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書迷正在閱讀:吸引特殊人群的我藥丸、[劇版鎮魂同人]旁觀者福利、皇夫是朵黑蓮花(女尊)、璀璨時光、重生之國民meimei、有關風月、快穿之美人如婳、重生文中的病弱女配、愛的羅曼史、重生娛樂圈之誓不回頭
到了太醫院,親自將有關后宮妃嬪的醫案都搬了出來,仔細翻看,直看的老眼昏花頭暈目眩,依然沒看出端倪。太醫院主要職責是為皇上太后及后宮妃嬪服務的,十天一次請安脈,存檔記錄的整整齊齊,絲毫沒瞧出來有哪個妃嬪近期有孕的跡象。他自詡帝王身邊地位尊崇的妃嬪皆是見過一二的,即使不能能全部對上名號來,昨天那驚鴻一瞥,如此妖氣縱橫的嬪妃,他卻是半分印象也無。這時太醫院的太醫、御醫及學徒醫生陸陸續續到了,被唐老太醫一副如喪考妣的模樣驚嚇到,忙不迭上前關懷備至,噓寒問暖,身心疲憊的唐老太醫沒功夫同他們虛與委蛇,直接開口詢問眾人近期給后宮主子請安把脈是否發現哪個妃嬪承天之幸,懷了龍裔。眾人茫然的搖頭,心里卻各自打著算盤。唐老太醫略一思索,見眾人眼里迷茫不似作假,捻著胡須,讓他們各自當差去。唐老太醫的孫子唐朝也在太醫院當差,終于逮著一個空隙,彎腰輕聲問:“祖父身體可還安康?究竟出了何事,面色如此沉重,祖母父親憂心不已?!?/br>唐老太醫看了一眼長身玉立,全然繼承了自己衣缽,學的一身高明醫術的孫子,一聲長嘆,拍了他肩膀一下,:“拿上醫箱,跟祖父去覲見陛下?!?/br>唐超見祖父不愿多言,不再細問,轉身背起醫箱,扶著祖父出了太醫院。留下滿肚子心事的眾人,徒然望著兩人遙遙遠去背影。而此時闖了彌天大禍的少年,正兀自睡的香甜,一手還不忘握著戚湛的龍根,咂嘴咋舌的捏了幾下,唇畔掛著一絲晶瑩剔透的涎水。戚湛望著整日沒個消停的少年,擰著濃眉,嘴角抽搐,這睡覺也沒個安生,晨起本就是件痛苦的事,尤其男人晨間最緊不得撩撥。蠢蠢欲動的龍根蓬勃的跳動著,已有抬頭趨勢,戚湛臉色微滯,吁了口氣,滿臉無奈的替他擦了嘴邊的涎水,將那不規矩的爪子移開。昨兒動了真火的戚湛,手下不留情面的將胡天海鬧的戚羽給胖揍了一頓,金豆子掉了滿地。戚湛下狠心要給他一個教訓,讓他長長記性,晚膳都沒讓人替他準備。剛吩咐完曹德義,就見少年拿著淚水連連的雙眸可憐兮兮的瞟他,咬著唇揉著屁股,好不委屈傷心。如此這般,戚湛在少年眼淚攻勢下節節敗退,不僅替他上了藥,還親自布菜哄著他吃飯。好不容易安生了一會兒,晚上就寢的時候,戚湛體諒對方屁股帶傷,不帶任何旖旎之意的抱著他準備睡覺,哪知對方將他的好愿當成驢肝肺,將一身褻衣褻褲脫盡,伏在他身上胡攪蠻纏,上下其手猥褻龍體,熱情如火求歡。戚湛又不是吃齋念佛的苦行僧,哪里還記得他屁股上那一點幾乎看不出痕跡的紅巴掌印,狠狠壓著精力極其旺盛的少年一通搓揉。戚湛耳根微熱,看了一眼精神抖擻的龍根,兀自出了會神,百思不得其解,近來不曾吃進食過任何大補藥補湯,為何格外的龍馬精神。漫不經心的拿起端放在龍榻床尾的貼身衣褲套上身,隔著一扇門的曹德義耳尖聽見里面的輕微動靜,帶著宮人輕輕推門而入。事后曹德義狠狠抽自己大嘴巴,讓你耳聰目明,讓你手腳麻利,讓你不請自入,恨不能就此似化作一縷清風消失在茫茫天地間。自從同戚羽同食同住后,少年詭異的癖好似乎也傳染給戚湛,起初還有點兒不適應不著一縷就寢,幾日過去,溫香軟玉在懷,肌膚親密接觸,帶給了九五之尊不一樣的體檢,漸漸也習慣了不穿寢衣睡覺,更方便了他不時吃吃少年的嫩豆腐,興致上來,壓著少年便是一番繾綣纏綿,如入云端。正在愣神心不在焉的系著褲帶的戚湛,只覺一陣冷風吹過,兩條即修長且挺拔的白花花雙腿便暴露在空氣中,刺瞎人眼球的便是中間那突兀醒目的“一柱擎天”。“.....”。險象環生之際,曹德義正領著人抬腳跨進門里,瞠目結舌,腳抬在半空,手里的拂塵墜地,后面跟著的人也當場傻了眼,幸好訓練有素沒慘將手里捧著銅盆漱盂茶水等洗漱用具摔到地上。哆哆嗦嗦的眾人跪伏在地,不敢去看帝王那張黑黢黢的臉,戚羽挑著眉,上半身探出龍床,嘖嘖的咂嘴,一巴掌不客氣的拍在那結實的龍屁上,不忘品頭論足:“彈性上佳,rou質細膩滑潤,味美爽口?!?/br>曹德義聽著少年肆無忌憚的話語,一門心思尋思要找塊地撞死一了百了。后面的宮人更是噤若寒蟬,寢殿內靜的嚇人,唯有少年略帶沙啞的聲音在回蕩。馬屁拍的,這龍屁拍了是什么后果?曹德義連想都不敢去想,只恨今日沒生高香,拜過諸位神佛,見到了令他心驚rou跳的場面。從此往后,曹德義多了一個見廟就拜,逢觀必入,每天進乾清宮之前必上三柱清香的好習慣。戚湛一張冷臉,見者無不心驚膽戰,從牙縫里擠出一句:“滾出去?!?/br>曹德義心一驚,忙帶著人連滾帶爬出去了。戚羽仰臉,雙目炯炯有神:“精神頭十足呀?!?/br>一大早乾清宮雞飛狗跳,戚湛讓戚羽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做精神頭十足,何為味美爽口。唯一不令他不滿意的是,龍屁那深淺不一的壓印。因這事耽擱,過了去早朝的時辰,金鑾殿內文武大員面面相覷,一向勤政的皇帝第一次缺席了。上面沒人坐鎮,下面的人交頭接耳紛紛猜測帝王遲來的原因。李三順突然莫名死亡,皇帝予以厚葬,昨兒出殯引起的萬人空巷盛舉,朝臣自有耳聞。更有甚者還親臨其境,體驗了一番,心頭百般滋味唯有他自己知曉。百姓們交口稱贊帝王純善仁義,心胸比海寬,吏治清明,一時好評如潮。受萬民敬仰的帝王賺足了美名,李三順一流紛紛被譴責罪孽深重,不配為人仆,累積他祖宗十八代也被罵了個遍,那叫民怨沸騰不已。當然百姓也不忘問候鬧劇上出現的戶部郎中張大人大名,有好事者甚至前去戶部仔細打聽張大人名字家住何處,準備第一時間去看好戲。首當其沖的張大人絲毫沒辜負他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