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3
書迷正在閱讀:陷入熱吻、潛入者(H)、遲來熱戀、一不小心養個魔頭、王子和王子、我養通天那些年、偏執縱寵、巨龍,巨龍,你擦亮眼、首席逆襲執行官(快穿)、假裝不喜歡
天就帶著簡單的行李,喚來幾個手底下的研究生,和司馬弘一起出了門。袁寧回到學校,很快被費校長找了過去。費校長也拍拍袁寧的肩膀,遞給袁寧一張課程安排。秦教授說走就走,手底下帶著的本科班和一門公共課都得由其他人接手。本科班自然是由本系別的教授負責,公開課這邊秦教授卻提出了另一個方案:交給袁寧來上。袁寧:“……”你們還記得我只是個剛剛成年的學生嗎_(:з」∠)_費校長慢悠悠地說:“若不是你小子把人帶去找秦教授,秦教授怎么會突然跟人跑了?這事你肯定得負責?!彼附徊?,扣在頜下,直接分配任務,“一周一節課,不算特別費事,你好好準備準備?!?/br>費校長都說到這種程度了,袁寧還能怎么辦,只能乖乖做準備。他年紀小,臉嫩,但什么場面都經歷過,倒不至于害怕面對百來個學生。大一的選修課而已,新生們大都挺好忽悠,專業課袁寧沒信心去上,上上公共課幫新生們拓展一下知識面還是可以的。袁寧抱著一堆資料回家,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簡直遭了飛來橫禍,突然就多了個“助教”的身份,還是得講課的那種。他郁悶地打電話給章修嚴,說起秦教授把公共課扔給自己的事。章修嚴依然秉承著一直以來的觀點:“多鍛煉鍛煉總是好的?!?/br>袁寧聽了忍不住悶笑起來。他就知道會是這樣!要是章修嚴哪天安慰他說“不想干咱就不干”,那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袁寧又和章修嚴說起司馬弘的事。因為夢境的事太過玄妙,司馬弘并沒有提起,只說自己因為棋譜而對書寫棋譜的人感興趣,進而追查了許多年。袁寧不知道司馬弘夢見過什么,但也覺得冥冥之中應該有什么力量指引著司馬弘去追查那一切。章修嚴說:“如果能確定有那樣一個人存在,也是很不錯的結果?!闭滦迖朗莻€非常正直的人,即使他曾經不愿意摻和各種斗爭,現在也已經習慣詭譎莫辨的名利場。只是越是身在其中,心中的堅持就越加清晰。如果真的有那樣一個人存在過,卻因為種種斗爭而被抹去一切痕跡,那是不應該的。袁寧說:“我也這么覺得?!?/br>和章修嚴聊過之后,袁寧心中那一點小小的郁卒消散無蹤。他掛了電話,認真準備材料。公共課雖然要兼顧專業性,但更重要的是延伸性和趣味性,讓外行也能對這一門課程產生興趣、進而進一步加深對這個領域的了解。袁寧準備了幾天,很快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堂課。上課之前不少人都已經知道消息,有小部分人知道作為業界權威的秦教授不能來上課后非常失望,甚至有人提出要退掉這門公共課改選別的。但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更多人興致十分高昂,甚至還有當天沒課的、又沒有選修這門公共課的人慕名而來。也不知是誰把消息傳到校外,有幾個記者悄悄混進了大教室,準備看看作為最高學府的首都大學怎么敢讓個沒出校門的半大少年負責一門課程——即使只是一門公共課,這樣做也太兒戲了吧!幾個記者帶著相機走進大教室,立刻發現大教室里人滿為患,已經沒有半個空位。記者們吃了一驚,退回教室門口一看,發現自己沒走錯,這確實是由那個十八歲少年代上的公開課!難道這個少年的名氣比秦教授還管用?幾個記者沒辦法,只能和一些學生一樣去附近的自習室搬來凳子,坐在過道之中的空位上??吹竭@種情況他們都有點興奮,心里有種奇特的預感:這次可能會弄到個大新聞!袁寧帶著講義和資料提前走進大教室,看到幾乎是人擠著人的“學生”后也吃了一驚。發現新生之中明顯又混著些大二、大三,甚至是學校教授和校外人士,袁寧一下子明白了,這些家伙都是來圍觀他的。袁寧沒怯場,照著秦教授原本的課題開講。比起秦教授厚實的專業基礎,他的底子還是有些淺薄,但他思路靈活,內容充實又有趣味,本來只是抱著來看看熱鬧的人都被袁寧講的內容吸引住了,更別提其中一些人本就是袁寧的崇拜者。公開課的時間明明不短,可經歷了有趣的講解和豐富的互動之后,很多人連下課鈴聲響起了都沒察覺。等袁寧合起講義宣布第一節課結束,新生們才發現一節課居然這么快就結束了!“學長別走!”有膽大的小姑娘居然光明正大地表白,“學長我最喜歡你了!”袁寧朝小姑娘笑了笑,亮了亮手里的戒指,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不是單身:“對不起,我已經有最喜歡的人了?!?/br>袁寧這話一出來,一眾嘩然。大學里大家都成年了,談戀愛也不會引來太多側目,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是在大學里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尚律鷤兛傔€是有點拘著,畢竟才剛從高中的象牙塔出來——在高中階段談戀愛可是十惡不赦的行為。看到袁寧這么高調地承認戀情,對新生們的沖擊很不小,不少人脆弱的小心臟更是嘩啦啦地碎了一地。袁寧長得好、性格也好的,一直是許多新生的夢中情人,如今夢中情人宣布自己已經有了戀人,她們怎么能不心碎!男生們倒和女生們不一樣,他們覺得袁寧這個學長真好,既然袁寧已經有主了,他們就不愁追不上心儀的女孩了。袁寧沒想到的是,自己只是在公共課結束后開了個玩笑,居然會讓到場來找新聞的記者記錄下來。袁寧年紀實在太小了,獨自負責一門公開課本就引人側目。袁寧開的這么一個玩笑徹底引燃了到場記者的靈感,紛紛帶著拍攝的照片回去寫稿,宣揚這么一門別開生面的公共課。本來袁寧不是什么名人,幾個記者也不是什么有名氣的名記,眾人在報紙上某個角落看到這個報道之后頂多只是付之一笑,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偏偏有個老學究看了卻覺得憤怒至極,一來覺得讓個半大少年上課有辱名校的聲明,二來覺得袁寧公開宣揚戀情肯定會對校風造成很不好的影響。總之,袁寧這事兒做得,處處都不在理,處處都是問題,處處都該大批特批——簡直罪大惡極!這老學究寫得一手好文章,報道出來的第二天就寫了份稿子,直接投到最為權威的日報上。日報主編剛換人,正想弄出點動靜來帶動一下日報銷量,一看這文章就點頭批了,讓人盡快排上去,同時又找了份夸袁寧講得好、鼓勵高校多多創新教學模式的稿子和這老學究唱對臺戲,把“首都大學竟讓十八歲在校生授課”的熱度給炒起來。日報的影響力是其他報刊無法比擬的,兩份觀點相背違的稿子一發行,不少能人都被炸了出來,在各種報刊、雜志上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