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拯救銀河系、請遵醫囑、穿成死對頭的嬌軟表妹、玄學大佬在線續命、這次我真的要死了、快穿之怎么總有個人OOC、此去經年,良辰仍在、親,你畫風不對![快穿]、豪門女配她不演了、別致愛人
得抓緊回信了,這回看國公府這陣仗,只怕想優哉游哉留五六七日是不行的了。 裴月明心煩氣躁,還能怎么辦?她總不能留在薛家和盧夫人死磕的。 她頹,有氣無力揮揮手,叫拿紙筆來。 行吧,先這樣吧,好歹脫身再說。 于是只能回信贊同了。 次日一大早,蕭遲就接到裴月明的信,他就說,這反應才對的嘛。 好吧,既她贊同,那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給她再寫了一封信,讓她有心理準備。 這說來還是裴月明家世問題,她這父母雙亡的只怕是多少有些波折,甚至拉鋸戰都不定,不過沒事,交給他就行。 就是提前給她打打底子。 …… 將信交給馮慎,蕭遲就登車往皇城去了。 依然是天未亮上了早朝,散后就返回戶部大院,自己的值房。 蕭遲先將較急的公務安排了,讓蔣弘發下去具體處理,而后他拖出一本折子,開始寫。 最近折子寫了不少十分手熟,言簡意賅說了請旨賜婚的事,一氣呵成折子就寫完了。 不過寫完后他按住,并未立即吩咐人去送。 立在一邊的王鑒一臉遲疑,猶猶豫豫:“殿下,這,這事兒……只怕不好就上個折子??!” 這可是殿下婚配啊,這么大一件事,不行的吧? 蕭遲斜了他一眼:“用你說,本王不知道嗎?” 王鑒趕緊把嘴閉上,立在壁角裝鵪鶉。 …… 可為什么明明知道,還要先寫一遍折子呢? 其實是蕭遲不大樂意去和皇帝見面。 不但這個不樂意,所有事情他都不樂意,他就是不愿意去紫宸殿。 蕭遲十分煩躁把折子扔下。 站起在值房團團轉了幾圈,他還是繃著臉出了戶部大院,登輦往中朝去了。 紫宸殿在中朝和內朝的交界處,三重大殿,前殿處理朝政,后殿皇帝起居。 今天是陰天,厚重的烏云自東邊而來,層層堆疊遮掩了整個天幕,天光有些昏沉,矗立在三層高的白玉臺基上的巍峨宮殿依舊宏偉,一排排帶甲禁衛執矛,氣氛井肅和平時一般無二。 蕭遲下了輦,卻有些不愿進去,在陛階前徘徊一陣,見有個小太監端著托盤過見他忙躬身見禮,他就問了問。 小太監說,陛下下朝后就召了顏閣老李尚書等人議事,正忙著。 蕭遲最后決定先回去了,小丫頭那邊還有些時間,反正不急,他打算明天再來。 蕭遲轉身,才要登輦。 “三殿下,三殿下!” 卻是張太監扶著帽子從階梯頂上疾步而下,他一探頭見蕭遲貌似要走,匆匆一口氣三步并作兩步沖下來,帽子都快顛脫了,忙一手扶住。 “殿下,殿下您等了一等!” 張太監終于趕上來,躬身一禮,氣喘吁吁:“三殿下,陛下召見呢?!?/br> 蕭遲蹙眉:“父皇不是正忙么?” “是,是,方才是正忙著?!?/br> 張太監笑:“這不聽小太監說您來了,陛下便叫顏閣老幾個先回去了?!?/br> 是么? 張太監邊說邊作請的姿勢,蕭遲抿了抿唇,抬步上階。 后面張太監跟著笑吟吟:“殿下來得正巧呢,您即便是不來,陛下這兩日怕也要召的?!?/br> 蕭遲瞥了張太監一眼,這是有什么事嗎? 不用他問,張太監已笑著繼續說:“殿下年歲到了,陛下記掛您婚事,昨日才又提過一回?!?/br> 原來也是這事嗎? 蕭遲斂目,那正好。 作者有話要說: 現在月月于小遲而言,一個特殊位置大概類似朋友吧,他之前并沒有過朋友。他會和她分享自己的見聞和情感狀態,潛意識里月月和他是平等的。 第37章 沿著長長的漢白玉臺階一路往上, 登上須彌座臺基的最頂端。 朱紅色的廊柱一根接著一根, 長長的廊道望不見盡頭。秋蟬一下子就消失了,空曠曠的, 寂靜無聲,蕭遲的心就像這陰天,來前的諸多情緒漸漸就低沉了下來。 他立了片刻, 才沿著廊道慢慢往御書房行去。 仿佛很遠, 又覺太近, 走半盞茶到了,蕭遲在殿門外停了半晌, 才舉步入內。 寬敞大殿肅穆安靜, 御案一側的兩排隔扇窗大敞, 甚是明亮, “遲兒來了?” 皇帝看著有些疲憊, 扔下折子正用手捏鼻梁,不過精神頭倒還不錯, 見到蕭遲來很高興, 起身招手讓他過去。 蕭遲就走了過去。 皇帝伸展了一下手臂, 攜兒子到次間的羅漢榻坐下, 父子倆中間就隔了一個小小炕幾, 張太監忙指揮人上茶端早點。 小巧精致的白瓷碟子放了七八樣,是平時皇帝慣用的例。他并不鋪張浪費。不過今日顯然他覺得很不足,不待小太監放齊,就催促再添些來, 還特地點了幾樣要松子酥杏仁佛手和鴛鴦卷。 這些都是蕭遲從小愛吃的。 “近日在戶部如何了?公務順不順?” 茶香裊裊,皇帝給蕭遲夾了一塊松子酥,邊問。 蕭遲瞥了眼那小塊金黃糕點,不大想吃,塞進嘴里沒滋沒味的,他很簡單“嗯”了一聲作答。 “那便好,若有不懂,多問問陳尚書,陳尚書領戶部多年,雖年邁但干練?!?/br> “嗯?!?/br> 半上午的御書房東稍間,這對天家父子就這么一問一答。說了一陣子話,皇帝就談起另一件正事來。 是蕭遲的婚事。 “左副都御史鄭濤的嫡長女鄭氏,年十六,德容兼備,性溫恭良;太常寺卿羅信璋的嫡次女羅氏,年十五,賢良溫順,孝心可嘉;還有通議大夫梁汾嫡女梁氏,年十六,品貌上佳,溫婉淑德;……” “你十八了,不小了,正該修身齊家,先前那事不過是恰巧,你很不必放在心上?!?/br> 蕭遲一聽這話題,下意識就一陣厭煩。 他今年十八了,才物色正妃談及婚娶,在皇子里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