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點別的事。大殿中官員云集,一部分關注著他們這邊的情況,另一部分嚴肅得像一具雕像,讓人看不出到底在想些什么。方池默默地打量著他們,最前方站著的紫袍大官想必就是丞相了,他表情嚴肅,和左手邊的朝臣輕聲交談,不知在說些什么。忽然,丞相與那名官員的目光朝他們這邊看來,方池避嫌地低下了頭,待察覺他們已經收回目光,這才抬起頭來。沒想到,這一抬頭,竟然和丞相旁邊那名官員的目光直直撞上,方池的震驚表現在臉上,那個官員溫和地沖他笑了笑,方池不敢喜形于色,謙卑地低下了頭。但是他心里知道,那兩人似乎在關注自己。為什么?他問系統。他什么也沒做,發生這事,肯定是上官逸自己的機緣。“丞相旁邊的那個人是吏部嚴大人,他正為大女的婚事煩憂,今年開春,他被夫人催著要來京城青年才俊的八字,和他女兒的合在一起交給術士算,最后算出幾個八字契合的,這些人上了他的心,其中就有你的名字,他今天遇見了你,多看了幾眼,應該是滿意吧?!?/br>方池十分懵:“可上官逸不是京都的青年才俊啊?!?/br>上官逸老家江陵,父親只是一名秀才兼教匠,家里甚至連寬裕也算不上,為什么嚴大人會算他的八字。話說,他的八字是怎么泄露出去的?他忽然想起,在如夢樓,有人問過他的八字,那時他還覺得奇怪,那人說要介紹一門婚事給他,他還笑他一介書生,當什么媒婆,現在想來,就是這個了。“嚴大人不像夫人一樣眼界狹窄,只看重家世背景,因他自己是農家出身,所以希望女婿品行端正,如果從小就懂得持家,那以后在官場為人處事才夠聰明?!?/br>聽了系統的解釋,方池算是搞明白了。說來他想的確實不錯,嚴大人注意到他確實是上官逸的一份機緣,雖然最后上官逸沒能成他女婿,反而被好友丞相大人搶了。方池覺得此事對他而言是一大優勢,很顯然,借助嚴大人,他這個人在丞相心目中算是有一席地位了。丞相起碼不會連他姓甚名誰,在哪兒見過也不知道。沒想到在殿試場上還有這樣一件好事等他,方池暗暗竊喜,再加上今天是上官逸將狀元收入囊中之日,對于他而言,今天簡直是被幸運女神選中了吧!皇上終于回到了清和殿,將考察繼續下去。貢士們一個接一個地發言,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慢慢度過。方池如同被注入了一股新力量,整個人煥發出奪目的光彩,馬上輪到他發言了,他感覺自信心在胸口膨脹,簡直有種無所不能的錯覺。“貢士上官逸,字清淑”隨著太監報號的聲音,方池緩步出列,站在人前,行了個禮。然后他抬起頭來,雙目霍亮,擲地有聲地說道:“學生上官逸,有幸生于太平,長于安定,圣上恩科行于海內……”他冠冕堂皇地夸獎了皇上一番,這是其他的學生多數沒有做的,他們急于表達觀點,忘記了拍皇上馬屁,有的人即使做了,也做得不到位,聲音怯懦,缺乏勇敢。方池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吐字清晰,毫不含糊,待他做足了鋪墊,殿中官員的面目都和藹、明亮了起來,仿若被夸的是他們一般。光大帝坐在龍椅上,仔細聽著,神色莫測。方池不敢鋪墊太久,老話是過猶不及,他立刻進入正題:“學生不敢妄言國中體制、民政弊端,皆因學生在此之前僅是一介書生,閉耳不聞窗外事之日多,考察民政力所不及也。學生所能言者,乃治蝗一事?!?/br>沒錯,上官逸的標準答案說的就是蝗蟲吃莊稼,百姓顆粒無收的事,他的切入點小,但是麻雀雖小,利益卻大,能想到蝗災,算是他的創意了。果然他剛把“治蝗”說出口,龍椅上的那位就眼前一亮,似是沒想到除了水道、溝渠、義倉、賦稅之外,還有這樣新的思路。方池已經把上官逸的話背得滾瓜爛熟,說起來流利無比,毫不出錯,偶爾也會停頓,告訴別人他邊說也邊思考,并非全打好了腹稿,以增強他是即問即答的可信度,免得答得太順暢,之后有人誣陷他早知道了命題。他引用幾本農書中治蝗的建議,其中有本農書現在已經絕版了,在場大學士家里都沒有收藏,他們見他能說出來,暗想他書讀得多。除了農書之外,方池還引用了史書中的相關論述,做到了經史子集全部涉及,博古通今,毫不武斷。他的話條理分明,意見切中要害,大家聽得有些著迷,有人暗暗驚嘆,這個讀書人的深淺真是莫測,這哪里是“閉耳不聞窗外事”,他知道的顯然不只是書簍子里的那點兒事啊。方池語音清亮,將最后一個字吐出,全場肅靜,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傳出些微的回響,震蕩在官員們的耳中,給了他們更多沖擊。光大帝沉默良久,旁邊的大太監看懂他的臉色,沒敢繼續報號,而是靜靜等著他開口。光大帝在沉默之后給出了回應:“你叫……上官逸。是么?!?/br>“學生正是上官逸?!狈匠孛氐?。光大帝點了點頭,向旁邊的侍者使眼色:“賜酒?!?/br>然后才向太監示意繼續報號。太監這才拖長了聲音說道:“貢士許文強,字恪之——”那侍者走下玉階,手中拿著賜酒,向方池走來,方池把酒杯接在手里,震驚莫名,穿越到古代這么久,這一刻他好像終于感到了封建帝王□□制度的威力,僅僅是這一杯酒,本來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杯酒,但是此刻他心頭有多么驚喜喲……周圍人密切注意的目光,還有那種成功的預感,太迷人了,他終于知道,為什么那么多梟雄為皇位拼死拼活,他也終于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為了皇帝不惜上刀山、下油鍋。這都因為,皇位的魅力太大了,今日光大帝一個青眼,就讓周圍的人全部都對他敬若神明。他喝下皇上的賜酒,覺得這真是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酒。……接下來的選拔,方池一直都在走神,雖然表面還是波瀾不驚,但實際上內心輕飄飄的,已經有點兒找不著北了。這情況一直持續到……有個清明的聲音驚醒了他。“學生何微?!?/br>是何微,方池驟然驚醒,瞳孔縮成了針眼般大小。他該聽過了自己的回答了,不知道對那段圓滑無比的開場白,那振振有詞的論調,他作何感想。不知對他那每日在床上睡大覺,書不讀正事兒不做,卻敢在臺上狂言“雙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