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2
回去后,姜沁渝就將她這邊的工作進度都跟姜媽說了,知道今天家里會有插秧客吃飯,姜媽一大早就熬了一大鍋綠豆粥,還炸了不少油條,又炒了好幾碗醬菜,里面又有酸菜也有rou的,都很是下飯。 這些都是消暑開胃又能填飽肚子的東西,插秧客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早餐吃這些正合適,早些年姜家自己種地那會兒,農忙時節早餐也是吃這些東西,所以在這方面姜媽比姜沁渝更有發言權。 “媽,我家那幾畝地,也要犁田插秧了吧?” 除了承包的那幾十畝梯田,姜沁渝家還有分田到戶的五畝多良田,不過這些良田都是平整的農田,比起梯田更好耕種收割,姜爸身體健朗的時候,這些都是姜爸姜媽自己收割栽種,根本沒請過機器。 但如今姜爸中風不能再干活了,姜媽得照顧姜爸的身體,而且她也這么大年紀了,姜沁渝當然是不會讓姜媽去干的,索性直接找了周亮家幫忙收割。 周亮家有一臺收割機,這段時間正是農忙時節,不少人家都來找他幫忙機器收割,周亮也從工地上趕回來了,跟他爸輪換著開收割機,日夜趕工,爭取在雙搶這段時間多賺點錢。 所以姜沁渝一找上周亮,他就二話不說答應了,就昨天上午不過幾個小時的功夫,就已經把姜家的地收割完,還把收獲的稻子都給送到姜家來了。 這些稻子還需要拿到曬場去晾曬,但現在曬場基本上不得閑,姜沁渝也就不去湊這個熱鬧,讓他弟幫忙先把那些稻子堆在家里的倉庫通風放著。 姜沁渝準備把家里那五畝地也種上碧梗米,不過這些良田就不需要用到耕牛和插秧客了,都交給村里有農耕機械和插秧機的老農就行,價錢都差不多,效率卻要高出很多,五畝地全部種植妥當,估計也就半天的時間足夠了。 這也讓姜沁渝有些感慨,科技日新月異,還真是給農民們減負了。 要知道她小的時候,根本沒有什么耕田機收割機插秧機,每到了農忙時節,那就真是雙搶了,收割耕田到插秧全部都要用到人工勞動力,半個月的農忙時間真是爭分奪秒。 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累得夠嗆,就連幾歲的小孩都得參與進來,哪怕不下地,也得在家幫忙生活做飯洗衣送水做好后勤工作。 哪里像現在,什么都交給機器,很多農戶自家的農田都承包出去了,根本感受不到雙搶的氣氛了。 姜沁渝一面搖頭感慨,一面開著車給那些插秧客送早餐過去。 這些插秧客還是很用心的,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就已經栽種了不少水田了,而且栽種的秧苗整整齊齊端端正正,一看就知道是插秧老手干出來的活。 姜沁渝面上沒說什么,但心里已經有了決斷,看樣子,這些人應該可以放心雇傭了。 “先吃早餐吧,活要干得好,就得先填飽肚子,不然工作效率怎么提得上來?” 姜沁渝對著那個負責人說道。 那負責人笑了笑,忙指揮那些插秧客趕緊上岸吃早餐。 得了隊長的吩咐,這些插秧客才陸陸續續回到岸上,看到姜沁渝拿來的早餐,幾個人都有些意外。 姜媽手藝好,一揭開蓋子,早餐的香氣撲面而來,這些插秧客這幾天在東川都沒吃過什么好東西,看到姜沁渝帶來的早餐,都不自覺地咽了一口口水。 之前她們還以為姜沁渝所謂的包一日三餐,就是給她們送點包子饅頭之類的,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精致的早餐,看那熬出來的綠豆粥就知道,又粘又稠,很顯然是用了心也費了料的,絕對不是隨意做出來敷衍人的東西。 幾個插秧客也沒客氣,趕緊拿了早餐就開始吃起來,但這些人都是從偏遠山區來的,勤勞樸實也懂得感恩,雇主對她們和善,她們也就投桃報李,在干活的時候更加認真實誠。 第77章 不速之客 因為姜沁渝前段時間又是承包水庫又是租賃梯田的, 而且還做出了不少業績, 姜媽本身又不是多有主意的人,索性退位讓賢, 把家里的事兒都交給姜沁渝來管,她就只負責后勤工作, 給兒女們打下手加照顧丈夫的身體。 所以對于姜沁渝決定給家里那幾畝良田換稻種一事,她完全沒有過問,只聽了一耳朵就直接同意了。 家里育的那些秧苗,姜沁渝也沒浪費掉, 直接拔了扔進水庫去喂魚去了。 因為是農忙時節, 水庫那邊還是有很多其他農戶在勞作的, 自然都看得到姜沁渝開著車忙上忙下, 而且梯田那邊有好幾個婦女的生面孔,不是他們村里的人,所以這些村民一眼就猜到那幾個婦女是姜家請的插秧客。 姜家接手了彭萬里手里的梯田水庫的事兒,村里人都知道, 但他們都以為這片梯田姜家是租來搞蔬菜種植的, 但現在姜家卻大張旗鼓地種起了水稻, 這讓村里人如何不好奇? 有消息靈通的,甚至已經從村長那兒打探到姜家這次種植的是新型水稻, 具體叫啥名字不清楚,只知道是從寧城那邊引進過來的實驗品。 村民們都是種田的老手,所以得知了這一情報后,都跑到姜沁渝的梯田田壟那邊看熱鬧, 有好奇心重的,甚至還拿起姜家那梯田里的秧苗來打量。 不過碧梗米的秧苗,跟普通雜交水稻的秧苗沒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姜沁渝這些秧苗是在系統空間里育出來的,所以秧苗比村里普通稻田育出的苗要更粗壯。 跟村長一樣,村里守舊的老農基本上對姜沁渝的這個新興品種不看好,所以來轉悠一遭后,就又各自回到各自的田里忙活去了。 倒是彭萬里來看過一遭后,眼神微閃。 他覺得姜沁渝這么大張旗鼓搞來的新品種水稻不那么簡單,但他如今已經沒膽子跟姜沁渝正面杠了,這姜家背后站著的都是大佬,他沒那實力,根本招惹不起。 姜沁渝也不去管村里的人怎么想,只管這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反正這稻種如今攥在自己手里,別人想要模仿根本不可能。 午飯和晚飯都是姜媽做的,姜沁渝開著車直接帶人回了姜家吃,看到一大桌子葷素搭配的飯菜,這些插秧客是真的紅了眼眶。 這大概是她們做插秧客十幾年下來,遇到的最和善的雇家,這么好的飯菜,就是她們過年都舍不得吃。 如今插秧客是什么形勢她們都很清楚,市場需求一年不如一年,行業競爭壓力大,眼看著她們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壓縮,想要靠這一行賺快錢已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了。 在這樣窘迫的狀況下,還能遇到這樣的好雇主不容易,這些插秧客都十分動容,也愈發堅定了要好好把這一單做好的決心。 耕田跟插秧的進度基本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