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
上了逍遙阿哥的日子。 平遙的戒毒告一段落之后,羅協將手頭上整理好的材料讓哥哥胤禛和七阿哥胤祐一同面見康熙。 這點,羅協不擔心康熙不同意。畢竟他可是個用水晶抽煙管親自給大臣們戒煙的皇帝。 若知道大煙是毒, 怕是他比誰都下狠心要禁-毒。 他的兄弟都是能干的。 七阿哥知道戒毒的法子,四貝勒爺親自查的大煙來源渠道,九阿哥手下的商隊能直接在港口攔截走私大煙的貨物。 戶部的余孽們在經受深夜被催款的恐怖之后,如今都是按部就班的還款, 每月到時到點拿著銀子過來。 康熙皇帝收著戶部的追銀再拿著禁煙的罰款,胤九書局、天仙居還有皇家銀行, 自行車雖然不走民間渠道,但單輛的價格被炒出了天價, 簡直就是隨時隨地生產的最好的賞賜之物。 他的避暑山莊建得不亦樂乎。 羅協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般的去戶部打卡,胤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其他朝臣們一個看不慣遞了折子上來,羅協開口就是他今日去找十三阿哥談事, 再來就是找十二阿哥出門……總之來一個折子他就是扔一位阿哥出來, 每位哥哥當場都得認, 認得還十分爽快。 誰不知道小十四手里頭的好東西是最多的, 他不想忙活就不忙活唄,六部還少他一個干活的? 人家呆在不出門, 能做出的東西的都比他們在外奔波的好得多。 康熙四十四年的夏天, 蘇麻喇姑歿了。 當時皇帝還在外出巡,愣是停靈等到他回宮后,才安排下葬。 十二阿哥自然是傷心得不成樣子。 宮里眾人都對這位忠仆敬重得很,一時氣氛著實哀傷。 羅協眼見十二阿哥日漸消沉, 便讓七阿哥帶一帶他。 禁-毒之事也需得人幫忙才是。 算算日子,距離父子倆真正崩盤的時間不到三年,羅協想幸而他前期忙碌,接下來都是韜光養晦的時候,他必須過得恣意些,便也真的日日逍遙。 清晨倒是保持早起的習慣,畢竟當個背景板而已。 一下朝人不一定往戶部去,能留在宮里多半是去永和宮看望額涅。 早早出宮,回去能玩的事情就太多了。 第一件事是陪孩子們玩。 到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二月初八日,羅協得了第三個嫡子后,夫妻倆都覺得差不多了。 教育是一件累心但有成就感的事情。 羅協是先從搗鼓玩具開始的,家里什么蹺蹺板、秋千、滑滑梯做了一整個園子,室內室外都有,防護措施也讓人做齊了。 從前他也做了個滑滑梯給弘暉,不過到底當時不是自己的地方。 如今這園子哪個孩子不愛來? 于是,十四府邸一天天熱鬧得跟個幼兒園似的。 他這些侄子侄女們就沒有一個不喜歡十四叔的。 做完玩具,升級到棋類,羅協把現代的跳棋、西方棋都整了幾副,輪流教輪流玩。 待孩子再大一些,羅協便在書房里折騰一套紙畫教材,內容是早教兒歌、英語歌、拼音字母歌和數字歌。 每天和孩子們玩,時間過得快得很。 時不時地,春天來了到郊外踏青放風箏。 夏天到了,端午節吃粽子、看龍舟。 秋天來了,吃月餅、賞月、登高采菊。 冬天來了,就在園子里做雪人,打雪仗。 羅協也不是真的沒管朝廷的事,但他主要作業在于繼續出書,把他記得的關于飲食、瑜伽、禁毒、美容美發等內容,時不時的整理出來。 他知道按照自己這個節奏下去,有許多事會被人問及,那不如都先寫好,現在不能發表,往后雍正朝便很好發表。 光是他一個人鬧著玩或許還沒這么多玩意兒,可是經不住他那十一位哥哥大力配合。 這一個個的,像是怕別人不知道他“偷懶”似的,閑著沒事就帶著新玩意兒過來找他,或者給他送個什么新鮮的活物。 這皇家出手,必屬精品。 十四阿哥府邸空的屋子多,羅協索性又開了間,專門養貓啊狗啊,魚兒鳥兒烏龜的,就當成生物館了,他還交給孩子們收集植物標本以及蝴蝶等昆蟲標本。制作標本的化學物質是他從系統商城里買的,花的居然是孩子們給的人氣值。 羅協一點沒虛,有錢就要大膽花。 人家要沒看見過程,只當這是畫出來的,栩栩如生。 再說,羅協也不會輕易讓人進來,不過都是為了孩子教學罷了。 在這個階級分明,人命還不是很值錢的年代,他想將“人命關天”的想法交給這個王朝的下一代。 上位者的影響力總是驚人的。 他們出門的時候也總會帶一些植物、生物回來,羅協自己不懂,便不停請教,若有合適的花匠、馴獸師便請到家里來。 重活一世,羅協本就興趣愛好廣泛,為了教育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他便也一樣一樣跟著學。 這“游樂園”、“科技館”、“動物園”、“瑜伽館”……都在家里開起來后,羅協還想著要不弄個博物館? 后來想想,如今的玻璃造價太貴,技術手段明顯不是一個兩個標本能比的,便作罷了。 羅協還把世界地圖順手畫出來了,當然中國的地界會產生許多虛線,畢竟版圖和現代不同。 不過他只和孩子們說,這是十四叔做夢的場景,這是他們之間的秘密。 他不知道的是,這張地圖改變了下一代,他們產生了回去出去世界的想法,并多有實現。 羅協以一人之力,而且是專人進行的興趣愛好,在孩子們的心里撒下了一顆又一顆的種子。 看起來一直是兩人世界的浪漫,羅協將言傳身教進行到底。 不過在外人看來,純屬就是風花雪月、浪費光陰,一個大好男兒在家天天和婦人一樣陪著老婆孩子,除了出去玩就是在家里玩。 偏偏人家還樂此不疲。 這一年、兩年,大家也都慢慢習慣了。 先前風口浪尖的十四阿哥,仿佛當年只是驚鴻一瞥。 大部分不再揪著不放,唯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人不過是潛龍,什么時候出來都能掀個大風浪。 康熙沒空管他,或者說覺得他還年輕,孩子喜歡如何便如何,先頭事情做得已經很是不錯。 把人揪過來,他就能給你病痛好幾日。 回頭他去了永和宮,德妃娘娘還突然垂淚給他看,想著到底是小兒子,心疼些也好。 前頭他留下的好些東西也很是夠用了。 羅協便是看準了康熙皇帝的守成,這才在自個家里浪得飛起。 *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捕獲明崇禎帝后裔年已七旬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