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秦兄不曉得,之前阿黑抓破我九件外袍?!?/br>“待我回到北地,給容弟送一船絹來?!鼻丨Z笑道,“容弟喜穿素色?”“……”別人論車他論船,果真財大氣粗!“璟手中有一張白狼皮,年頭有些久,好在保存得當,容弟正好制一副護臂?!笨粗n鷹又想往桓容肩頭靠,秦璟直接按住它的背羽。“阿黑成年不久,再過幾月身形會更大。容弟不可再讓它抓肩,護臂要時常帶在身上?!?/br>成年不久?還會再長?桓容面露驚訝。這究竟是什么品種的鷹?兩人說話時,天色漸晚,小童前來稟報,廚下已備好膳食。桓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秦兄如無要事,可留下用膳?”自來到鹽瀆,桓容的飯量逐日增加。一天兩頓完全無法滿足他的胃口,不只三餐定時定點,上午和下午各要加一頓點心,臨睡前還要吃一碗菜羹。桓容對東晉的烹調方式有些絕望,實在忍受不下去,終于令小童喚來鐵匠,要求打造廚具,其后召來廚夫,親授“烹調”之法。鐵匠和廚夫的表情堪稱驚悚,阿黍和小童都是臉色發白。按照他們的想法,清風朗月,恍如不食人間煙火的郎君,如何能和這些事聯系到一處!桓容被盯得寒毛倒豎,差點打退堂鼓。最終,為了自己的三餐著想,他咬牙堅持下來,嚴肅告知廚夫,除了燉煮燒烤還有煎炒烹炸,沒事可以多研究一下菜肴的做法,至于五辛菜一類的“美食”,他是堅決拒絕,就不用呈上來了。好在廚夫頭腦靈活,很是懂得變通,待鐵鍋送來,不到兩日時間就送上一盤炸魚,兩盤炒菜。雖說面粉沒調好,炸魚有些硬,菜的火候也有些老,不夠脆爽,甚至有點苦味,好歹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熟能生巧。桓容相信,只要廚夫肯下苦功,每日勤練,總有成為“東晉食神”的那一天。這樣算不算改變歷史,桓容無心去想。他只知道,有了炒菜,自己就不用天天燉菜,三餐烤rou,偶爾還要來一盤節菜,吃得味覺麻木,做夢都在念華夏美食之博大精深,獨愴然而淚下。傳出去會不會被世人詬???前有天體待客的劉伯倫,中有坦懷曬書的郝佐治,現有隨身帶著美人全充點唱機的謝安,他不過是愛吃了點,和廚夫探討了一下烹飪之道,誰閑著沒事說三道四?人言魏晉瀟灑,他就瀟灑了,怎么著吧?反正鹽瀆是他的食邑,在這一畝三分地里,愛怎么瀟灑都是他說得算!桓容出言邀請,秦璟自然不會拒絕。只不過,留他用膳屬于“宴客”,不能像日常一樣隨便。阿黍得知此事,顧不得皺眉,立即著手安排。宴客之地設在后堂側室,室門木窗全部敞開,四面通風,再擺上冰盆,當即驅散悶熱,多出幾分涼爽。秦璟同桓容步入室內,見到墻角的冰盆,不禁有幾分詫異。“這些冰從何而來?”“城東道人所制?!?/br>將秦璟讓入席中,桓容面上帶笑,心中卻在流淚。府內有冰偏不能用,借著秦璟他才能清涼一回,到底虧不虧?魏晉時期的道士,只要不是沽名釣譽的酒囊飯袋,凡是叫得出名號的,都有幾分壓箱底的真本事。當然,不是指他們真能煉出仙丹,而是關于“化學”方面的知識,足以讓后世人驚嘆。制冰?沒問題。先取大盆,內裝小盆,兩盆皆裝滿水,再將硝石倒入大盆,稍待片刻,小盆中即會結冰,純天然無污染,既簡潔又便利。硝石這種東西是“煉丹家”的標配,尋幾人湊一湊就能裝滿半麻袋。因鹽瀆大量招收流民,德政之名眾口流傳。自三月下旬,就有道士和尚陸續在城內出現。石劭對此十分重視,迅速點清人數,向桓容稟明。桓容仔細考慮之后,并沒有下令驅趕,也沒有隨便請入府內,而是派人仔細觀察,很快挑出兩三個有真本事的,會制冰的就是其中一人。剩下的和尚道士有待繼續觀察,如果老實,勉強可以留下,如果想起什么幺蛾子,有一個算一個,通通攆走。冰制出來,阿黍堅決不許桓容擺在內室。理由很簡單,桓容身體底子不好,寧可熱些也不能輕易著涼。于是乎,桓某人只能眼巴巴的瞅著,遇上待客設宴才能涼爽一回。“容弟是說,此冰乃是道人所制?”“對?!被溉菡碜?,長發用絹布束在腦后,不等秦璟繼續開口,先將他的話堵死,“人不能給,方法可錄于紙上,隨輿圖一并送給秦兄?!?/br>秦璟:“……”他在容弟心中到底是什么形象?桓容聳了聳肩膀,三次見面,兩次要人,還能是什么形象?非正式設宴,阿黍并未預備歌舞,也未請石劭等陪坐,故而,秦璟有幸“獨自”見識到桓容的飯量。秦四郎君當時的心情,除了愕然還是愕然。他自認飯量不小,父子十人一同用膳,常常能讓廚夫冒出滿頭大汗。但桓容不通武藝,又非將兵,身形甚至有些瘦弱,這個飯量委實有些奇怪。吃過五碗,秦璟終于沒忍住,打破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開口道:“容弟?!?/br>桓容抬起頭,甭管吃了多少,照樣姿態優雅,嘴邊沒有一顆飯粒。“容弟每餐均為如此?”“不?!被溉輷u搖頭。秦璟稍微松口氣。“今天太熱,胃口略小,平日能吃一桶半?!被溉菪α诵?,繼續添飯夾菜,一派士族郎君風范。秦璟一口氣哽在嗓子眼,赫然發現,他對桓容的了解有些太少。然而,秦四郎君并未察覺,阿黍和小童看他的目光同樣震驚,甚至充滿敬畏。為何?除桓祎之外,能和桓容一同用膳,堅持不數飯粒之人實在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秦璟竟不落桓容之后,整整吃下一桶稻飯!“難怪郎君同秦氏郎君交好?!?/br>都是如此的風神俊朗,飯量超過常人,按照郎君的話來講,必定很有共同語言!第五十九章晴天霹靂西河郡,秦氏塢堡自立春至四月間,西河、武鄉、上黨、河內等郡均是艷陽高照,滴雨未下。農人為保春耕,每日早起擔水澆灌田地。因溪流陸續干涸,河流水位下降,河流附近的村落很快起了爭執,為爭奪水源發生沖突。沖突最厲害的一次,兩個村落的壯丁混戰到一處,多人受了重傷,險些鬧出人命。饒是如此,爭水的村民也沒有收斂,最后甚至牽涉入流民。隨著旱情加深,沖突愈發嚴重,治書史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