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若接通,只聽見里面傳出趙云屏的聲音:“他看到邪氣了,是不是恢復了?”“沒有?!?/br>不出蘇文若所料,電話的另一邊果然是吳憂,吳憂的回答很堅定。趙云屏問:“現場沒處理?”“時間緊……處理不干凈?!?/br>“照這個趨勢,要不了多久,他就會全知道的?!壁w云屏說。“現在說……他不信?!?/br>聽到吳憂的話,蘇文若點點頭,他現已經滿是懷疑了,周圍人串通起來,說好聽點是隱瞞他,說不好聽就是拿他當猴耍,這懷疑在心里生了根,即使周圍的人現在說了真話,他也是鐵定不信的。轉念又一想,在這種全是謊言的環境中,自己還健康的活著沒成為一個反社會,心理真是強大極了,給自己點120個贊。吳憂又問了幾句,趙云屏答了幾聲,電話掛斷,蘇文若也隨之掛斷電話。他對竊聽自己同事的電話毫無愧疚之心,甚至連借口都不找,可見,心臟的世界,凡人是無法理解的。趙云屏話里沒透露太多的信息,但蘇文若還是清楚的聽見了一個詞:邪氣。邪不勝正,邪門歪道,你中邪了,你邪魔上身了,生活中用到“邪”字的地方不少,但這些都不是蘇文若找的,他要找的是樹干上撩繞的黑氣,是自己肚子上傷口上覆蓋的讓傷口久久無法愈合的黑氣,是白桃用石菖蒲的藥劑想要消去的黑氣。周圍的人是不會說的,但是現在已經是網絡時代了!網絡時代!蘇文若在搜索欄里輸入:邪氣。零點幾秒之后,跳出了幾十萬條記錄,蘇文若從人氣最高的回答慢慢往后翻,各種封建迷信的說法,無數不知所云的解釋,但在這么多詞條里有一篇非常魔性的論文。這篇論文叫,這篇文章一上來就用牛頓三大定理,拉格朗日麥克斯韋方程組以及一長串蘇文若連名子都沒有聽過的定理和公式,演算了洋洋灑灑幾十頁,得到“這個空間由多個相互關聯、但不同性質的世界組成,物質和能量在不同世界流轉”。到這一步都還在科學領域,但下一步就跨越到玄學了,作者得出一個結論:世界如果是個球,那么這個球被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一半魔界,另一半又被分成三份,最上面是仙界,中間是人界,下面是鬼界。人活著在人界,死了去鬼界,可以修行成神仙上仙界,同時,作者對魔界也進行了定義,說魔界的物質是反物質,或者魔界的物質是介于反物質和正物質之間的中間物質,魔界物質在人界滯流會留下痕跡,這個痕跡可以被稱為“邪氣”。蘇文若雖然有大學學歷,但他大學有一多半時間都在作臥底,最后畢業算學分的時候,文化課都是頭懸粱、錐刺骨一個星期并且在老師大開后門的情況下低空飛過的,這篇魔性論文里寫到的物理數學原理公式他是一概不懂,但他也明白這篇論文被嘲的原因——看得懂那些公式的大牛們不會最后用猜想得到這么一個神奇的結論,相信他結論的人不會看他前面的推理過程,他們寧可從靈異事件分析出結果。蘇文若翻回論文最開始,發表日期是六月二號,喲,是在哥的生日那天發表的啊,這就是緣分??!套個關系先。蘇文若注冊了一個帳號,給論文作者寫了封郵件,為了顯得更真實些,他還特意模仿了這論壇里的常用語氣,郵件是這么寫的:“大大,這篇是你原創的還是轉載的?寫得特別好!我特別喜歡!”蘇文若發了郵件以后就打算去研究案卷,作者沒在線,他不認為會馬上收到回復。蘇文若沒想到的是,他還沒打開案卷,郵件提示音就響了。蘇文若打開郵件,里面寫著:“文章是我原創,但里面的公式是現有的,推導是我自己做的?!?/br>蘇文若回郵件:“大大好厲害,可惜這些公式我都看不懂。但是大大為什么會從“相互關聯世界”推出‘人、仙、鬼、魔’呢?這是封建迷信??!”作者回復:“這些公式原理很多人知道,部分人也可以推導出結論,至于最后四界的劃分,我覺得可以是一種可能性?!?/br>一種可能性就是并不確定,蘇文若覺得這作者也沒辦法解清楚了,于是打算關了論壇去看案卷,這時候作者又給他寫了封郵件。郵件里寫道:“六月二號,太陽系九大行星和太陽成一線,同日太陽系所在的獅子座有流量雨,但是從天文觀測圖上看,所有流星都穿過了大氣層,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br>一封郵件的長度有限,作者緊接著又發了一封信:“我去看過其中一個隕石坑,里面根本沒有隕石,但是里面有邪氣!”喲,終于有進展了,蘇文若回到:“邪氣什么樣的?”作者回復:“黑色煙霧,但是風吹不走,用手指攪一下,會沾在手上,洗也洗不掉?!?/br>第8章黑色煙霧,風吹不走,會沾在手上,洗不掉,這不就是自己看見的自己傷口上的情況嗎,難道真是異世界的東西?蘇文若壓下心頭的疑慮,又用各種誤導、釣魚的談話技能和作者聊天,很快套出了作者的是帝都B大的物理系研究生,雙學位是計算機,他說看過的隕石坑就在他們學校后山,不過已經被填平了。關閉了論壇,蘇文若覺得自己被這個作者說服了。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唯物主義思想教育體系下的蘇文若原本是不信鬼神之說的,但是最近發生的這些事兒,加上心里不知道從哪里涌上來的熟悉感,被論文作者這么輕輕一推,他竟然覺得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大門之后的新世界里有鬼,有神,還有魔。蘇文若沉浸在新鮮的知識體系里愣了好久,最后還是打開了案卷。任何事情都該懷疑,但是生活還在繼續,工作也是無止盡的。心里存了這么一個想法,蘇文若看案卷的時候也有了新的角度,比如死者的死亡日期看起來毫無規律,陽歷陰歷都沒有規律,但是蘇文若從網上查了一本黃歷,每個死亡日期下面都注明了:宜祭祀。再看看目擊證人的死亡時間,每個死亡日期下面都注明了:宜破屋。如果以這個規律來看的話,今天凌晨受到襲擊,今天的黃歷上是不是一樣有宜破屋呢?答案竟然是肯定的。再查查當年證據丟失的日期,也是宜破屋。這是巧合,還是犯罪嫌疑人每次行動之前都會查黃歷呢?或者說犯罪嫌疑人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行事呢?沒有別的線索就從這個線索來吧,下一個宜破屋的時間是七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