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2
書迷正在閱讀:(第五人格)另一個世界的我這么皮的嗎?、不是赤司叫局長[綜漫]、將你溫柔豢養、穿書后我愛了個仙界老男人、回稟王爺,王妃有喜了、南妃、吸引特殊人群的我藥丸、[劇版鎮魂同人]旁觀者福利、皇夫是朵黑蓮花(女尊)、璀璨時光
笑意收斂了些:“我知道,實在不行等蕭勉來了后,就動用鹽幫的人去找,我就不信那上百號人還能直接上天入地了?!?/br> 將荊州翻個底兒朝天。 他就不信找不到人! 祁文府和蘇阮卻沒他這么樂觀,兩人總覺著那些人能在莫嶺瀾和荊州官府的眼皮子底下“跑掉”,恐怕沒那么容易找出來,他們時間其實并不寬裕。 這件事情拖得越久,對那些人就越不利。 …… 打從那一次南魏趁著荊南天災興兵來犯之后,荊州的驛館已經很久未曾住過人了。 那一戰打得太厲害,也死了太多人。 如今雖然時過境遷,可荊州城的人卻都沒忘記,當年被南魏大軍圍城,他們險些成了南魏士兵刀下亡魂的事情,他們憎惡南魏人,而南魏也不敢派使臣過荊州。 這驛館平日里又不會有其他人居住,所以一直空著未曾有人打掃過,看上去有些破敗。 祁文府他們剛到沒多久,縐隆安雖然沒有過來,可知州府那邊卻是派了一群人過來幫忙打掃,連帶著置換了一些不能使用的器具。 還沒等祁文府他們動手,那些人就將驛館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了出來。 祁文府和蘇阮住在同一個院子里,一南一北,中間隔著個條石子小徑。 而隨同而來的護衛則是都安頓在了附近的耳房,以及最近的幾處廂房里,以方便隨時隨地的保護二人。 第415章 他倆有情況? 莫嶺瀾站在院門口,瞧著那頭祁文府領著蘇阮去認門,眉眼溫柔不說,在過門檻的時候還扶了小姑娘一把,然后兩人相視一笑,膩歪的齁人。 莫嶺瀾直接伸手抓住了正抱著東西往里搬的金寶。 “莫大人?” 金寶神色疑惑,“有什么事兒嗎?” 莫嶺瀾朝著里頭正并肩說話的兩人努努嘴:“你家四爺和蘇家那小丫頭是怎么回事兒?” 他離開京城的時候,這兩人還一臉的“我跟你不熟”,“我們只是朋友”的正經樣子來著,這會兒怎么瞧著突然多出種老夫老妻的默契來。 那眼神,那說話。 要說沒問題,鬼才相信。 莫嶺瀾擠擠眼睛,小聲道,“他倆有情況?” 金寶咧嘴一笑:“對呀,四爺和蘇小姐感情好著呢,等回京后,他們指不定就要辦喜事了,莫大人可要提前準備好賀禮了?!?/br> “真的假的?”莫嶺瀾睜大眼。 金寶笑得開心:“當然是真的了,我家四爺連嫁妝都準備好了?!?/br> 莫嶺瀾:“……” 嫁……嫁妝? 不該是聘禮嗎?! “莫嶺瀾!” 那頭祁文府陪著蘇阮安頓好后,扭頭就見莫嶺瀾攀著金寶的肩膀,兩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說些什么,而莫嶺瀾那表情跟呆雞似的。 他直接揚聲叫了聲,“愣著干什么?” 莫嶺瀾連忙回神,揚聲道:“來了!” 他快步走上前,有心想要問問祁文府嫁妝的事兒,可瞧著蘇阮就在一旁,到底還是按捺住了心里那如同貓爪子撓著一樣的好奇心,先跟著兩人進了房中。 等坐下后,祁文府才問道:“你和你大哥現在住在哪兒?” 莫嶺瀾說道:“我之前為了看著縐隆安,就住在縐家那邊,大哥在客棧里住著,眼下你們既然來了,我也搬出來吧,跟你們一起住在驛館?!?/br> 祁文府嗯了聲:“讓你大哥也搬過來吧,有什么事也方便?!?/br> 莫嶺瀾想了想,這驛館雖說尋常人不得入內,可祁文府開了口,而且也為著案子,縐隆安他們也不會為著這點兒小事就找他們麻煩,所以點點頭道: “我晚些就跟大哥說,他帶著人出城,估計要明兒個午后才能回來?!?/br> 蘇阮四周看了看,等瞧著祁文府和莫嶺瀾說完話后,這才走回來坐在一旁,“莫大哥,我能不能問你件事情。你之前住在縐家的時候,可有留意過縐隆安?” 莫嶺瀾問道:“你是指哪方面?” 蘇阮說道:“就是你覺得他有沒有可能和薄家身后的事兒有關,而且這次府衙和那些人的沖突,有沒有可能是他故意為之?” 莫嶺瀾明白了蘇阮的意思,直接搖頭道:“沒可能?!?/br> 蘇阮好奇。 祁文府也是看著他:“這么肯定?” 莫嶺瀾說道:“那天出事之后,我其實也有過這懷疑,所以那個替縐隆安看診的大夫是我大哥的人?!?/br> “他替縐隆安看過,他身上的傷是真的,而且也的確是受了驚嚇暈厥,就連醒過來之后還神神叨叨了好幾日,走哪兒身邊都帶著人,生怕有人害他?!?/br> “我從年后就在荊南待著,對縐隆安也算是有些了解?!?/br> “他這個人心眼多,貪財也精明,可是膽子卻很小,特別的貪生怕死,而且他之所以能夠坐上荊南知州的位置,那也是趕鴨子上架?!?/br> 蘇宣民出事之后,荊南這邊府衙要重新調派官員。 可當時的荊南剛遭了天災,又遭了南魏圍攻,大戰一場之后尸橫遍野,滿目瘡痍。 朝廷接連兩次賑災不利,后來又鬧了瘟疫,哪怕疫情被控制住了,事后朝廷也補發了一部分賑災錢糧,可對于當時窮的連樹皮都啃干凈的荊南百姓來說卻是杯水車薪。 窮山惡水出刁民,餓了肚子的百姓就跟瘋子沒區別。 那會兒的荊南就是個燙手山芋,哪怕知州官職不低,又有實權,可但凡有點兒背景有點關系的的官員,都沒人肯來來荊南。 縐隆安當時是別處的官員,政績還算出色,又剛巧合了吏部考核足以升遷。 荊南缺個知州,吏部無人可調。 剛巧兩邊的折子一并送到了圣前,明宣帝不知道怎么的就直接拍板叫縐隆安接替了蘇宣民的位置,而縐隆安也就稀里糊涂的當了荊南知州。 莫嶺瀾說道:“縐隆安打從當上荊南知州后,就未曾跟朝中什么人來往過,而且頭兩年荊南窮的啃地皮時,他每次送進京城要銀子的折子都被戶部卡著,十次有一兩次回應都算好的?!?/br> “那會兒荊南窮的揭不開鍋,人人都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