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
為一個凡人,似乎也不必對神仙畢恭畢敬的感覺。玄奘所說的,是他治下的大唐。一切的努力和熬夜批公文都沒有白費!你是神仙佛陀你很了不起沒錯,但我們凡人,當然也該有自己的驕傲。總之,李二被玄奘這一個馬屁拍愉悅了,愉悅得自我膨脹著乃至于都不想給觀音菩薩行禮下拜了。甚至于李二也挺想知道玄奘那個疑問之下,到底答案是什么。而菩薩,現在看不清玄奘到底是個啥路數,只能靜觀其變。玄奘笑著道:“因為它就在那里?!?/br>這話什么意思?簡單講,高中物理課本上有一個疑問——-“人為什么要攀登珠峰?”-“因為它就在那里?!?/br>人族對未知的好奇,對掌控整個世界的期待,一直都植根于血脈基因之中,從不因為是道教還是佛教的信仰,不因這個年代是封神還是西游而產生任何變化。而這或許才是人族最后以孱弱之身掌控了整個大地的原因。玄奘續了一句:“不過是覺得這件事值得去做,做起來有意思,做下來有價值,那就去做嘍?!?/br>觀音默然。其實記憶里,也有那么一群人,想截取一線生機,想在無所不能的天道之下逆天而行,想讓濕生卵化之輩和他們這群天生地養道德高深的處在同一個水平上,然后就去做了。失敗是失敗了。但誰敢說那樣的上清圣人就不厲害了?誰敢說用那種渣的不行的跟腳修煉成大羅金仙,三尸斬盡六氣拋的那群人就不厲害了?半晌,觀音只幽幽說了一句:“法師只記得這句話吧,貧僧在西方等大唐使者大駕?!?/br>沒錯,那些曾經努力過的圣人神仙是值得尊敬。但尊敬他們,并不意味著我會尊敬你們。佛祖給我說過取經人一路上會經歷的艱難險阻,平心而論,若是我是個凡人,走這一條路也會覺得無比艱難。而你大唐之人,若能走下來,那才是你們一臉平靜且從容地說出“繁華富盛”與“因為它就在那里”的底氣。不然我只等著你的使者哭唧唧地找人到南海求我幫助。然后嘲諷你一番^_^。觀音也不想多說,直接踏著祥云飛走了。——講道理,看到玄奘這個態度,菩薩對玄奘能親自去取經,已經不怎么抱希望了。當年金蟬子能夠因為褻瀆佛祖被貶下凡塵輪回受苦,似乎也沒有悔改嘛……已經暗搓搓換了個殼子的玄奘只灑然一笑,雙手合十,躬身相送。到這時候,李世民才問:“如今水陸大會已畢,我大唐難道真的要派人去踏那千山萬水?”玄奘理所當然答:“陛下難道就不想用傳說中的大乘佛教來做個法事,試試看?”“可是一路辛苦……”“那又如何?”玄奘嘴角含笑,眼神清明,一身緇衣被風吹起,雖然不是最sao包的白色,那股子從容卻依舊看的人心動神搖。李二,當然是高興的。我家……不,我國的法師,就是這么大乘佛教也是說取就取的霸氣!我大唐也應如此!就問你怕不怕!“確實,那也不如何?!崩钍烂襁@個收集癖露出了一個相當霸氣的笑容,那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想要哪家破產哪家就破產,想滅誰的國家滅誰的國家,取西經計劃可以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的德行簡直閃瞎人眼,“我大唐怎么能沒有大乘佛教,哪怕是拿回來收藏也是好的嘛?!?/br>玄奘笑著躬身:“陛下說的是?!?/br>他突然之間,就想到了法明師父曾經搖頭晃腦說過的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時候聽著覺得有些矛盾,現在突然隱隱的有了一些了解。大唐是開放的,又是強大的,它解決了肆虐多年的突厥,解決了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煙塵,已然從荊棘叢生的環境里殺出一條血路來,在李二陛下的帶領之下已經漸漸走向最繁華的道路。但大唐又是危險的,吐谷渾蠢蠢欲動,吐蕃的松贊干布對大唐現在是友好的,但其成長起來之后對大唐也難免是一個威脅,而東邊的高句麗也是看起來恭順但實際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國內是繁華無比,民生漸好,但陛下依舊有被門閥政治威脅,五姓七望和關隴貴族兩方勢力之間拉鋸的不行,皇權并未被加強到頂點,暗暗之中情勢也是蠢蠢欲動。它開放,但開放之中也有危險。當然,也只有現在這樣的時候,才適合于文化開放,才不是陛下的一言堂,也是現在,才是變革的好時候。取不取西經這件事,已經在收集癖李二陛下和冒險家玄奘法師的微笑之中敲定。于是進一步的計劃,當然就變成了“誰去取西經”。針對這件事兒,李二想選個靠譜的人去自不必言,玄奘和法明之間,自然是產生了一番爭吵。玄奘的意見是:在大唐境內找個會道術的人直接飛過去,拿西經,回來。還能趕上晚飯。多好。而法明到底是不想毀了西游記這么一個精彩的故事,更不想讓大圣爺真的在五指山下無期徒刑到死。但又不能說你的徒弟等著你去拯救啊徒弟你不能消極怠工??!于是法明搜腸刮肚之下才想起了現代社會里面的“取經陰謀論”,用一副長者的語氣給玄奘說了:“徒弟,你真的相信,菩薩說讓派人去取經,真的只是為了取經?”“你理解了道不輕傳,派人去歷經千山萬水,這才顯得虔誠,這是一個原因,但絕對不是全部?!?/br>玄奘默默聽著。法明想了想,直接道:“可還記得為師給你說過的饑餓營銷?”玄奘學霸:……想了想,開口道:“商家提前三個月說什么什么的東西有如何如何的好處,滿世界說完了,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這才大賣特賣?而大乘佛教,就是那個即將走上柜臺的東西?”法明幽幽點頭。玄奘一臉懷疑:“佛祖不會是這么精于算計之人吧……會不會是個巧合?”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來自狄更斯的。全文如下: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注釋2:那個攀登珠峰的意義真的是高中物理教材梗,當時看的我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