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9
過來,自己就變成楊三小姐了,呸呸呸,奴家說錯了,楊三小姐是天上的仙女轉世,奴家哪配?!?/br> 楊勤松了口氣,拍拍燕北郡王的肩頭,慈愛地說道:“王爺,您也聽到了,小女定然是被土匪綁走了,她生性剛烈,恐怕此時已經......” 說到這里,楊勤泣不成聲,他的女兒啊,他那剛烈忠貞、賢良淑德的女兒啊,此時此刻,為了保住貞潔,為了郡王和楊家的名譽,一定自盡殉節了。 楊錦軒也反應過來,他號啕大哭:“meimei啊,你死得太慘了,我那苦命的meimei??!” 周錚瞠目,這大婚的喜事,這就變成喪事了? 你家閨女死得也太快了吧。 “不,楊三小姐不會死,就算她死了,本王也要為她報仇!” 少年的聲音高亢而尖利,如同一根削尖的竹竿迎面刺來。 楊勤父子的哭聲嘎然而止,楊勤不可置信地看向說出這番話的少年。 不僅是他,喜堂內的所有人都在看著他。 年僅十三歲的燕北郡王比同齡人要瘦弱矮小,但是此時,他站得筆直,他身上的喜服已經揉皺,可是卻絲毫不顯狼狽,他的臉部線條緊繃,一雙眼眸猶如映在寒潭里的冷月,清澈通透卻又寒氣逼人。 楊勤深吸一口氣,輕聲問道:“郡王爺,您是說要為小女報仇?” 少年挺起胸膛,下巴微微揚起,他平時唯唯諾諾,偶爾出現在人前,也是低著頭不敢看人,直到此時,眾人才發現,原來他有一張精致得毫無瑕疵的臉。 “是,我要為她報仇!”少年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們的親事是皇祖母親賜的,即使她死了,她也是本王未過門的妻子,本王不能讓她枉死,一定要讓那些土匪血債血償?!?/br> 滿堂寂靜,燕北郡王碎玉斷冰般的聲音,回蕩在每個人的耳邊。 他要報仇,他要為妻子報仇! “堂弟,報仇的事就交給大都督吧,你還小?!敝苠P走過去,站在燕北郡王身邊,這一刻,他想他還是要站過來。 燕北郡王轉過身來,他揚起頭,看向比他高出許多的周錚,忽然,他跪了下去。 “堂弟,你這是......” “堂兄,此刻韃子大軍壓境,大都督是一方守將,若不是因為嫁女,此時他和楊二公子不會在這里,他們會在邊關浴血殺敵,守護大齊疆土,他們為人父兄,但他們更是為人臣子,他們心里裝著的不僅有楊三小姐,更有皇帝有太皇太后,有大齊百姓!堂兄,你說,我又怎能讓他們不顧前線奮戰的萬千將士于不顧,留在燕北為女兒報仇呢?” 是啊,眾人這時才想起來,邊關還在打仗啊,而楊勤就是主帥! 楊勤淚流滿面,他那苦命的女兒??! 燕北郡王眼中也泛起淚光,他轉頭看向楊勤,誠懇地說道:“大都督,堂兄深明大意,不會為難于你,你和二公子快回邊關吧,楊三小姐的仇,由我來報!” “郡王爺,郡王爺,您是要愧死下官嗎?蘭若是下官的女兒,她沒有福份,不能嫁給王爺,待到王師北定之日,下官父子一定會殺光土匪,為她報仇,王爺,您要保重身體,千萬不能為了這件事傷了身子啊?!睏钋诹靡鹿虻?,將燕北郡王擁進懷里。 剛剛蘇醒過來的王太監,睜開眼就看到了這一幕感人的畫面,于是他激動得不忍直視,索性又暈過去了。 這一次他帶來的小內侍沒有再呼天搶地,他們睜大眼睛,不想錯過一個環節。 后宮里有太皇太后這枚定海神針,平靜得如同死水一般,他們早就聽說宮外熱鬧了,沒想到真的熱鬧,這么熱鬧的事,他們在宮里幾年也沒有遇到過。 此情此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動不已,剛剛還劍拔弩張,現在已是和諧美好。 燕北郡王從楊勤懷里輕輕掙脫出來,他又轉向周錚,周錚伸手要扶起他,但是他不肯起來。 “堂弟!”周錚說道。 “堂兄,請你借給我一百名侍衛,我要去剿匪,為楊三小姐報仇?!毖啾笨ね跽f道。 有人嘆息,有人搖頭,既為燕北郡王的癡情,又為他的天真。 一百名侍衛,還要去剿匪? 燕北的土匪窩,哪個沒有幾百人,真是小孩子,連土匪是什么樣子都沒有見過,就要去剿匪。 楊勤心里一沉,雖然燕北郡王只是向周錚借一百人,可是這一百人卻是西秦軍,他巴不得周錚和他的人快點離開燕北,剿匪不是一兩天的事,難道就要眼睜睜看著這一百人留在燕北嗎? 不行! “王爺,既然是給小女報仇,那就不要勞動周三公子的人了,下官帶回二百親兵,他們都是燕北土生土長,也和土匪交過手,經驗豐富,讓他們跟在王爺身邊吧?!睏钋谡f道。 ☆、第三四二章 少年的心機(兩章合一) “大都督,此時此刻,沒有什么事比抗擊韃子更重要,這二百人雖然是您的親兵,可他們更是燕北軍,他們要保護的人是您,您是主帥,您的安危關系勝敗,關系大齊疆土,邊關失守,無數百姓生靈涂炭,本王即使為楊三小姐報了仇,也會愧對百姓,愧對列祖列宗,您的這些親兵,小王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就讓他們跟隨大都督到戰場上殺敵,建功立業吧!” 燕北郡王慷慨陳辭,他尚年幼,他不能像楊大都督那般踏馬擊敵寇,醉飲胡虜血,他能做的只有為妻報仇,斬殺土匪,保一方百姓平安。 這時,賓客中一個少年高呼道:“郡王爺說得對,大都督更重要!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尸還!” 這是韓無忌,他喊完看向沈彤,沈彤沖他點點頭。 賓客們如夢方醒,此時一定要表明態度,這件事已經不再是丑事,而是可歌可泣的壯舉,而他們也不用擔心被滅口,他們是這場壯舉的見證者! “郡王爺此舉不僅是為楊三小姐報仇,更是保燕北百姓平安,我們張家決不袖手旁觀,府中二十名護院聽從郡王調遣?!?/br> 張家出二十人,就想分一杯羹?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聽者有份,功勞是大家的。 “我們李家世代練武,家中男兒皆有武功,愿出三十人跟隨郡王爺剿匪!” “我們劉家出五十人!” “我們蔡家也出五十人!” ...... 王太監終于被這滿堂山呼海嘯驚醒了,此情此景,令他熱淚盈眶,這才是他想看到的。 “太感人了,太感了人,灑家一定要將燕北各大世家的壯舉稟告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知道以后,一定會高興的?!?/br> 太皇太后是否高興他其實是不知道的,但是假冒楊三小姐拜堂成親的事卻是解決了,王太監是高興的。 否則,他回到京城該如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