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3
,稚嫩的笑聲傳出很遠,形成姑臧獨有的風景。許多胡人穿上長袍,仍留著東胡的索頭,有些不倫不類,卻顯示出文化的融合。漢人為了行動方便,將長袍寬袖縮窄,同胡服一眼可辨,和中原地區卻有了不小的區別。隨著影響不斷加深,在涼州和沙州等地,漸漸形成一股獨特的文化。以繁華的商貿為依托,當地官員大力推行桓容倡導的“心向中原,當予以教化”。桓嗣就任姑臧太守之后,特地在城內開辦學院,名為教授入學孩童一技之長——實際上也的確如此,但在正規課程中,總在潛移默化的灌輸一種思想。數月下來,思想教育初見成效。凡書院學童,皆有了“弓箭所指,皆我漢土;犯我土者;雖遠必誅”的思想。據悉,此乃王獻之所言,桓嗣覺得不錯,直接拿來用了。因西域商路的特殊,書院不只招收漢家子,凡身具白籍的東胡和西域胡,也能爭取到入學資格。羌人和羯人仍在為白籍費力,暫時只有看著的份。為入學資格,城內的胡人幾乎爭破頭。知曉從書院畢業之后,可以直接取得黃籍,表現優秀者,甚至有掌管驛站的機會,戰斗變得愈發激烈。到最后,竟有兩個部落的酋首拔刀相向,險些碾成一場慘劇。因郡治所調停,將兩個部落的孩子一起收下,事情才得以和平解決。只不過,兩家的仇恨就此結下,再無法如之前一般親密無間。此后發生爭端,不能動刀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太守府。憑借類似的種種手段,桓漢的統治在當地深入人心。秦氏武力雖強,反倒要退一射之地。加上秦璟對姑臧不十分看重,只命人用心經營西???,守住連通大漠的通道,使得秦氏在姑臧的實力不斷萎縮,暫時還能立足,長此以往就很難說。正如桓容之前所言,打下地盤只是開始,如何爭取人心、牢牢扎下根基,還要各憑本事。桓石虔和謝玄打下高昌,商路進一步拓寬,往來的隊伍不斷增多,中原商人西行,陸續接觸到波斯乃至更遠的番邦政權。新輿圖繪好,桓石虔曾對圖感嘆,世界之大超出想象,繼續打下去,未知何時能歸中原。謝玄和王獻之互看一眼,不禁笑道:“將軍真欲還家?”“這個……”桓石虔頓了頓,同樣笑了。習慣策馬征戰,開疆拓土,沿著先人的腳步不斷向西,在沿途留下馬蹄痕跡,如果突然間停下,他倒真的沒法習慣。道出此言,不過一句感嘆。相比之下,王獻之倒是真在想家。郗道茂為他生下嫡長子,至今未能見上一面。長此以往,他怕兒子會不認識自己。按照官家所言,父子當面,四目相對,兒子開口問“郎君何人”,那就十分尷尬了。見其不語,分明有著心事,桓石虔和謝玄出言安慰。高昌打下之后,需在當地駐軍一段時日,消化戰后紅利,順帶著震懾豪強,收服民心。此后是否繼續西行,端看天子旨意。總的說來,大軍至少要休整數月。如果王獻之想探望家人,可以向天子請旨。“高昌壁仍在,獨不見昔日強軍?!?/br>西漢時,朝廷派軍屯田于此,筑壘臺,逐漸興起城鎮。經東漢末年戰亂,五胡亂華,高昌之地先后被前涼、張涼和氐秦所據?;甘椭x玄等率兵西征,逐走盤踞此地的氐人,重奪高昌壁,民心卻難以恢復。三人心知肚明,想要徹底收攏民心,將此地完全納入版圖,還有不短的路要走。漢軍顯現出的強勢,以及西域商路恢復后,沿途城鎮展現出的繁榮,吸引了越來越多困在西域的流民,以及生計艱難的弱小部落。不提遁入漠北的柔然,只言臨近的吐谷渾,起初還覺得這種情況不錯,西域繁榮,自己也能得不小的好處。加上漢軍占下隴西等地,避免國境和秦國接壤,今后的日子能過得相對安穩。可時間長了,吐谷渾逐漸發現事情不對。本該過境的商隊,七成以上轉道姑臧,連國內的商人都掉頭向北。邊境的部落出現不穩,尤其是隨著氐秦國破依附來的小部落,此時紛紛生出二心,有舉部遷移的跡象。如果這還不能引起警惕,那么,早在吐谷渾尚未建國時,就隨初代首領西遷的拓跋鮮卑部都開始搖擺,那問題就變得相當嚴重。吐谷渾王辟奚年事雖高,腦袋卻不糊涂。正相反,能在氐秦和張涼之間左右逢源,甚至同東晉朝廷關系不錯,可見他的謀略圓滑以及能屈能伸。如今的情況正逼近他能承受的底線。人心動搖,難保漢兵不會趁虛而入。與其等到對方動手,不如提前封鎖邊境,既能截斷生出外心的部落,一個個收拾,也能展示出吐谷渾的實力,讓對方生出忌憚。想法固然不錯,奈何委任之人欠妥。辟奚年過耳順,以時下人的平均壽命計算,已經算是長壽。固然政治經驗豐富、行事手段老辣,精力終歸差上許多,不比年輕之時。故而,同群臣商議之后,制定出相對完善的計劃,卻不可能親自帶兵,只能將重任交托給自己的兒子。辟奚有十一個兒子,三個沒能長到六歲,早早夭折,剩下的八個,五個已經成年,各個強悍勇武,尤其是長子和次子,憑蠻力能舉起壯牛。無奈的是,幾個兒子強壯歸強壯,偏偏都沒有腦子。即剛愎自用,又愛聽好話。凡是合乎心意的奉承,一概采納,想都不會多想;不合心意的,尤其是逆耳忠言,全部拋之腦后,完全是理都不理。這兩種特質結合在一起,造成的后果很是嚴重,兩人常被身邊人說動,說動之后就一意孤行,不管好壞,壓根聽不進別人的勸說。將事情交給他們,辟奚很不放心??山唤o旁人,他更不放心。隨祖先遷移的拓跋部都心生叛意,開始搖擺不定,除了親生兒子,還有誰能夠相信?左右衡量之后,辟奚終于將事情委托長子,在他出發之前,特地召到身前,苦口婆心,千叮嚀萬囑咐,務必要按照計劃行事,身邊的人如何攛掇都不能改變計劃,更不能生出他意。大王子答應得十分痛快,臨到要執行時,又被身邊人說動,突然間變卦。辟奚擔心的事終于發生。受到身邊謀士影響,大王子決定借這個難得的機會,徹底掌握兵權,壓服幾個兄弟。“大王年事已高,王子身為長子,理當繼承王位?!?/br>聽到“王位”兩字,大王子心頭火熱,完全控制不住對權力的渴望。親爹的告誡被拋到腦后,對失敗后的結果更是想都沒想。大王子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