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再次搖頭。 “你娘愛吃?” 小栗子快要哭出來了,一定要是愛吃栗子才叫這個名字嗎? “我的名字是七少取的,七少不愛吃栗子?!毙±踝诱f道。 “那為什么叫你小栗子???”芳菲不解。 小栗子搖頭:“七少讓我叫小栗子,那我就是小栗子,沒有為什么?” 難道取名字一定要有為什么嗎?他叫小栗子叫了好多年了,他也沒想過為什么。 雅間內,沈彤也正在問蕭韌:“死士的事,你查得如何了?” 蕭韌蹙眉:“我們是合作,你為什么只問我?” 沈彤道:“你要先查啊,等你查不到時,我再告訴你,否則我說了你也不相信,還會繼續去查,我這樣做,是免得你浪費時間?!?/br> 蕭韌無語。 沈彤又道:“你來找我,那就是什么也沒有查出來了?” 蕭韌沒好氣:“當然不是,我是來告訴你,那天行刺的事情已經傳回了京城,而且恐怕大半個大齊都已經知道了?!?/br> 沈彤了然,這是當然啊,秦王巴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遇襲了,行刺他的人是太皇太后派來的。 蕭韌說道:“飛魚衛找到了鐘陵縣主的尸體,連同她的尸體一起找到的,還有她的六名隨從。陪著鐘陵縣主一起來西安的傳旨太監,在宮里自盡了,飛魚衛查出,他的侄兒欠了一筆賭債,原本被人追得四處躲藏,前一陣子卻忽然把債全都還上了,想來是那個太監與賊人里應外合,殺死了鐘陵縣主和她的隨從,讓刺客和她的人偷梁換柱?!?/br> “鐘陵縣主已經死了,傳旨太監也死了,還有誰死了?”沈彤好奇地問道。 蕭韌道:“太皇太后為此很是自責,皇帝也很自責,賞賜了秦王府很多東西,不日就要送到京城了?!?/br> 沈彤有些失望,只是鐘陵縣主和傳旨太監死了嗎? 太皇太后也太摳門了,只死了兩個人。 看她一臉失望的樣子,蕭韌有些無奈,他道:“雖然這件事上蘇家和寶圓郡主也是苦主,可是太皇太后依然遷怒于他們,蘇林被罰俸一年,寶圓郡主罰去慈恩寺三個月,為秦王祈福?!?/br> 慈恩寺是前朝的皇家寺院,是前朝太宗皇帝為其母所建,寺院里只有女尼。到了大齊朝,慈恩寺雖然不再是皇家寺院,但是香火卻比以前更加鼎盛,相對于大相國寺,京中女眷更喜歡去慈恩寺。 沈彤笑道:“太皇太后對秦王爺可真好,母慈了,那么秦王是不是也要一盡孝道?” 蕭韌道:“那是當然,王爺聽說之后很是傷心,為了表達對刺客的憎恨,王爺把那七位刺客中的其中六位,人頭硝了,派人送去了京城?!?/br> ☆、第一五七章 禮尚往來 京城,廣和殿。 又是每月一次的朔朝朝會,天還未亮,但凡有品級的在京官員便陸續進宮,候在廣和門外。 有差使的宗室、世襲的勛貴,以及三品以上官員則進入廣和殿內。 年青的皇帝正襟危坐在龍椅上,在他身后有一道珠簾。 滿朝文武心知肚明,珠簾后面的那位才是大齊朝真真正正的主人。 官員們陸續上奏,有大事,也有小事,聲音此起彼伏,伴隨著爭辯,一如每次朝會時那樣。 忽然,有太監從外面起來,稟道:“啟稟萬歲,秦王府派來的禮官已經到了,這會兒在殿外等待召見?!?/br> 太監的話音剛落,剛剛還振振有辭的官員們忽然就安靜下來,大殿之上落針可聞。 對于大齊朝堂而言,這個正月并不安定。 先是聽說秦王第三子周錚婉言謝絕了世子封號,繼而便又傳出蘇林與寶圓郡主之女鐘陵縣主行刺秦王的大事! 正月二十一,是官員們結束年假休沐,各大衙門開衙的日子。 與此同時,鐘陵縣主的事情也傳遍了大齊朝各級衙門。 隨著這個消息一起傳來的,還有鐘陵縣主之所以會出現在西安,是因為她要為太皇太后畫一幅西北山水圖,因此才借住在秦王府內。 行刺就發生在秦王府為她舉辦的宴會上。 這個消息太震憾,也太出乎意外了。 接著,飛魚衛查明,鐘陵縣主被李代桃僵,真正的鐘陵縣主在去西安的路上就被殺了。 再接著,傳旨太監自盡! 再接著,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該死的都死了,不該死的也變成該死的,也死了。 大齊朝堂自動忽略了這件事,無論是平時的朝議,還是朔望朝,都沒有人提起這件事。 這件事便如京城里下的那場小的不能再小的雪一樣,落到地上就不見了。 可是現在,秦王府的禮官就在殿外。 秦王府派人進京送禮,這并不是秘密。 秦王早在半個月前就送了信來,會派禮官進京,為皇帝和太皇太后送禮。 據說是謝禮,因為過年的時候,皇帝和太皇太后給了秦王府很多賞賜,所以現在秦王派人來送謝禮。 官員將此事報給了老護國公楊鋒,秦王是親王,楊鋒雖然權傾朝野,卻也不能直接回了秦王,他專程進宮,很快,太皇太后便傳來懿旨:秦王的孝心她心領了,不用千里迢迢進京送禮了。 官員記得這道懿旨是十天前送出京城的,可是為何,秦王府的禮官就到了? 以秦王的謹慎,能進京送禮的禮官,只能是文官,這從前初迎接世子靈柩就能看出來了。 文官或坐轎,或坐車,速度上自是不如武將們騎馬來得快,從西安到京城,少說也要一個月的時間。 官員恍然大悟,秦王上的不是奏折,而是知會,知會皇帝和太皇太后,我派人進京送禮了,人已經在半路上,就快要到了,你們等著收禮吧。 官員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龍椅上的崇文帝一臉茫然。 忽然,身后傳來一個蒼老卻不失威嚴的聲音:“讓人把禮物收了就是了?!?/br> 只收禮,不見人! 進來通傳的太監臉現為難之色,他道:“啟稟太皇太后,秦王府的禮官說了,秦王爺遇刺,受了重傷,好不容易才把傷養好,就聽說太皇太后您老人家已經聽說了那件事,秦王爺寢食難安,認為是自己不孝,才令母后為他cao心,為此,秦王爺準備了厚禮,要讓禮官一定要親自呈到皇帝和太皇太后面前,否則秦王爺不會安心?!?/br> 官員們面面相覷,宮里真是藏龍臥虎啊,一個通傳的太監就能如此伶牙俐齒了。 也有人在心里腹誹,也不知那秦王府的禮官給了這太監多大的封紅。 這時,不知是哪個官員帶頭說道:“太皇太后母儀天下,秦王爺孝心可嘉??!” 又有人喊道:“嗚呼哀哉,實乃大齊之福,百姓之福,圣祖皇帝佑護??!”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