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
一樣,能攀比的不多,日子自然過得平順?,F在因為芝麻,咱們大房得了個鋪子,雖說租子交一半到公中,這一半的銀錢里也有她們的一份,可到底沒現在到她們手里。我們拿到手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她們看在眼里,一次兩次還好,時間長了,心里很難不會有些想法。 娘現在拿出十來個錢,讓你爹去買兩塊豆腐,給公中添個菜,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她們自然就沒話說了。退一萬步,以后她們即便說起來,你爺奶,你二叔四叔他們也都會提醒她們……” 石頭連連點頭,張澤軒也覺得受益匪淺。 周氏笑著揉揉兩個兒子腦袋,“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明天芝麻還要早起讀書,石頭也要早起趕回縣城,娘就不多說什么了,你們以后要是有什么疑問,再來問娘?!?/br> “好,對了娘,小舅在縣城買宅子了?!?/br> “買宅子了?” 石頭點頭,“也在東街那邊,位置不如咱們家的鋪子,在更里面一點,里面是個小院子,外面臨街有一間兩平方丈左右的鋪面,我聽小舅的意思,好像有意自己開一家牙行。而且,我巡街的時候無意中見到過兩次,小舅身邊都跟著一個姑娘……” “姑娘?”周氏眼前一亮,“難不成是你小舅他有心儀的人了?” 這個石頭就不知道了。 “娘,您可以去問問姥姥?!?/br> “芝麻說的對,明兒我就回去一趟?!敝苁闲χ谔嶙h的張澤軒臉上親香了一下。 第16章 016 小舅舅周慶的親事是張澤軒姥姥一直記掛在心上的頭等大事。從女兒口中得知兒子身邊有個姑娘,老太太立馬找人給縣城里的兒子帶了信,讓他回來了一趟。 一開始老太太提到他身邊的姑娘,周慶還死不承認,后來老太太直接把石頭賣了,說石頭都看到好幾次了,周慶才服軟,“那姑娘家里是開客棧的,平時會有些接觸……她人長的好,性子也溫柔大方,我確實有些喜歡,可光我喜歡沒用啊,人家還不一定看得上我呢?!?/br> “怎么就看不上,我兒也不差啊”在老太太這個當娘的看來,自家兒子這樣能憑著自己本事在縣城買下宅子的,算是非常厲害的了。若是周慶想要在農家挑媳婦,夸張點說,這十里八鄉的好閨女可以隨他挑。 周慶心里也不是不清楚這一點,可他有些喜歡的這個人家家里條件好啊。而且就一個閨女,縣城里隨便扒拉一個,哪個不比他一個窮人家出來的窮小子強?他花光積蓄在縣城里買的那個小院子,在人家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 “娘,您就別cao心了。我之前不是跟您說了嗎?我買了宅子就成親,現在宅子也買了,今年,最遲明年,一定讓您見上兒媳婦,還不成?” “成?可你不能唬我?!?/br> 老太太對小兒子成親這事還是很執著的。 “不唬您,您看我啥時候唬過您???” 好不容易安撫好了老太太,跟他大嫂互相看不順眼的周慶也沒在家多待,就回了縣城。 張澤軒再次得到他小舅舅的消息已經是十一月底了。jiejie張月亮前天夜里戳了涼,有些不舒服,姥姥聽說了過來看jiejie。 “……已經請了媒婆上門提親,對方也應了……”眼瞅著兒媳婦進門有望,老太太說起來這事,滿臉帶笑。 張澤軒也很為小舅舅高興,想到之前石頭提過的那個姑娘,趴在姥姥腿上好奇的問,“姥姥,新娘子是之前大哥說的那個姑娘嗎?” 老太太搖頭,“不是,聽你小舅舅說,那個姑娘他倒是也尋媒婆上門探了探口風,可惜人家沒看上你小舅舅?,F在這個,是隔壁村子的,小時候被家里送去繡坊學手藝,現在在繡坊里做事。人我也見了,各方面都蠻好的……說起來,這事還得謝謝你小姑,是她給牽的線?!?/br> 竟然是小姑給牽的線?張澤軒瞪大眼睛,說來,這世上的姻緣也是神奇,兩個月前,他小舅舅都還不認識他未來的小舅娘,現在卻已經要娶她了。 俏皮的眨眨眼,張澤軒突然笑著轉頭望向周氏,“娘,你說能不能讓小姑也替我尋個嫂子?” 周氏愣了一下,反應過來,笑著揉了揉張澤軒的小腦袋,“你個小機靈鬼……”不過話又說回來,倒也不是不行。 周氏隔幾天去縣城看石頭,給石頭送些吃的用的,就順便給張白露也送了一份。 宗氏不明就里,只當周氏心疼小姑子,見了,心下自然歡喜,在老張頭和回娘家的張谷雨跟前把周氏好一頓夸。 “這個大兒媳婦是真的娶對了……” 張谷雨笑著打趣宗氏,“難不成,二弟妹,三弟妹,四弟妹就娶錯了?” “娶錯不至于”宗氏笑,“老二媳婦,老三媳婦,老四媳婦也都還不錯,可這人不就怕個比嗎?”沒有老大媳婦珠玉在前,其他幾個兒媳婦還是不錯的,有了老大媳婦做比較,其他幾個就不怎么夠看了。 這還真是,她自己不就這樣。如果沒有之前沒分家前的糟心日子做對比,她也不會覺得現在勉強飽腹的日子有多幸福。 搖搖頭,將錢家那一地雞毛拋到腦后,張谷雨繼續跟她娘說周氏。 說到周氏為了感謝劉總捕頭把自己的好料子拿出來做禮,張谷雨不贊同的看她娘,“您當時就應該把您那匹拿出來,這時候怎么能讓弟妹破費?” “我那當時不是一時沒想到嗎?她都拿出來了,我再拿出來反而不好。再一個,娘想著反正那料子,娘也是準備給石頭成親的時候留著的,用不到別人身上,也不打緊?!?/br> 張谷雨搖頭,那怎么一樣,不過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再說這些也沒什么意思,張谷雨便也沒再吱聲,轉而問起張澤軒讀書的事。 她家小子比石頭還大一歲,之前錢家沒分家,沒能讀書,現在終于分出來了,她也想送兒子去讀一兩年書,多少識幾個字。 “我看芝麻跟堂哥學的挺好的,要不我也把孩子送回來跟堂哥學?”就是稍微有點遠,來回跑,不怎么方便。 “送回來干什么?你們村里不也有村學?都是村學能差哪兒去?你又不是要孩子去考科舉。至于說芝麻學的好,不是我這做奶奶的夸,那是我家芝麻自己聰慧努力…… 你有些日子沒回來了,不知道,芝麻他才多大?那么點小人每天那么早爬起來上學,刮風下雨,從沒抱怨過一句,從村學回來還堅持練字、背書,上學沒幾天,你堂哥教的那個什么三百千就背的比什么都溜,字也寫的像模像樣,現在已經在背什么語了。 你堂哥都說我們芝麻那是個讀書的好材料,將來說不得可以再現祖宗榮光呢。還說翻了年就讓芝麻試試去考福靈書院,其他孩子能跟芝麻這樣?” 那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