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拯救銀河系、請遵醫囑、穿成死對頭的嬌軟表妹、玄學大佬在線續命、這次我真的要死了、快穿之怎么總有個人OOC、此去經年,良辰仍在、親,你畫風不對![快穿]、豪門女配她不演了、別致愛人
裴月明琢磨怎么才能隱蔽動作,既打擊了敵人,也不損傷自己時。 又有人找她麻煩了。 …… 正確來說是找蕭遲麻煩。 這人毫無疑問是太子蕭遇。 蕭遇和蕭遲那是真正的字不合,上輩子亂了骨頭的兄弟,日常各種眼神交鋒唇槍舌劍,除了在皇帝跟前還能收斂下外,哪天見面若不譏誚上兩句,那肯定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連綿的春雨停了,和熙陽光從隔扇窗濾進撒了半個上書房,蕭遲這家伙也不知昨夜睡沒睡,害她眼皮子控制不住直往下墜,正當她頭點差點趴下去的時候,耳邊嗡嗡讀書聲忽蕭遇聲大喝。 “蕭遲!勤學不倦,尊師重道,你可還記得太.祖之訓?!” 裴月明翻了個白眼坐直:“當然記得?!?/br> 他冷笑聲:“上書房瞌睡神游,這就是你的記得?!?/br> 裴月明歷練得多,早就不慌了,聞言伸伸腰,不緊不慢道:“太子有何證據???” 你有照相機嗎?你有人證嗎?邊上的蕭逸和四皇子正目不斜視繼續背書呢。 蕭遇冷哼:“師傅剛才說的你聽見了?是與不是,讓師傅考上考就知?!?/br> 說著,他看向站在前頭的師傅。 讓裴月明略詫的是,師傅居然答應了。 今天上課的不是劉師傅,而是另個姓梁的師傅,新補上來不久的。上書房皇子三四個,師傅卻足足十幾個,都是皇帝親自考究過精心挑選出來的。 不過不管是哪個師傅,遇上三無不時就次的這種事,都是和稀泥能避則避的。 這口答應下來的,還真是第次。 裴月明詫,抬頭望了眼上面身緋色官袍長須及胸面相年嚴肅的梁師傅。 梁師傅咳嗽聲,板著臉問:“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殿下可知其義?” 今日學的還是漢書,司馬相如傳,這句在后世也是警世名言,按字面翻譯就是“災禍本來就大多藏匿在隱蔽和細微的地方,而在人們的輕忽產生?!?/br> 提醒人們從平安順利及早發現災禍的苗頭,杜漸防微。引申出去,就是讓人時刻自省,切不可輕忽自滿,否則很容易日后遭遇大災禍。 句是好句,否則不會流傳千古,但蕭遲這么個性子的人,還正在不愉,他能愿意聽到這種隱有所指的訓懈? 裴月明忍不住撩起眼皮子,掃兩眼前頭的梁師傅。 梁師傅眉心攏成個川字,提高聲音:“殿下,請答題?!?/br> 裴月明挑了挑眉,慢吞吞答了句:“禍本多匿于隱蔽與細微之處,而于人之輕忽生?!?/br> 上書房內鴉雀無聲,蕭逸和四皇子的背書聲不知不覺停了。 “且夫賢君之踐位也,豈特委瑣握齪,拘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云爾哉!”梁師傅倏地上前步,提高聲音接著又問:“三殿下,此為何義?” 裴月明眉心跳,這梁師傅今天是吃錯藥了? 蕭遲可不是個什么尊師重道的,他連太子都照打不誤的主,這般咄咄逼人,若蕭遲真身,硯臺砸過去可不是什么稀奇事。 掃了整個上書房眼,見連外面等著伺候的小太監們都引來了,趴在門邊個個張嘴結舌,蕭逸和四皇子睜大眼睛驚異看來。蕭遇則面帶鄙夷,和她目光對上還冷哼了聲。 裴月明站了起身,淡淡道:“看來師傅是顱內有恙了?!边@時陣急促繁雜的腳步聲,在左配殿的七個師傅聞訊趕來,她對劉師傅說:“還是帶他去太醫署瞧瞧吧?!?/br> 話罷她直接離開上書房。 …… 身后嘈雜,作為諸師傅之首的劉師傅皺眉訊問,其余人七嘴舌。 今天的課到此為止,劉師傅匆匆宣布散了。 諸皇子后腳也出了上書房,裴月明登輦,出宮門前,她撩起轎簾往回望了眼。 殿門前還亂哄哄的,梁師傅正和劉師傅和在爭辯,不用聽能想到他辨些什么,什么身負皇恩不敢懈怠,當盡力教道諸皇子之類的。 裴月明目光移開,在蕭遇的明黃色皇太子轎輦上掠過。她收回視線,擱下轎簾。 今天這事情明顯不對,梁師傅也不是什么熱血小青年,更不是第次上課,之前怎不見他這般嚴厲?突然像犯了羊癲瘋似的。 給裴月明的感覺,像是在刻意引蕭遲發怒。 她皺了皺眉。 其實蕭遲這個人,雖很欠打很氣人沒錯,但他真不是傳言般暴戾的,兇殘動輒見血更是無從談起。 來了這么久,裴月明就沒聽他刑責過宮人太監,不管重華宮內還是重華宮外的。就算偶爾有聽聞領罰的,那也是本身犯了宮規的,不用報到他跟前王鑒就處理了。 唯對得上的就是易怒,這家伙脾氣壞得很,若有人敢挑釁,他絕對會給對方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可他是個皇子啊,這樣……還行吧。 那么,他那名聲怎么來的? 她忍不住想,會不會是有人故意傳的? …… 這個念頭起,裴月明就想到了蕭遇。 無他,這兩人關系最不好,而且最重要的是,兩人之間存在著非常厲害的競爭關系。 蕭遲乃作為個深得帝寵皇子,皇帝時常給他批改作業,親自布置功課。且據裴月明所知,這待遇只此家,連皇太子蕭遇都是沒有的。 如果蕭遇,他是有理由這么做的。 想到這里,不免想起今日的事。梁師傅區區個上書房師傅,好端端懟上蕭遲,要么腦子有病,要么有人指使。 而今日梁師傅的的發難,是由蕭遇的質問引起的。 嘖嘖。 裴月明不禁又聯想到之前跪太廟那樁,毆打太子,頂撞皇父。 假若蕭遇刻意挑釁,蕭遲這家伙脾氣上來還真就照打不誤的,他又倔,皇帝來了未必就肯立即說清原委,再讓有心人乘隙挑撥幾句,皇帝大怒罵他,他頂撞上真不奇。 這兩樁,異曲同工,處理得好是小事,處理不好就成了大事。 天地君親師,忠孝乃立身之本,尊師乃天下讀書人謹守之道。不管哪件,旦被大肆宣揚,即斷絕蕭遲上進之道。 會是這樣嗎?