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9
書迷正在閱讀:陷入熱吻、潛入者(H)、遲來熱戀、一不小心養個魔頭、王子和王子、我養通天那些年、偏執縱寵、巨龍,巨龍,你擦亮眼、首席逆襲執行官(快穿)、假裝不喜歡
神色:一開始雖然兇巴巴,但話里卻透著顯見的關心,后來再說話就是滿滿的高興和溫柔了。杜建成免不了又拿袁寧打趣:“這么小就有對象了?連吃飯都要打個電話叮囑幾句,有你這么貼心的男朋友可真不錯?!?/br>袁寧笑瞇瞇,一點都不害臊:“那當然?!彼浦沤ǔ?,眉間眼角都帶著笑意,“師兄你是不是該加把勁了?若是喜歡上哪個女孩可以來找我,我給你支點招?!?/br>杜建成:“……”這混賬小子!袁寧沒去外面吃飯,而是跟著杜建成去了食堂。這邊的主食是面食,袁寧跑去窗口那邊和做面師傅磕叨,愣是拿到了牛rou比面多一大碗牛rou面。袁寧端著面掃了一圈,到剛才接觸過的幾個人那邊搭桌,和對方大吐苦水說杜建成壓榨勞動力。打開話頭之后,他很快就融入其中,聽著其他人談話,時不時見縫插針、旁敲側推起自己想知道的東西。一頓飯吃下來,袁寧對昌滄的醫療情況更為了解。雖然早些年就提出教育下鄉、醫療下鄉,可惜一直都沒有全面地推展開。沒辦法,一個是缺錢,一個是缺人。袁寧可以輕輕松松買下幾個牧場,但面對這龐大的缺口卻束手無策。這一趟醫療下鄉說是說去摸底,可連一次摸底都千難萬難,真正要建好健全的醫療網絡又怎么會容易?而且即使建成了足夠多的衛生所,也要考慮有沒有足夠多的醫護人員可用。總之,難!但也不能因為難,就一步都不往前邁。這次下鄉宣講、下鄉問診就是第一步。這難不倒袁寧,畢竟袁寧曾負責過書法協會在懷慶那邊的活動,大體是一樣的,只是要因地制宜地做些改動而已。回到杜建成辦公室,袁寧結合著吃飯時了解到的情況把資料篩選了一遍,把比較貼近昌滄現狀的資料給挑了出來,在腦中拆分又組合,直至把它們都吃透了,才開始對杜建成的方案動刀子。到臨近薄暮,袁寧才揉揉酸痛的手腕,把推翻后重組起來的方案合上。他敲詐了杜建成一頓飯,把方案給了出去。袁寧踏著夜色回到牧場,感覺草葉清新的氣味隨著夜風鉆入鼻中,心情才漸漸舒展開。每當意識到自己的力量有多微小時,他心里總有種回不去的焦灼與不安,有時害怕自己會變得隨波逐流、麻木不仁,有時又害怕自己過于沖動給最重要的人帶來麻煩。袁寧腦中浮現出章修嚴高大的身影,心中的焦躁終于被撫平。只要他堅定不移地追逐著大哥的腳步,一定會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幫到更多的人,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會越來越少出現。對,就是這樣的。袁寧微微頓住腳步,仰頭看向隱沒在云后的星子,眼底映著點點星光。另一邊的杜建成帶著方案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來細看。瞧見上面條理清晰地圖表與文字,杜建成只能感嘆袁寧不愧是書法協會的,這一手字拿出去就能鎮住不少人。再想想袁寧才半天就和衛生部門那邊的人打成一片,杜建成心里除了“佩服”之外已經沒有別的念頭了。他收起思緒,認認真真往下看。從袁寧去年幫忙改策劃后杜建成就知道袁寧腦筋靈活,這份執行方案也一樣。杜建成知道自己原來的方案是怎么寫的,大致就是這里要花多少錢,這里要用多少人,這里得耗時多久,一項一項列得清清楚楚。袁寧改出來的完全不一樣,經袁寧一改,整份方案居然變成了“這樣可以打開多少市場”“這樣可以積攢多少經驗”,有些地方甚至還隱晦地提及“這樣可以怎么報道”“這塊蛋糕可以分給多少份給支持醫療下鄉的人”。那好處,那功績,連杜建成自己看了都心動不已!可以想象看完這方案之后,不少人都會主動促成——不用自己辦事又能拿好處的事,誰會不動心?至于花錢,反正是財政里的錢,不花也落不到自己的口袋里,只要不是光讓某個人自個兒把好處占光了,用多用少又有什么關系?杜建成擱下手里的方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真不知道他這小師弟的腦袋到底是怎么長的。想要這樣分蛋糕得有做蛋糕——或者“畫大餅”的本領,而他缺少的就是這樣的本領!杜建成把方案仔細地收了起來。以前他還想著怎么把袁寧要到自己這邊來,現在他已經沒了這樣的想法,還不如等袁寧起來以后自己跟著袁寧干。費校長這些天接到了不少人的電話,中心意思差不多都一樣,紛紛表示“你這學生到底哪弄來的”“有這樣的好事怎么不介紹給我”。前面的自然是和袁寧接觸過的兩個專家,后面的則是一些在昌滄那邊的老朋友,別人不清楚袁寧的事,他的老朋友們能不清楚嗎?都說費校長不厚道,大好的機會居然不先考慮他們。費校長對贊美照單全收,面對老朋友們的質問則認真解釋:“找上你們的話就鍛煉不了那孩子了,他需要屬于自己的班底?!?/br>袁寧暫時還沒有積攢自己班底的意識,以前大部分時候發現問題都是由章先生或者章修嚴出面解決,遇上什么特別的人才一般也歸章氏所有,沒他什么事兒。但這一回袁寧沒找章修嚴他們商量。他并不想一輩子被保護,也不想每次都要別人來解決麻煩。章修嚴那邊有忙不完的事,章先生那邊也有忙不完的事,他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也有可以信任的師兄在這邊。雖然也許做不到章家出手那么迅速那么完美,袁寧還是想努力試試看。袁寧在昌滄又留了差不多兩周,把事情布置得差不多了才回首都。經過一年多的高壓學習,袁寧差不多已經把主修和選修的課程學完了,教授們都對他青眼有加,也沒追究他接二連三的缺課。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方向,有些適合埋頭做學術,有些適合直接搞實踐,袁寧自己夠勤勉,學業沒落下,多往外面跑跑沒有人會反對。得了教授們的默許,袁寧反而乖了,沒再往外跑,乖乖上課到期末考。夏日的濃蔭取代了春天的鮮嫩,太陽也越來越烈,稍稍在陽光下多呆一會就渾身燥熱。袁寧考完試和宋星辰他們到校門外買西瓜吃。西瓜是店家自己種的,個頭不算太大,皮很薄,瓢很紅,冰鎮過之后口感非常棒。店家有榨汁機,是以前的學生給他做的,好用得很——其實店里的制冰用的大冰箱也是以前的學生送的,小小的水果店有著許多奇思妙想,甚至有些外地人慕名而來,對店里一些奇特的發明摸摸看看。見袁寧一行人來了,店家熱情地招呼:“要喝西瓜汁嗎?”郝小嵐說:“不要,我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