光的盯著李教授,以為李教授就是那篇論文的作者。 其中一位老師傅上前主動跟李教授握了握手,開口就問,“你論文中提及到想要改良現在的鉛酸蓄電池,提出開發研究鋰電池,這個思路我是認同的,但是……” 老師傅接下來提出了很多問題,李教授有些尷尬,最后無奈道,“我想您是誤會了,我可不是那篇論文的作者,那篇論文的作者,是她?!?/br> 李教授把林音推了出去。 幾個老師傅聽到李教授的話,一個個都有點懵,不敢置信的看了看林音,又看了看李教授和許廠長。 許廠長笑著說,“你們可不要小瞧人家小姑娘,別看這位小姑娘年紀小,但她可是一位少年天才,小小年紀就考上了水木大學的大學生,還是省狀元,前段時間剛被招入少年班,在聯考中也考了第一?!?/br> 聽了許廠長的介紹,眾人才回過來神兒。 那些老師傅還是有些懷疑的看著林音,然后又問了林音相同的問題,林音回答得有理有據,一些新穎的想法還讓許多老師傅眼前一亮…… 緊接著,幾個老師傅就把林音團團圍住,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而許廠長和李教授在旁邊看著,就跟透明人一樣,被眾人給忽略了。 許廠長笑著搖搖頭,拉著李教授就離開了廠房,兩人回到辦公室坐著喝茶。 而林音則跟著那幾個老師傅一直呆在廠房里沒出來。 晚上11:00,林音實在撐不住,直接趴在旁邊的桌子上睡著了。 幾個老師傅這才突然清醒,人家小姑娘還小呢,可不能跟他們這幾個老頭子比,就差上夜班了。 一個把主任叫來,讓他把林音抱到里間辦公室的床上去。 林音本來只請了三天假,三天一過,她就要跟李教授回學校,可幾個老師傅就是不放人,林音也不想走,現在研究剛有點眉目,她可不想現在離開,這項目有10個積分呢! 于是,林音就讓李教授代自己請假,同時她也給學校老師打了電話,學校老師詢問學校領導之后,批了假。 林音在魔都自行車廠一呆就是三個月。 林音以前雖然沒有接觸過電動自行車的研究開發,但是系統給她提供了不少資料,加上后視電動自行車簡直爛大街了,從外觀上林音就有發言權,再加上電池的研究成功,還有無刷直流永磁電機的產生,使得電動自行車提前幾十年問世。 電動自行車的四大件是電機、電池、充電器和控制器。 電機性能關鍵是強磁材料的性能,而各種永磁材料中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最為優越。 華國又是世界上公認的稀土資源大國,這下子外匯有了。 三個月的時間,林音可以說是不眠不休,只有累了才會瞇一會兒,醒來之后繼續跟幾個老師傅研究討論。幾個老師傅知識功底扎實,但眼界有限,而林音從后世而來,再加上系統給她的一些資料,在整個研發項目中,林音起到了決定性的關鍵作用。 看著面前被眾人制造出來的嶄新電動自行車,林音覺得不管是外觀和性能都跟后世差別不大。 幾個老師傅也都很激動,因為他們有把握這輛電動自行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做完這些之后,林音不忘提醒幾個老師傅,一定要申報專利。 以前國內的專家學者,對于申報專利這件事不是很上心,在國際上吃了很大的虧,林音自然記住了這個教訓,不會再讓那些外國人占他們便宜。 許廠長得到消息后立刻趕了過來,看著面前的電動自行車,眼含熱淚甚至還親自上去騎了騎。 這輛電動自行車制造出來后,他們自然是經過無數次實驗,等到確切的數據后才敢往上報的。 上面的人把這個研究項目下發之后,其實也沒抱多大希望,因為國外電動自行車這個項目也才剛剛起步,可沒想到,這才多長時間呀,叫人造出來了,而且還是跨越式的創造,比國外的先進很多年。 而且這些老師傅并沒有貪功,把林音發揮出的作用都報上了上去,若不是林音,這個研發項目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林音這下子算是一炮而紅。 11歲的天才,不管古時候還是現在,其實都不算稀罕,但稀罕的是,這個才11歲的天才,竟然在一個重要研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