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旱和大蝗加上隔壁鄰居的覬覦都沒能讓李二屈服,正所謂風雨過后就是彩虹,風雨飄搖的大唐帝國,還就真的風調雨順了起來。別的不說,就去年……是沒有任何洪災或者是旱災的,也沒聽說因為缺水或者是雨水下的晚了或是早了造成個什么山林垮塌的事情。那也就是不能用這個理由來給玉帝開脫了。只聽小白龍一聲冷笑:“不過是遲了半個時辰下雨,沒耽擱春耕,也沒澆著糧食,除了袁守城與我那涇河姑父,再不會有人關心的這雨到底是何時下的?!?/br>“是,我姑父未曾按照玉帝旨意降雨,但天下間國家城池無數,需要照顧的地方比比皆是,降雨幾何按著天條自有有司確定,即便如此那定的也只是一年的數量,何時下,一次下多少,我龍族完全有權自決,玉帝從來事忙并不過問,為何卻在我姑父與袁守城打賭之后,巴巴降旨下來對此等雞毛蒜皮之事指手畫腳?”——什么事情算是“雞毛蒜皮”,其實可以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只論大唐一個地界,從好算考慮,只算有十個級別高到需要玉帝親自注意的,類似于長安城的城池,一個城市一年下雨湊合湊合算有個二十次已經是很少了,算總數一年也有兩百次雨,那問題就是……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玉帝要盯著只是大唐境內所有的降雨問題,一天就需要下兩百道圣旨。然而天庭管的是天下四大部洲喲親。按著西游記一路上會遇到的朱紫國女兒國等國家的描述,這些國家實際上并不比大唐弱到什么地步去,湊個整算這樣的國家有十個,那也是兩千次喲親。不說下旨這么一個程序了,說蓋章吧,一天兩千個章。玉帝陛下您即便是從封神之后才開始正式辦公,還是按照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的工作量計算,那也是有個一千多天了吧,您那玉璽……十萬次。工作量請君自行體會。陛下您還真是不辭辛苦??!我都不想心疼您了,我心疼玉璽。還只是下雨喲~~~唐僧默默抹一把額頭上的冷汗。被自己的師父灌輸實變函數就算了搞毛線老子還要聽你講初等數學!于是,唐僧弱弱道:“說正題,到底為什么玉帝會突然在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上下旨?”“之前有過這種事情?!毙“埪柭柤?,“天命所在,比如……孔明與周瑜火燒赤壁那天晚上?!?/br>唐僧又是一噎。那天晚上你下雨試試?大漢命不該絕,天數所在,合該三國鼎立,你要是毀了天道……上一個敢毀天道的通天圣人已經被鴻鈞道祖親自鎮壓,困在紫霄宮里吃牢飯了。“有一種可能,是袁守城與玉帝有些關系,乃至于是玉帝在天宮呆的無聊,自己下凡扮作袁守城,興致來了就非要給個漁夫算算哪個地方有水族比較多,然后坑了我水族一把?!?/br>唐僧扶額:“換一種猜想?!?/br>小白龍也知道這種想法過于驚悚,于是從善如流換了一個——或許袁守城和玉帝沒啥關系,只是用青詞或者是別的什么法子告訴了玉帝這件事然后求雨,玉帝單純的因為袁守城上報求雨的整個過程馬屁拍的很溜,所以也不查一下前因后果也不管符不符合的相關規定,總之隨手就批準了。然后呢,等事情出來,涇河龍王上天受審,前因后果大白于玉帝之后,玉帝惱了——我才不承認是我做錯了呢哼唧!就是你抗旨不準!為了我天庭boss的面子你必須死!長臉,真長臉。唐僧捂著胸口。昊天陛下真的不是我基于我截教余孽的身份看你不順眼。講道理,我覺得這事兒你做的出來,我甚至開盡腦洞都洗白不了你。看著唐僧這一臉的糾結,小白龍還以為是玄奘不信,又道:“師父,即便上面的那些事都有些捕風捉影只是我自己猜想,一面之詞,但并不是沒有其他事情的?!?/br>“嗯?”小白龍只露出一個詭秘的笑來:“我整個龍族都得了旨意,從今往后除非披香殿中雞吃完米山,狗舔完面山,油燈燒斷鐵索,否則不許我龍族自行決定往鳳仙郡下一滴雨。這旨意來的奇怪,我父王連帶幾位伯父叔父都問過玉帝到底為何,您道是,什么原因???”第18章龍騎士唐僧鳳仙郡這個話題……都別說玄奘了,連悟空都是一臉懵逼。“個人恩怨?!毙“堃荒樀淖I嘲,“鳳仙郡郡守本是個愛民如子之人,不過是在玉帝出行,見了供桌之后正欲享用一番,卻不巧郡守推倒了供桌,又有一條狗路過,吃了本應當是入玉帝之口的東西,如此下了陛下的面子,難免引了陛下大怒降下旨意?!?/br>玄奘:……悟空:……這事兒更沒法洗白了。且不說推倒了供桌算是多大的罪過,玉帝您也不是每次都會去人間吃東西,人間百姓愛惜糧食,東西供完了之后分而食之,吃不完的丟了喂狗這不是常事兒嘛?好吧,即便真的這件事相當值得生氣,您吃和狗吃真的是天壤之別,那食物被您吃了就應該感恩戴德,那也是郡守一人之過,何至于連累一郡百姓?太兒戲了吧?“這事兒說來也是滑稽的緊,玉帝陛下就是比我們龍族生來高貴,他自己的面子被掃了,于是就非得一個郡的百姓都跟著遭殃,那郡守不過是個凡人,哪里有那個完成玉帝三個條件的能耐,說白了不過是要逼所有下過他面子或者有可能知道他面子丟了的人去死罷了?!?/br>“是啊,他天帝尊面自然是尊貴無比,容不得半點踐踏,那鳳仙郡郡守連帶所有百姓都活該去死?!毙“埪曇舯?,“他天帝丟了面子尚且跳腳如此,我水族丟了性命,就活該忍著?”一番話說完了,唐僧陷入了沉默,小白龍也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氣一般。“總之,我和父王觀點不同,吵了起來?!彼麩o所謂地聳聳肩,“再之后一個氣不順……我便砸了殿上明珠。父王到底膽小,生怕我這些大逆不道的話被玉帝知道了,連累了整個龍族,索性上告凌霄寶殿,以我打碎了殿上明珠為名,說我忤逆?!?/br>一時之間,玄奘也有些唏噓。——其實,這事兒說白了無非帝王心術而已:帝王以其威勢難測,才能讓下屬隨時保持戰戰兢兢和對帝王的必須的尊敬。天子顏面無小事,哪怕是做錯了,也要強行說成對的,更何況……帝王權勢掌握久了難免多疑,任何的不服從都能讓其猜測這一次是這么一個小細節上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