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2
心為他好,未必能說得出來。需知魏晉時期玄學大盛,修仙養生成為風尚,寒食散一度流行?;笣h建立之后,風氣雖有好轉,玄學依舊是上層社會的主流。桓歆這番話,無異是在告誡桓容,養生之道可取,尋仙之路需得謹慎。潛臺詞就是:秦始皇聽信方士之言,派船往海外尋仙山,勞民傷財,至死未能如愿。沒有萬全的把握,千萬不要仿效。秦皇統一六國,稱始皇帝,對海外的了解卻不夠。如果去過海外諸島,豈會被幾場簡單的幻術和三言兩語蒙蔽。現如今,桓漢造出三桅大船,船隊規模不斷擴大,海上航路日趨完善,途經的島嶼不知凡幾。在這些島上,仙人沒見一個,未開化的蠻夷卻是見了不少。蠻夷不識教化,有的還在茹毛飲血,同野人無異。這樣的地方會有仙人?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即便真有仙人,也會在凡人無法尋到的地方。身為一國天子,當心系天下萬民,此類虛無縹緲之事,還當慎之又慎。想要延長壽數,大可多學養生之道。桓歆離開后,桓容將他的話轉告南康公主。無他,以道士的身份說出這樣規勸之語,當真有幾分稀奇。南康公主聞言,輕笑道:“本就是如此?!?/br>自古以來,求仙問道者不知凡幾,史書的記載同樣不少??烧鎸嵉南扇耸裁礃?,有幾人見過?前朝玄學大盛,求仙的著實不少。結果呢?成仙的沒見著,嗑寒食散嗑到腦筋不正常的倒有不少。古人敬畏鬼神不假,在某些方面卻是相當務實。自那日之后,桓容對身處的時代有了進一步認識,時常感嘆,以后世的記載來觀當下,實是不合時宜,甚至會走偏方向。撇開被桓歆鄙視的幾個幻人,被送入長樂宮的兩人確有真本事。一人能御走獸,同虎豹共居。據其所言,祖上本為匈奴人,幼時遭遇部落仇殺,被山中的豹子養大,十歲仍不曉得人語,同野獸無異。后被路過的騎兵捕獲,差點被當做妖人殺死。還是領隊之人認出他身上的圖騰,方才保得一條性命。因他無法上馬打仗,因經歷被他人忌憚,干脆離開部落,自行謀生。依靠獨特的本領,同西域胡行走各地,賺取錢財。奈何命運多舛,收留他的西域人遭遇賊匪,此人雖保住性命,卻一夕淪為奴隸。依舊是憑借御獸的本事,在奴隸中脫穎而出,被賣給了一支大部落。此番隨入貢的隊伍入桓漢,使盡渾身解數,希望能得桓容青眼,今后能得安穩。虎女和熊女同樣能御虎豹,同此人的本領卻是不同。看過他帶來的幾只小獸,瞧見做出各種討喜動作的山貓,殿中人不時發出一陣笑聲。尤其是桓玄和桓稚玉,兩人湊到一起說話,四只大眼睛圓滾滾,看著跑到身邊的小山貓,滿滿都是喜愛之意。銅爐擺上,御獸之人領賞退下。幾只山貓跟在他的身邊,一只干脆爬到他的肩上,看得幾個小孩雙眼發亮。少頃,能仿鳥鳴的幻人入殿。因天色已晚,無法召群鳥至,表演的精彩程度未免打了折扣。然而,對第一次看到此類表演的桓胤三人來說,仍是十分稀奇。幻人身材中等,不似西域胡高鼻深目,膀闊腰圓。論五官長相,完全就是個漢人。事實的確如此。兩漢時,他祖先奉命遷至西域墾荒。數代繁衍下來,在當地扎根。漢末戰亂,胡人搶占西域,他一家都淪為羊奴。幸虧有這份學鳥鳴的本領,才免去更加悲慘的命運。隨入貢的隊伍抵達建康,見到桓容,知道眼前就是讓西域胡俯首稱臣的桓漢天子,幻人禁不住鼻根發酸,生出“終于歸家”之感。此時此刻,幻人身著彩衣,未戴冠,發髻上同樣束著彩布。不見他張嘴,已有鳥鳴聲響徹殿中。畫眉、黃鸝、喜鵲……各種各樣的鳥鳴聲交織,分外悅耳。鳥鳴聲中,幻人舞動四肢,抖動系在雙臂上的彩布,仿效鳥兒振翅。忽然間,清脆的鳥鳴聲一頓,一陣猛禽的鳴叫聲乍然響起?;萌说奈鑴幼兊眉贝?,動作的幅度約來越大,很有威風凜凜之感。在他表演時,幾只鵓鴿飛入殿中,盤旋在幻人頭頂,發出咕咕的叫聲。最圓胖的一只,甚至飛落扇了幻人一翅膀,叫聲里帶著明顯的憤怒,仿佛在表示:不對!叫得再像也不對,長相完全不一樣!有一只帶頭,所有的鵓鴿接連俯沖,活似一只只小型轟炸機。幻人的表演中被中途打斷,看著盤旋在頭頂的鵓鴿,捂著被扇紅的腦門,半晌不知該如何是好。疼倒是不太疼,可他一開口就被扇,表演該怎么辦?這樣的情形,委實有幾分滑稽。桓容看向位在上首的南康公主,見親娘也是面帶驚訝,當即放下羽觴,起身離席。見天子走來,幻人忙伏身在地,額前冒出冷汗,口中稱罪。桓容笑著道:“起來吧,這是意外,不怪你?!?/br>說話間,舉起右臂,接住飛落的鵓鴿,遞到滿臉期待的桓稚玉面前,笑道:“這是阿圓,很調皮?!?/br>鵓鴿咕咕叫了兩聲,瞧見宮婢送上的鮮rou,立即叼起一條。桓偉桓玄早已經習慣。在他們的印象中,養在臺城里的鵓鴿本就該吃rou。其他三人則是不然。見鵓鴿一口接一口叼起鮮rou,桓稚玉瞪大雙眼,頓覺不可思議?;肛泛突刚癫辉傩〈笕艘粯?,臉上都是大寫的“懵”。鴿子吃rou?偶爾為之還是習性如此?如果是前者,還可以當做例外。如果是后者,三的世界觀都將產生動搖。“賞彩絹一匹,羔羊半扇?!?/br>表演中斷,非但沒有懲處,反而另有賞賜,幻人大喜過望,當即伏地謝恩。鵓鴿陸續飛落,圍著鮮rou爭搶。桓胤三人看得目不轉睛,滿臉都是驚嘆。桓容回到席上,解下阿圓帶來的竹管,取出里面的絹布??催^北邊送回的消息,笑容微斂,一抹凝色稍縱即逝。“可是北邊有不對?”南康公主察覺,轉頭低聲問道。“秦國同高車烏孫決戰朔方城下,鏖戰數日,大勝,獲烏孫昆彌,斬狄氏首領,殺敵五千,擄賊兵萬余?!?/br>桓容將絹布遞到南康公主面前,低聲道:“另,秦兵在戰中用武車,斬斷烏孫高車大軍,其戰法頗類幽州州兵?!?/br>身為晉朝大長公主,桓漢太后,南康公主的政治和軍事嗅覺都是無比敏銳。聽到桓容所言,眉心立刻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