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9
敵人。端看如何取舍,有沒有獨到的眼光,能不能對自己下狠心。桓容抵達魏興郡,知曉桓豁派人送來軍糧,并有親筆書信,決定入城休整兩日。不料想,桓使君的車架剛剛露面,立即被興奮的人群包圍。元月間沒有鮮花,代之以大團的絹花,更有木簪銀釵飛落。車架沿途經過,完全是絹花如雨,香風襲面。荊州的女郎不似建康嬌柔,另有一股潑辣的嬌俏。手挽手攔在武車前,在笑聲中唱起古老的調子。道路兩旁的百姓以足頓地,以手打著節拍,歡鬧聲充斥長街。少女的歌聲隨風飛揚,熱情、質樸,引得人心弦顫動,再是鐵石心腸,也會被這股熱情徹底融化。桓容推開車門,立在車轅前。人群中突然出現短暫的寂靜,繼而歡呼聲再起,歌聲飛揚中,“萬歲”之聲不絕。桓使君面帶笑容,接住一朵飛落的絹花。路旁擲花的少女滿面飛紅,大方上前,開口道:“郎君,我心悅你!”最直白的表述,最簡單的話語,不求回報,只為讓聽者知曉。“郎君兵發北地,揚我漢家之威。盼郎君能掃除胡賊,恢復中原,復我漢家河山!”“郎君,我心悅你!”簡單的六個字,重復了一遍又一鞭。少女的聲音清脆,笑靨如花。桓容正身而立,面向少女,深深拱手。“容定不負父老期望!”女郎退后半步,和同伴拉起手,又唱起古老的調子。歌聲隨風飄遠,帶著少女的期望,響徹北方大地。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在郡城盤桓兩日,見過魏興太守,了解桓豁在邊境的布置,桓容就當地商貿寫成一封長信,派人送往南郡。信件送出,謝絕魏興太守設宴送別,桓容啟程趕往南鄉郡。中途改走水路,經襄陽、競陵兩郡,進入江州轄地。船經汝南、武昌,抵尋陽郡。桓容下令停船靠岸,親往郡城,同代攝州政的桓石秀面晤詳談。接到桓豁的書信后,桓容經過一番考慮,特地給姑孰送去親筆,希望能在過江州時同桓石秀見一面。對此,桓沖樂見其成,很快給桓容送來回信,并遣人奔赴尋陽,告知桓石秀,桓容入城時,必要好生招待,不可有任何怠慢。桓石秀是桓豁之子,有一手不錯的騎射本領,于政事上頗有見地,在諸兄弟和從兄弟間,可謂是出類拔萃的精彩人物。其生性豁達,喜好,行事灑脫恣意,不愿拘于官爵。任職競陵太守期間,甚至想掛印辭官,放曠山林,聚三兩好友閑坐清談,郊游涉獵,佳釀美人為伴。為此,桓豁沒少教訓兒子,鞭子差點拗斷。桓沖實在看不下去,特地上表,將桓石秀調至江州為官。叔侄倆幾番長談,桓石秀性格難改,卻再沒提過掛印辭官、歸隱山林之語。桓大司馬去世后,桓容被舉為桓氏家主,接掌留在姑孰的私兵。桓沖接手北府軍,坐鎮姑孰,留下江州政務,沒有交給自己的兒子,而是一股腦的委托給桓石秀。“能者居之?!?/br>非是說桓沖的兒子沒有才干,上不得臺面。事實正相反,桓沖的長子桓嗣才名不下桓石秀,在桓容未長成前,與桓石秀并稱桓氏子侄之冠。桓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仍做出這番決定,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胸襟和氣度,更讓桓氏族中明白,想要家族更進一步,私心可以有,與族中利益相比,必須拋到一邊。此番桓容過江州,除了見一見桓石秀,還打算同桓嗣做一番深談。依桓石虔送回的消息,大軍已至南安,不日將下隴西。這些打下來的郡縣急需要人治理。打通西域商路之后,沿途造起新城,同樣需要新的太守乃至州官。桓容同楊亮父子有約,不代表要將商路全部交托。如果他真的這么做,楊亮和楊廣反而會擔心,甚至生出猜忌,彼此的合作未必能夠長久。分出部分權利,同時引入桓氏和王謝士族,幾方互相合作又彼此牽制,才能讓“盟友”徹底放心、。桓容做過衡量,同幾位舍人商議,并征求兩位叔父意見,最終做出決定,派人駐守西域,桓嗣和桓石秀是最好的人選。只不過,桓沖人在姑孰,江州政務盡托與桓石秀,后者實在沒法離開。如此一來,只有桓嗣能夠遠行。對此,桓石秀頗有幾分遺憾。比起桓嗣有些“宅”的性格,他更喜歡外出“溜達”,如果能親眼一觀大漠風光,重走張騫踏出的西域之路,畢生無憾。可惜事情已經決定,人選不能中途更改。如果他想去西域,只能等他人接手江州軍、政。思來想去,桓石秀將目光定在桓謙和桓修的身上。桓謙已經及冠,桓修還差兩年,兩人都是才德兼備。尤其是桓修,此時鋒芒不露,他日立足朝堂、征戰沙場,成就必斐然可觀。想著將政務軍務交給兩人,自己就能策馬奔去西域,一償夙愿,桓石秀登時雙眼放光。被從兄整日盯著,桓謙和桓修禁不住脊背發涼。幾次下來,兩人生出警覺,看到桓石秀都要繞道走。太嚇人了有沒有?桓容的到來,給了桓石秀進一步了解北地和西域的機會。接風宴上,兄弟幾個推杯把盞,互訴其情。彼此惺惺相惜,都是心懷暢慰。不慎忘情,沒有控制酒量,個頂個喝得酩酊大醉。等到宴會結束,能站穩的只剩下桓容。靠近細瞧,會發現桓使君臉頰暈紅,眼神發飄,明顯醉得不清。能起身站立,一路走回客廂,沒有像幾個從兄弟一樣醉到桌子底下,實在稱得上奇跡。翌日,桓石秀和桓謙等都是宿醉難熬,眼下掛著兩輪青黑。見到精神不錯的桓容,齊齊搖頭,口中嘆道:“人不可貌相,阿弟,為兄服了!”抱怨歸抱怨,經過這一回,兄弟間的感情突飛猛進。桓石秀撐著嗡嗡響的腦袋,飲下兩盞茶湯,和桓容暢談經營西域的謀略;桓嗣和桓謙分別走下演武場,要為桓容演示一番拿手的兵器。桓修沒有和兄長爭風頭,等桓容離開演武場,拉著他到自己的藏書室,笑道:“聞阿兄愛好讀書,日前恰逢機緣,得了幾卷前朝孤本,兄長可有意一觀?”桓容臉上在笑,心中卻在抓頭。不是有今天這一出,他都快忘記,自己還有個“愛好讀書”的美名。想想也不覺得奇怪,經過兩次北伐,誰不曉得幽州刺使桓容的兇名。水煮活人、喜食生rou早不稀奇,最近新添了一拳捶死野豬、雙手生撕虎豹的流言,經世人添油加醋,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