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書迷正在閱讀:每個男配撩一遍、想戀你呀、兄長,劍下留我(穿書)、元帥每天都在花癡我、[綜]有個家伙總想拉我下水、公主,還騙婚嗎?、成為教宗徒弟以后、穿成宮斗文里的太監、教主總想弄死我、每天都在盼望龍傲天談戀愛
百姓慘遭荼毒,流離失所。 幸郗翰之曾數度與燕人交手,多日來,也從未松懈過軍中cao練,幾番廝殺后,不但未落下風,更因身為主帥的郗翰之,勇猛異常,一刀將燕將左臂砍下,令軍中氣勢大震。 接下來兩日,北府兵一鼓作氣,大創燕人,直殺得其狼狽逃回,方大勝而歸。 雖不過是數千人的交手,比之北府兵從前所歷的大戰,著實微不足道,然于常年飽受戰亂之苦的邊地百姓而言,卻是件振奮人心的大好事。 消息傳出,從前待郗翰之這個新上任的使君并不順服者,如今也不禁要另眼相待。 …… 這多日來,阿綺留在府中,除聽說了戰事外,亦收到了自建康傳來的消息。 在建康時,她曾托谷梁暗中查探同泰寺之事,谷梁遂留下一人在那兒常駐,一面打探著,一面也替她與堂姊之間傳信。 此番送來的消息,便是堂姊崔萱的親筆書信。 原來當日崔淮因見婚事再無回旋余地,便已松口,由著孫寬這一家底單薄,出身低微的寒門豎子行六禮。 崔家對這門婚事深感不齒,崔萱又是二嫁,遂未大肆cao辦,短短一月間,便已將婚儀行完,由著孫寬將人帶走。 崔萱經了先前一段并不順遂的婚姻,早已不在乎這等虛禮,反因能嫁合心意的郎君而欣喜不已,所書信件中,字里行間皆透著如愿以償的歡欣甜蜜。 阿綺自然替她高興。 當日她離開建康前,留下許多帶不走的財帛,囑咐留在那處的仆從,待堂姊成婚時,取出其中大半,當作賀禮送去。堂姊在信中提及已然收到,既多謝她,亦替她好生保管著。 至于往后的去向,崔萱亦有提及。 孫寬本打算成婚后,重回會稽軍中,然因崔淮那一封書信,令從前軍中曾賞識他者,如今都敬而遠之。 二人商議數日后,終決定往寧州境內去。 寧州偏遠,地勢高峻,又人口混雜,許多更尚未開化,對中原南下而來者來說,從來不是個好去處。 然也正是因此,那處為中原士族勢力滲透最少,又不如極南之地那般全未開化,處處蠻荒,于孫寬而言,正是個可建功立業,積攢勢力的地方。 這本早在阿綺預料之中。 崔淮那一封書信,看似阻了孫寬的升遷之道,實則卻是給他指了另一條明路。 阿綺當即提筆,寫了一封回信,交谷梁命人送出。 那信送出的第二日,郗翰之便回了壽春。 他自然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先帶著滿身風沙塵土,往衙署中去處理了公務,方于傍晚時往府中去。 已是夏日,暑氣漸重,他多日在軍中,未曾好好梳洗,本想先沐浴,然念著母親定十分擔憂,便先往劉夫人處去。 母子兩個一同用了晡食。 劉夫人知曉兒子并無娶巧娟的意思,如今也不再刻意讓巧娟來服侍,只真將她當作女兒一般對待,平日除陪伴自己左右外,再不讓做什么活計,如今兒子回來了,自然忙不迭將此事告訴。 郗翰之道了句“甚好”,又問母親近來如何,見一切都好,便不久留,只起身回屋。 …… 寢房中,阿綺自然早知郗翰之已然回府,因并不特意等他,遂自用晡食后,握了柄團扇,攜著翠微與戚娘等在庭中散步。 夏日正悶熱,她便貪涼,只穿了身極薄的寬松長裙,垂在身上,微風輕輕拂動時,便能勾勒出一道若隱若現的朦朧曲線。 戚娘與翠微恐她再受寒,又取了件外衫來,強要她披上,方才肯同行。 阿綺無法,只得不情不愿地披在外,別扭了好一陣,待戚娘與翠微好一番哄勸,方嬌嬌俏俏地哼了聲,矜持著重新同二人說起話來。 然不過才走了半刻,愈發悶熱的空氣已壓得她出了身薄汗,方才消去的那股任性勁兒又浮了上來。 郗翰之歸來時,恰見她粉面含春,額覆香汗,嘟著紅唇,半是撒嬌,半是祈求地捏著外衫衣襟,絮絮地沖身旁之人說著什么。 那一副生動俏麗的模樣,令他不禁想起在同泰寺那一日所見的她。 一樣的風情難掩,動人心魄。 他本就覺悶熱,此刻愈發口干舌燥,燥熱不已。 阿綺仿佛也已發現了他,甫觸及他目光,便一下收起方才的嬌柔可愛,重又變作冷淡自持的模樣。 郗翰之知她定不會主動迎上,遂也不停留,只自入屋中,更衣沐浴后,便又往書房去。 今日天氣仿佛格外悶,到了黃昏,非但未如往日一般透出涼意,反而愈令人如置蒸籠間。 郗翰之坐在書房中,連燃在案上的燭火,也令他覺灼熱。 正心神不定時,屋外卻傳來一道女聲:“使君,夏夜悶熱,母親命我來送些冰鎮的青梅酒,給使君解暑?!?/br> 郗翰之只覺此人嗓音耳熟,卻想不起是何人,待命人進來一瞧,才知是巧娟。 他心底下意識生出戒備。 然轉而又想起,方才在母親處時,母親已說過,正替巧娟尋問人家,巧娟亦是答應了,并無有不滿,才又稍稍放心,道:“擱下吧?!?/br> 巧娟此番并未如先前那般時不時抬眸窺伺,只恭敬將手中酒與杯擱在案上,低首道:“酒正冰著,使君早些飲下才好?!?/br> 郗翰之聞言,伸手一摸,果然感到那圓滾的酒壺上一陣沁涼之意。 他正覺熱,遂由著她斟了一杯奉上,接過一口飲下。 酒液冰涼酸醇,浸潤過口舌間,帶來一陣涼意,待咽入腹中后,又漸覺幾分回甘滋味,的確是解暑的佳品。 他自覺甚好,可細細品味時,卻能察覺其中夾雜著幾分辨別不清的土石之氣,仿佛除了青梅外,還添了什么。 “這酒里添了什么別的沒有?” 巧娟正自覺往屋外退去,聞言道:“是老夫人——要給使君補一補身子,添了幾味好藥材?!?/br> 郗翰之放下心來,又自斟了兩杯飲下,才重又埋首案牘中。 然而才提筆片刻,他卻忽然察覺不對。 方才那酒液吞下時,余留的一陣清涼甘甜,此刻正迅速化作燥意,自胸腹處起,漸漸愈燃愈烈,蔓延全身。 他暗道一聲“不好”,迅速望一眼案上仍余近半的青梅酒,便要起身去喚人進來。 然未至門邊,方才已然離去的巧娟卻去而復返。 她滿面通紅,咬著下唇立在門邊,方才好容易才壓下的緊張盡數顯露,連聲音也透著顫意。 “使君要做什么,且吩咐便是?!?/br> 郗翰之此刻已覺體內那陣邪火愈燒愈烈,連雙目都已赤紅,聞言怒斥:“你——你在那酒中摻了何物?” 巧娟仍是擋在門邊,聞言深吸一口氣,腳下一軟,跪倒在地,泣道:“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