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
切都好,尤其在信中得知他奶、他娘之前得知匈奴南下侵擾對他牽掛的覺都睡不著,現在得了封賞又高興的不行,張澤軒心里也很開心。 張澤軒甚至能想見,他奶得了誥命之后,會以什么樣的神態、語氣跟他炫耀他這個孫子多么多么厲害,多么多么孝順。唯一叫他憂心的,就是他媳婦,數著日子,他媳婦差不多也該生了…… 第107章 107 新帝承乾三年三月二十, 張澤軒的長子張躍出生,消息傳到同州已經是四月里了。 彼時,張澤軒正一身皂色粗衣褲腳挽起跟平常百姓一樣,在田間扶著犁耕田。汗水自臉頰往下滴, 有些落入眼角, 腌的張澤軒眼睛疼。 信是直接送到的田間地頭,得知張澤軒有了嫡長子, 眾人紛紛上來恭賀, 就連周圍百姓聽說了, 都前來道喜。 張大人雖然才來同州不到一年, 可是為他們同州百姓做了不少實事,那可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家有喜事, 他們也高興的很。 張澤軒拱手一一道謝, 想到信中所言孩子的可愛模樣,之前勞作帶來的周身疲憊仿佛一下子都沒了, 唇角止不住的往上翹。 他有兒子了, 軟軟糯糯, 白白胖胖的兒子。 “是是是, 你有兒子了……” 沈子旭、楊學程都沒想到張澤軒平時看著一本正經的, 做事也謹慎周到, 私下里竟然是個炫娃狂魔, 這兒子都還沒親眼見到呢,就見天在他們倆跟前炫他兒子多可愛、多聰明、多……把世間所有美好的詞匯都往他兒子身上砸, 也不怕他兒子承受不??! 沈子旭、楊學程心下吐槽, 不過被張澤軒這么天天念叨,他們也想兒子了。大半年沒見, 也不知道家中媳婦、孩子怎么樣了? 要不,回頭等弟妹帶著孩子過來時,叫他們媳婦也帶著孩子跟著一塊過來?這么總分開總不好,他都已經快不記得他兒子長什么樣了。 沈子旭、楊學程這邊想著媳婦兒子的事,京城這邊張家也在想著讓兒媳婦去同城跟兒子團聚的事。 “兩口子一直這么分開也不是事兒,之前是雅惠身子不方便,現在孩子已經生下來了,等出了月子就讓雅惠去同城吧?” “會不會太快了點?躍兒還小呢?”想到一點點的小孫子馬上就要跟著他娘離開,周氏心里是萬分不舍?!耙?,把孩子留下?”這種情況在京城很普遍,兩口子出去做官,孩子因為老人舍不得,長途跋涉不方便等等各種原因被留在家里,有的不講究一點的人家還能做出來把正兒八經的媳婦孩子扔家里帶小妾去上任的事情。 只是周氏想到兒子幾封信里言語間對看到孫子的期盼,又有些不舍得兒子失望,因此很是為難糾結。 宗氏輕搖頭,霜白的頭發隨風而動,“躍兒還是跟在他爹身邊為好,放在咱們身邊,怕是要把孩子給教壞了”她還盼著躍兒能再給張家考個進士回來呢。 “行了,你也莫要不舍了,又不是以后就見不到了。倒是白露、星星那邊,大春、子旭、學程他們跟著阿軒在同州,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你去跟雅惠說完這事,也寫封信去問問白露她們,到時候要不要帶著孩子一起去?!比羰悄芤黄鹑?,一個是一家團圓,另一個到時候她們到了那邊也有個人走動說話。 周氏點頭,去尋兒媳婦說話。 這小一年張澤軒不在,周氏跟蘇雅惠婆媳倆比之前親密了不少,聽周氏提到讓她去同州跟張澤軒團聚,蘇雅惠自是非常欣喜,這么久不見,她怎么可能不想丈夫,那是日也想夜也想,可是低頭看看身邊的兒子又兀自忍耐了下來?!败S兒還小,娘,要不再等等?”她是真心舍不得兒子。 都說女人有孩子之前滿心滿眼都是丈夫,可有了兒子,丈夫就要退一舍之地了,兒子才是最重要的,還真是這樣,她現在滿心滿眼都是兒子,是生怕兒子有一星半點不好。 “那就再等等,等孩子過了百日再走?!敝苁弦采岵坏眯O子,兒媳婦這么一說,直接就把時間推遲了。 如此一來,等到張澤軒見到兒子已經是七月里的事了。 小家伙都已經會吐泡泡、啃腳丫子、翻身了。 經過張澤軒等人一年的努力,同州現在各方面可以說是蒸蒸日上,張澤軒這個父母官,也終于有了一些自己的時間,沒事可以在家里陪陪媳婦孩子。 尤其是兒子,親親兒子的小腳,逗逗兒子仿佛身上的疲憊都沒了。 轉眼時間便到了九月間,今年的莊稼收割結束,幾畝不同時間使用了不同肥料的試驗田的數據也統計出來了。直接把收到消息從京城過來的逍遙王一行給鎮住了。 “竟然比普通田地多出三成……你到底是怎么辦到的?” 一年過去,逍遙王還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樣子,不過對于張澤軒做出的成績,他也是打心里佩服的,這是個真正能干實事的,也難怪皇兄嘴里老念著。 “也是試了很多種,只這一塊最成功罷了”為了這一塊地的成功,他可是廢了十多塊試驗田。張澤軒笑著搖頭,“這肥料是好,但用起來也要講究用法、追肥的時機,當初這十來塊地用肥,我那邊都有記錄,回頭你們抄錄回去,可以找有經驗的農人再改良改良,說不定收成還能提高” 逍遙王點頭,“放心吧,不用你說,皇兄也會找了人試的”畢竟這可是利國利民,甚至能夠讓皇兄名傳千古的大事。 張澤軒點頭,將事情交代下去,又帶著逍遙王在同州城轉轉,就沒怎么管了,等到逍遙王回到京城回稟了皇上,皇上的封賞下來,張澤軒已經抱著張躍在大棚里玩泥巴了。 “官升兩級,直接從正六品通判升到正五品同知,二十二歲的正五品”,這下不說張堯、唐淼、邱邵琳、沈子旭他們幾個,就是張澤軒的幾個師兄、甚至張澤軒的岳父也慕了。 朝堂上為此還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張澤軒升官升的太快了,將將才入朝三年,就升到了五品,讓其他人情何以堪? 可張澤軒實打實的功績在那里,那可是提高三成糧食產量啊,別說官升兩級,就是封個**伯,也夠了。 * “你倒是淡定……”外面都要瘋了,也就張澤軒自己還坐的住。楊學程難得的手里拎了一壺梨花白,找上張澤軒。 張澤軒接過對方遞過來酒杯,端到嘴邊一邊細品,一邊笑著搖頭,“這有啥?其實也沒什么變化,我不還在這北地?管的也還是那些個事兒?” 只是管轄范圍變大了罷了。不過,有同州城的成功經驗在,想來其他地方問題也不大。倒是另外一件事,“我有意明年在州府辟一處地方來建一個書院,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