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來,卻沒有人開口說話。 “明、明哥?!逼萑A庭開口,許是第一次這么稱呼明田,她顯得有些別扭,不過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繼續道:“不用怪他們,是我自己執意要過來的?!?/br> “無論江南還是嘉陵郡,都已經有人在治理了,想來即便算不上風調雨順一派太平,也是安穩的很,但是白渭關這邊正值戰亂,白臺州大后方百姓四處逃逸、人心渙散,正是需要安撫的時候。我覺得……我可以一試!”戚華庭昂首道,面色堅定。 她是個很大膽的人,要是膽子不大,也不會敢逃離父親戚陽先生給她營造的那個舒舒服服安安全全的小家,而夜半出逃、千里北上至此。所以,她戚華庭要做,就要做的最好! 江南此時雖有百姓叛亂,但大多是小打小鬧,朝廷駐兵就足夠應付,那里比起戰火紛飛的北方來說簡直就算得上一個太平天堂,而且那里是玲瓏姑娘教書的地方,她去,派不上多大的用場。而嘉陵郡,眾所周知,明軍是從溝磐崖一戰成名的,嘉陵郡堪稱是明軍的老巢。一路上她早從石青幾人那里聽聞嘉陵郡被明田治理后的太平景象了,況且現在嘉陵郡無論是文還是武都有杜湘和來福這兩個“前輩”以及明田的“心腹”鎮著,她此時去,也沒什么大用處。 戚華庭是個膽大心細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可能比她的父親戚陽先生還要狠辣果決,一旦認清道路,下定決心,她比所有人都能堅定的走下去。所以,一派細細考量之后,戚華庭很快就舍棄了去一派歲月靜好的江南教書的打算,也舍棄了去嘉陵郡明軍老巢學習網羅的打算,而是不顧戰亂、冒著兵荒馬亂、東躲西藏的危險,來到白渭關,來到周明田的身邊,為他治理白臺州! 不入虎xue焉得虎子,戚華庭選擇了最危險,卻也是最能磨煉人的、能讓她最快成長的一條路。 聽得戚華庭的這一番話,明田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 他笑得肆意,伸出手背擦了擦臉上他人的鮮血,眼底中似閃著光,他看著戚華庭笑道:“好,華庭不愧是華庭。若你不敢來此,我倒有些失望了?!?/br> 短短的一句話,表明他知曉戚華庭心中的盤算,也同意了她的一番作為。 戚華庭心下大喜,不為明田同意她的盤算,而為明田對她的了解。 這是一種如遇知己和伯樂的喜悅。 事實上,明田選擇戚華庭也是大有原因的。無論是在青山書院的三年,還是在外的這三年,明田都碰上過許多有識之士,這些人,只要一經明田的教(洗)導(腦),就可以成為杜湘那樣的手下,但是為什么六年來,他偏生對許穆青和戚華庭念念不忘? 因為他們兩個都是當世不俗的才貌雙全之人? 還不是因為他們兩個是被系統選中的,此世界的氣(男)運(女)之(主)子(角)? 身為氣運之子,就是有能比路人們讓明田高看幾眼,不惜花費時間精力親手洗腦的存在。 作為一個終極反派,明田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要從氣運之子們的手下存活下來、茍且偷生;不是打敗氣運之子們,讓他們從終究反派手中苦苦求生,享受凌虐氣運之子們的快感;而是讓氣運之子們成為你最忠實的擁泵,最出色的手下,最狂熱的信徒,讓一干氣運之子們為了終究反派的一個想法而奮不顧身! 簡而言之,化敵為友,借用氣運之子們的氣運來做自己的事情,卻讓氣運之子們更為尊崇你。 秦家五朵金花里的三個氣運之女是這個道理,這里的許穆青和戚華庭,亦是如此。 明田相信,有著戚華庭的氣運和她的才智,再加上五萬明軍鎮守白渭關,今日白臺州這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場景,就會成為第二個嘉陵郡。 身為一個反叛軍將領,居然對外幫著朝廷攻打侵略者保家衛國,對內收服當地官衙將占地治理的風調雨順萬民向之,明軍,也可堪稱是當世第一奇葩了。是以,雖然明田沒有表現出任何要稱王稱帝的念頭,但在嘉陵郡和白臺州,乃至相隔萬里的江南,明軍首領“明哥”的聲望民心,絲毫不比惠帝差,甚至隱隱有超過的趨勢。 要稱帝,先贏民心。 這點,明田做的很好,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好。 至少,京都中的惠帝等人已經坐不住了。 派遣來使招安? 使得。并且這還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但是同樣的,惠帝已經派人去找常隆老將軍調兵,去往東海軍營調兵,往西北調,想要先禮后兵,強迫“明哥”“招安”。 這一行動,受到了京都文武百官的一致同意。就算許穆青,也在沉默中默許了,隨后默默地將這則消息傳遞給了遠在白渭關的明田和嘉陵郡的杜湘等人。 正值戎族、羌族兩外族入侵的當口,朝廷大軍卻要商討抵抗外族軍功赫赫的明軍了。 畢竟,即便軍功再赫赫,名聲再響亮,在惠帝一行人眼中,明軍,就是徹徹底底的亂黨!網羅民心,大肆招兵買馬,占地自治,擁有神器般無往不利的火藥,這一項項一樁樁,都已經超過了惠帝的底線。 明軍之于朝廷,甚至是比能夠求和共存的羌族、戎族更大的威脅,如噎在喉,讓人不得不除! 當然,朝廷對外放出的風聲卻不是這么說的。而是說,兩族入侵,朝廷危在旦夕,惠帝有感明哥功勞,明軍之勞苦,特地派遣東海軍營八萬兵馬西行,前來援助明軍,共同抵抗羌族人。 至于援助中途,或者援助過后,明軍因“歸順朝廷”,接受整編,明哥自會封王拜將,但自此,就失了兵權,或者,明哥選擇另一條路,明軍因“戰事激烈”,而全軍覆沒,那也是相當可行的。 惠帝一行人的所思所想,明田早有預料,他不動聲色地繼續“抵抗”著羌族的“侵略”,在有著戚華庭相助之下,將白渭關以及白臺州治理的死死的,百姓出關入關皆要盤查。以致于,朝廷沒有收到白渭關戰事的絲毫消息,以致于,朝野上下皆以為,明軍抵抗十數萬羌族人,已是彈盡糧絕,幾近全軍覆沒。 沒人知道,明田已經開始往羌族老家打了。 在明軍重新奪回白渭關,將羌族人徹底趕出白臺州后,明田就開始和戚華庭配合著治理白臺州,大肆征兵。在同為五萬明軍的老兵們日夜練兵洗腦的情況下,新出爐的三萬白臺兵,也各個熱血沸騰的,每日里扛著槍站崗,猶覺自己成了保家衛國的大英雄。這種入伍如英雄般的自豪感,讓他們覺得加入明軍甚至是比加入朝廷的軍隊更加正規、更加讓人向往的存在。 而且明軍的宣傳也沒說錯,他們的確是大英雄,趕走兇狠的羌族人的英雄。 是以,明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